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山穿越(之一)
——————————————————————————
阅读更多游记图文,请“阳光户外”添加关注。
——————————————————————————
鳌山穿越(之一)
摄影/文字 阳光脚步
鳌山位于秦岭西段宝鸡太白县境内,属于秦岭的主脉。螯山,也叫西太白,海拔3456米,鳌山到太白一线,为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沿途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石海遗迹遍布,终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风云变幻,猝不及防……
鳌山山名的来历:相传远古时代,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那时中华大地上洪水纵横恣肆,相互冲激,灾害连连,大地震动,地维不稳,东海龙王第九子神鳌,献出四足,以立四极,但从此不能游泳爬行,女娲念神鳌断足之功,谴断足神鳌雄镇中央,分流南北,从此天下风调雨顺,水流东去,地维沉稳。鳌山从此成为一道雄伟的龙脊,横亘在中华大地上。
秦岭穿越是中国十大艰险户外线路之一,而鳌山穿越太白更是秦岭穿越第一顶级线路。鳌山穿越时鳌太穿越的一部分。穿越难点包括:穿越的全部是无人区且无水源补给,途中需翻越几座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山峰;气候多变,路况复杂。整个穿越过程,大都行走在冰川遗迹形成的石海之间,遇到恶劣天气,就十分危险。全年适宜穿越的时间比较少。最关键的一点是山上气候的瞬息万变,时不时地在一天之内让你亲身感受四季的变化,风、雾、雨、雪、冰雹,说来就来,让人防不胜防。即便同样的人、同样的线路、同一季节,在不同的时间段、因天气的不一样去穿越鳌太,其难度、强度和危险度是不一样的。穿越秦岭最怕的是持续大雾,小雨不断,高反和迷路。你能一次安全地走完全程,并不代表你下次就能,这就是鳌山的魅力所在。
端午假期前一天旁晚自西安出发,晚十一点多到达太白23公里登山口扎营。一夜的大风吹得扎在山谷中的帐篷一只烈烈鸣响,让人对天亮即将开始的鳌山穿越有点担心。好在天快亮了时风停了,天空有点阴郁。对于鳌山来说,无风无雨,这就是最好的时刻。
勇者无畏和阳光户外两只队伍近五十人
在俺的户外经历中,这次活动恐怕也创造了年龄最大者穿越鳌山的经历
勇者户外对的老杨驴友,年龄66岁,随队出行
开始出发前估计很多人心里都在嘀咕或者担心——能否穿越过去
实践证明,老杨师傅不仅成功穿越鳌山,而且还较大多数驴友出山的早
看来我们不能以年龄和感觉来看待每一位登山者
也许,在我们户外的历程中,更多的是不仅是体能,还与毅力和坚持精神有关
大家纷纷在鳌山登山口标志前留下自己的影响
希望这仅是我们的开始而不要成为我们的结束
曾经前后三次登临鳌山
前两次是从塘口上的
本次从23公里鳌山登山口上山穿越
个人感受:从23公里处登山拔高小强度略低
进山后不久即可穿出森林,过远山翻石海
风景较塘口上山要美
希望这样的感受能够未来鳌山穿越者一点启示
鳌山登山口一起步大约一百多米,就是一段长约二百多米,坡度近45度左右号称练驴坡的路段
也许这是大山为了阻止一些盲目登山穿越者的一种自然屏障,让有些人望而却步历而回步
前几天的雨让练驴坡潮湿泥泞溜滑,驴友们往往全神贯注,三步一停,小心的攀爬着
端午,是少雨阳光充足的黄金季节,因而鳌山穿越的人很多
由于坡度较陡,驴友们一个挨着一个,很多坡段都是后面人的脑袋几乎抵在前面人的脚尖处屁股上行进
乍然一看,这不是去穿越让多少人想而生畏的鳌山,倒像是去赶什么集会
鳌山,不仅雄浑威猛,也有它柔情的一面
登山过程中,各色的鲜花相伴
仿佛是鳌山为自己点缀的花衣
这其中,俺只知道蓝色的翠雀和大朵的野芍药
爬升不是很远,就是鳌山穿越必经的一处标志:牛头树
那是一颗具有悠久历史的松柏枯树干
也许,是上天将它化作威猛的神牛
来镇守鳌山,以防恶兽破坏的
穿过一片原始森林,翻上一个垭口,大多数驴友在此作短暂的休息
垭口上视野比较开阔,远山苍茫
驴友们按耐不住喜悦的心情,纷纷留影
佩服那些爱美的美女们,除了登山保暖服装,还专门带着拍照服装
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换上拍照留影
爱美是人的天性,为了美再苦再累也值得
在穿越原始森林中,看到一株倾倒的松树,
整个树根只有一层薄薄的土质覆盖,下面全是石块
它们就是凭那一点泥土顽强的生存了几十上百年
终于不堪雨侵风吹而倒下,但枝叶依然绿着
在森林中地上,生长着一层密密的淡蓝色的细碎花朵
随微风轻轻摇曳,似乎在低低耳语
好奇的注视着我们这群走过的背着行囊的“怪物”
随着海拔的升高
森林间不时出现一株尚未落败的高山杜鹃
淡红的花蕾,洁白的花朵,宁静无尘
看到她们我总是回想起那些有关她们美丽的传说和故事
因而对她们更多了几分关注和敬重
短短的不到三个小时的行进途中,经历两次飘雪和云雾弥漫时刻
让人感受到鳌山小气候的多变和特别
这样的云雾阴晴转换很快
往往只是抬头或者耽脸间,等回顾头来,眼前的景象已经大变
仿佛四川的变脸,有一种神奇的感觉
终于即将穿出森林
眼前出现一株株别致的冷杉
由此我知道,海拔应该已经接近三千米了
因为这个高度是属于冷杉的天地
前面已经能望见石海大梁
大梁垭口前,大家驻足休息,摄影拍照,稍微补充能量
本来是漫天浓云雪粒飘飞的时刻
可是偶然回头间,前面大梁上空已是蓝天白云精彩纷呈
在整个鳌山穿越中
似乎处处是景
拿起相机就能得到你想要的
驴友们都利用休息间隙作秀留影
看看这株坚强的冷杉
它们是生命的奇迹和榜样
岁月的蹂凌,大半个身子都已经干枯消失
但它半靠在岩石上,枝叶依然郁郁葱葱
不失生命的尊严和魅力
如果人类有它一半的刚强与坚守
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和善与完美
穿过一片冷杉林,开始攀爬石海
延绵的石海被冷杉覆盖着,呈现出一条绿色的苍龙般
而攀登的驴友们,在石海间,矫健敏捷
充分享受着登山所带给我们的美丽和快乐的感受
整个登山行程中,天空没有一刻的宁静和停滞
云雾翻滚着急速的奔跑着
将山峰和我们的心空渲染的阴晴不定
不管道路和天空怎样的变化
我们始终被鳌山的美和快乐的情绪感染着
真正的佩服这些驴友中的摄影爱好者
肩负背裹,脖悬沉重的照相器材
不停地攀爬,扑捉每一丝美景和驴友们美的时刻
把这样的美好和感受带给更多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大自然的使者美的使者
当我们来到号称鳌山小鳌头的石峰前
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刻
背景云雾滚滚一片灰暗
我们未做多的停留,抓紧向前赶路
深怕这一片云带来满山的雨雪
又一片冷杉围裹着的高山草甸
前面是真正的鳌山大梁
俺一直怀疑这是不是就是所说的导航架前三千三的营地
因为出发前相约,到三千三营地扎营
由于人员较多,前后队拉的距离较长,俺一直随前队行进
一路一直在观察何处能够扎营,何处是三千三营地
直到走近导航架还没有发现营地明显的标志
问起其他队伍的驴友时告知:三千三营地早过了
我们只好继续前行,扎营在盆景园
这是后话
大家在此休息午餐
不乏作秀表演和留影
人最享受的时刻莫过于劳累过后在青山绿水阳光下的休憩
鳌山穿越,给我们准备了许多这样的机会和时刻
休息午餐后继续前行
大家精神饱满信心百倍
美丽的风光让他们忘却了劳累和危险
留下的只是深刻的美的记忆
在通往鳌山大梁的最后一段路上
要经过一段悬崖峭壁
脚下的岩石、冷杉、高山杜鹃和远处的风景
让人忘却了艰难和惧怕
但在此还是要提醒每一位驴友
安全登山才是户外的根本
山就在那儿
远山,冷杉,石海
大叶高山杜鹃和小叶高山杜鹃
它们是秦岭的特色和骄傲
高山垭口,享受美景,梳理收获
刚才还是乌云翻滚的天空
须臾间已是白云朵朵,天空碧蓝
山衬天色,辽阔深邃伟岸
而山峰的另一面还是山戴云帽,抑或正是雨雪飘飞
这株山崖的冷杉上还留着刚才飞雪的痕迹
也许只有鳌山冷杉在经历这样的风雨雷霆后
依然能够平静的自然的生长和生活
看着它们,心中由衷的崇敬
这样的风光对每一位户外外爱好者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享受自然,享受风景,享受自己喜悦的内心和快乐的情愫
常常这样的风景能让我们忘却艰辛和疲劳
觉得为了眼前的这一刻,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美在人们心中引起的感受常常是超越物质的
崖口,欣赏着大美的鳌山风光
消闲的晒着太阳,等待着后面的驴友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你说的哪个美女?在哪儿?”
常常的,在山中,美女也成为一种风景
山高人为峰
鳌山在中国的山系中不算高
但鳌山的独特之处是常常把蓝天白云拥围在自己脚下
所以我们来到鳌山高处的每一个人都是一座突兀的山峰
这是登上鳌山大梁前的最后一个垭口
此处海拔已经超过三千,基本没有什么树木和灌木等植物
视线良好,亦恰逢光线良好
站在垭口,地远天不高
朵朵白云在天空漂游,远远地伸向山后
总觉得登上山巅就能摘下几朵
向着鳌山大梁——此行最后的制高点爬去
远远看过去,云天似乎被我们踩在脚下
我们也似乎穿过南天门来到通往天庭的小道上
深邃高远,带着一丝神秘
登上鳌山大梁,回首远望
有种群山被我们抛在身后踩在脚下的感觉
心中的豪迈之气已经淹没了所有的艰辛和劳累
似乎前面四五个小时的攀爬和汗水从来没有存在过
有的只是此时此刻对风景的欣赏和享受
大梁边缘的一堆岩石吸引了俺的目光
俺暂时离开队伍,与几位摄友来到岩石上
站在那儿可以一览无余的眺望远处的山峦
蓝天白云已经远远的伸进山下,在我们脚底漂游蔓延
几位摄友不停地按动着相机快门,一边拍一遍不住的赞叹
真希望把这一切永久的留在自己的身边,留在记忆深处
其实,更远处看来,驴友们也融入自然,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为这多少美的有点单一的景致增加一分人间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