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休宁 齐云山石刻   

    佛教的四大名山我已经走完,道教也有所谓的四大名山即武当山、青城山、龙虎山和齐云山。去休宁的齐云山不仅能晃悠一个国保,而且道家的这4个我也就全部看完了,可谓一举两得。

 

新安多佳山,黄山、齐云山为最。黄山是整体花岗岩山系,以怪石佳松夺胜,齐云山是丹霞地貌,两山色彩不同,展现的自然与人文景致也迥异,各有特质。黄山名高天下,天天人头攒动,齐云山则默默无闻,游人寡落,这恰恰是细细品读它的好机会。

 

 

过明代建的登封石拱桥就进入行山道,树幽草密的深处,一切都还原了清静的味道。过5个亭即到山门。齐云山有2条古道,一条正德古道通往张三丰墓,一条永乐古道直达道观和摩崖石刻。凭山远眺,远山朦胧,近树含烟,横江蜿蜒似练,缠绕着白墙黑瓦的皖南民居,一幅好图景。

 

齐云山石刻和碑铭现存有530多处,以端庄易识的楷、行书为主,兼有篆、隶书等,它们或大或小,或高或低,像立体的碑林,依附在红色的岩体上,遗墨飘香,煌煌然让山有了文化热度。年代以明为主,兼有零散的宋、清。明代的年款中,又以嘉靖、正德、万历3朝居多,这与嘉靖崇道有关。齐云山原为僧占,后佛退道进,演变成了道教名山。

 

 

齐云山石刻主要分布在洞天福地、真仙洞府和紫霄岩三个地带。一段平淡无奇的山路行走,首先到的就是洞天福地,前有残破的大牌坊,青苔满壁,2个倒趴狮子面面相觑。此处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3处摩崖石刻,“寿”字石刻有2米多高,5平方米之多,是齐云山最大的单字石刻。

 

 

“栖真岩”,有点颜体的遗风。

 

“寿”字石刻,1942年程敦裕重刻,原字传说为慈禧所题。

 

 

继续向前,飞岩高耸,天门洞开,里面碑碣林立,摩崖琳琅,国保碑也立在这里。一走过一天门,顿时柳暗花明,真仙洞府的道观和石刻扑面而来,激情燃烧。回望山岩,丹霞的自然岩体发育和不断的侵蚀,让一天门形似大象,和鹰潭龙虎山的象鼻岩、桂林的象鼻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近蓬莱”,嘉靖36年(1557年),方万有。

 


 

真仙洞府拥有很多洞、宫,供奉的从观音、八仙、真武帝、18罗汉到龙王等,佛道同体,彼此共敬。这里几乎没有一块闲石,石刻见缝插针,林林总总,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山体,形成了书法盛宴,看的人眼花缭乱如痴如醉。

 

古人在陡峭不平的岩体上镌刻,其实是个不小的工程,书写的人表达的是心情和功力,雕刻的人需要传达的是神韵,两者相加,秀美的汉字让沉默的山不再孤单。

 

 

“天开神秀”,嘉靖28年(1549年),吴蕃伯生。

 

南宋绍熙年间石刻。

 

“太液玄精”,道人叶正荣题,旁边还有监刻人朱齐宁的名字,监刻我还是第一次见。下“御鉴岳图”,嘉靖21年(1542年),道人邵正宁题。

 

“真灵伟迹”,万历9年(1581年),周履靖。

 

“天池”,隆庆3年(1569年),姚衍舜夫妇到此题刻。

 


 

走过真仙洞府又是一段乏味的行程,月华街的道观和民居混杂相处,商店、住宿、餐饮这些门脸充斥在山道两旁,一个乱。当年齐云山最大的道观太素宫正在如火如荼的重建,正赶上上梁,鞭炮狂响,青烟兀起,弥漫山间。

 

太素宫只有门口的1只明代石狮子是它的见证,其他都在文革中被玩弄破坏。里面散落着很多石构建,当年有人看到了太素宫的材料,想在山下建个国朝太祖的纪念广场,结果拆完后发现,巨硕的石木料,根本无法搬运到山下,只得放弃。想想当年人家是怎样运到山上的,我只能说,几百年过去了,这帮人才的进化越来越愚蠢。

 

“霞外奇观”,万历9年(1581年),周履靖。

 

整个齐云山石刻的分布就像乐章,从平淡的序曲到中段的激昂,再归于舒缓,最后达到高潮。跌宕起伏,在游走中非常调动神经的悦感,玉虚宫则是它最后精致的华章。

 

玉虚宫背依紫霄岩,左边有一小池,从山上非线性的水流滴下,飞珠溅玉。前有许多明清石碑。宫是将明代正德年间的牌坊加以封闭形成的,3个牌坊一字排开,皆为楼阁式,左右2层,中间3层,飞檐下雕刻花翅,枋上有蛟龙、宫阙、神仙,翼鸟、云海等透雕,雕刻精致传神,一丝不苟。

 

宫的右边就是齐云山最高的碑唐寅碑,其高7米多,碑下赑屃不是龟头而是龙首。此碑阴阳两面刻写,由6个人分别撰、书、刻完成。唐寅只是在阳面撰写了《云岩紫霄宫玄帝碑铭》一文,碑后刻有《紫霄崖兴建记》,书法上来说,我更喜欢《紫霄崖兴建记》,虽有点拘谨,但深得唐人法度,似闲庭信步,宠辱不惊。

 

山是文的载体,文于山增色。大笔如椽耸壁为纸,彼此交融,相得益彰,这就是齐云山散发出的魅力。

 

唐寅碑,弘治13年(1500年)。

 

《紫霄崖兴建记》片段。胡子椿书,汪阳熙刻。

 

明代葫芦形牌坊“小壶天”。

 

(0)

相关推荐

  • 考古新发现!安徽齐云山发现新摩崖石刻群

    考古新发现!安徽齐云山发现新摩崖石刻群 近日,位于安徽黄山市休宁县的齐云山脚下发现了一处摩崖石刻群,为国宝齐云山摩崖石刻增添了新亮点. 该处新发现的石刻群位于横江边一个丹霞地貌的天然岩洞之中,岩洞长约 ...

  • 曲阳北岳庙(下篇)北岳庙建筑

    北岳庙始建于北魏宣武帝年间,至清顺治十七年,均在此遥祭北岳恒山.唐太宗贞观年间曾再建北岳庙.其后北岳庙在北宋初年为契丹所焚毁,北宋太宗淳化二年重建.元世祖至元七年又重建.此后明清两代也屡有修缮. 北岳 ...

  • 凌霄岩北门天然巨石及其石刻

    --立群     凌霄岩北门位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富林镇南浦村,其岩洞及洞内凌霄河与南门相通.北门入口有一天然巨石,或曰"雏鹰展翅".或曰"神龟遨游"--,可谓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黄山休宁齐云山石刻

    黄山休宁齐云山石刻位于安徽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岩前街018号.距黄村进士第西北30.2公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始兴于唐.宋.明间香火极盛.宋至民国间,游人香客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黄山休宁溪头三槐堂

    休宁溪头三槐堂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秀阳乡溪头村.距程大位故居西23.2公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溪头三槐堂建于明代,系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乡举王经天的故宅,也是当时王氏族人聚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黄山休宁黄村进士第

    黄村进士第位于安徽黄山市休宁县东洲乡(商山镇)黄村.距溪头三槐堂南10.4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村进士第为明嘉靖年间进士黄福所建.规模宏伟,气势壮观,大门门楼有七层斗拱,门楼上嵌有木匾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淮北濉溪柳孜运河码头遗址

    离开濉溪古城汉墓,又赶到了濉溪柳孜运河码头遗址.柳孜运河码头遗址位于安徽淮北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孜运河码头遗址距濉溪县岳集乡古城村古城汉墓东21.7公里.这里的保安告诉我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淮北濉溪临涣古城遗址

    濉溪临涣古城遗址位于安徽淮北濉溪县西南35公里的临涣镇周围.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濉溪临涣古城遗址呈正方形,总边长1300米,残高约7米.城址上出土许多汉代布纹.云纹瓦片.瓦当等文物.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蚌埠固镇垓下遗址

    固镇垓下遗址位于安徽蚌埠固镇县濠城镇垓下村沱河南岸.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宿州市墉桥区大泽乡涉故台村61.7公里. 垓下,古地名.汉刘邦围项羽于此.公元前202年,项羽率十余万大军退至垓下,深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蚌埠五河化明塘严氏墓

    五河化明塘严氏墓位于安徽蚌埠五河县小溪镇化明塘村东南500米处,104国道旁.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垓下遗址东南62.9公里.是明朱元璋未婚而卒的夫人严氏墓,属明代一品规格葬制. 化明塘严氏墓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蚌埠汤和墓

    蚌埠汤和墓位于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曹山街道龙子湖风景区汤和墓古迹园,曹山南麓,龙子湖东,曹山路西.汤和墓墓室是依山傍水的大型砖石建筑,墓前有众多石雕群像,石雕有大型神道碑和石雕马.羊.狮.武士,粗犷而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蚌埠双墩遗址

    蚌埠双墩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北.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蚌埠双墩遗址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距今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双墩刻符可以说是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