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醒来,腹中甚饥,恰逢友人送来美味韭花,信手写下这几行字
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上面这首宋代黄庭坚写的绝句,提到的“杨风子”是我国五代时期一位最著名的书法家。五代短祚,承唐启宋,似乎只有杨凝式一人谱写了这一段书法史。
杨凝式,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唐末为秘书郎,五代时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杨少师”。一度在洛阳过着一种佯狂的生活,因此时人给他“杨风(疯)子”这么一个雅号。
杨凝式的书法在唐时受欧阳询、颜真卿、怀素、柳公权等人影响较大,后上溯魏晋,于二王处得其风神,形成自己多变的风格,自由抒写性灵,开创有宋一代尚意书风。杨凝式厌世恶俗,又不喜作尺牍,故其流传墨迹甚少,存世仅四帖为著名。四帖之中,《韭花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尤重,为千古不朽之作。
原帖:
无锡博物院藏本
信札内容大概是述其午睡醒来,腹味舒适,恰逢友人送来食品,美味可口,遂执笔回信以致谢意。
此帖历来作为帝王御览之宝深藏宫中,曾经入宋徽宗宣和内府,和南宋绍兴内府。元代此本为张宴所藏,有张宴跋,明时归项元汴、吴桢所递藏。该帖存世有三种版本:一为清内府藏本,今藏无锡博物院,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中;一本为裴伯谦藏本,见于《支那墨迹大成》,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一本为罗振玉藏本,今不知所在。
五代 杨凝式《韭花帖》 清内府藏本 无锡博物院藏
五代 杨凝式《韭花帖》 罗振玉藏本
释文:
昼寝乍兴, 輖饥正甚 忽蒙简翰 猥赐盘飧 当一叶报秋之初 乃韭花逞味之始 助其肥羜 实谓珍羞 充腹之馀 铭肌载切 谨修状陈谢 伏惟鉴察 谨状 七月十一日 状
这几个版本《韭花帖》的真伪之争一直存在。具体来讲,徐邦达、启功先生认为清内府藏本为摹本,且此本确定为清内府旧藏。同时,徐邦达、启功先生认为罗振玉藏本为真迹。但也有观点(如吴湖帆、沈尹默)认为不是真迹。
罗振玉藏本局部
《韭花帖》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章法疏朗、散淡
《韭花帖》字距、行距之大是历代墨迹中少有的。布白极多而气不散,格调甚为淡雅。宋之林逋、明之董其昌多效此法。杨凝式以信札之有限空间,随笔拈来,错落有致,复归自然,似信步于闲庭,不激不历。
通篇七行,前三行较后四行字距、行距稍密,特别是首行最为密集,而五、六、七行空间最为疏阔,构成了通篇前密后疏的自然变化。而二、三、五、七行呈底部齐平状,一、四、六行则呈上走之势,既统一又富变化,妙不可言。
这些圈圈就是字距。圈圈的大小呈现螺旋式变大。也就意味着字距呈现一个不断变大变疏散的过程。不是直线,是曲折回旋式。
一句话,前紧后松。
起首的几行明显墨色也重于后方。空间也要挤一些。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整体的辐射式章法构成,自右上向左向下发散辐射。
单字看上去似乎各自独立,无牵丝连笔。但字与字间,藏锋起笔间气势呼应,形散神聚,无烂漫凋疏之蔽,所谓“散僧入圣”是也。
二、结构欹侧而不失平衡
《韭花帖》结字中宫内敛,与欧阳询字略有相似。中宫收紧式与通篇字距、行距拉开的处理极为协调,营造出更加疏阔的氛围,这是明显的文人士大夫痕迹,不放纵,不恣肆,追求一种内在的、文雅的精神气质。
纵览帖中诸字,结构或长或扁、或收或放、或疏或密,呼应揖让一任自然,如“乍、报、韭、切”等字之极收与“秋、伏、察”等字之极放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实”字宝盖头下留出大量空间,与下部之密集点画形成强烈视觉反差,这就是杨凝式分间布白的过人之处,邓石如曰:“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此帖已是表露无遗。
最有趣的是“寝”、“实”、“察”三字的“宀”头,从字的构成角度看,有些像斜戴的帽子。古今中外,人们多以侧帽为美。而“察”字的“祭”部,写得圆融流走,刚劲婀娜,如曼妙少女别有韵味。而第一行“寝”字,不衫不履,则像“侧帽风流”的北周贵族独孤信。第四行“实”字,“宀”像悬浮空中的帽子,使人想起“孟嘉落帽”风流轶事。《韭花帖》中三个“宀”的写法,多年来成为书论界的热门话题。“实”之上的三个字,步步左移,写到“实”时,其“宀”仍保持这一趋势,也许为了纠偏,作者将其下的“贯”大幅度向右向下挪动,造成间离、错位,翻空出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字形奇特,令人拍案叫绝。
若细察单字结构的微妙变化,则各字欹侧对比,而又复归平正。如帖中第六行“伏、惟”呈纵向关系,“伏”字有明显左倾之势,而“惟”字三个竖画的支撑又使这组关系最终取得平衡,这是在欹侧对比中产生的平衡,是在不正中求正的深远的美感。
三、笔法精湛,细致入微
《韭花帖》在用笔技巧上无懈可击,杨凝式将点画细部刻画得丝丝入扣,深得“二王”精髓。黄庭坚作诗推崇他,还说:“杨少师书,无一字不造微入妙,当与吴生(吴道子)画为洛中二绝。”可见黄庭坚对杨凝式的笔法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一点可以从罗振玉藏本窥见其奥妙。
上图是从罗振玉藏本中选了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字。每个字起笔重。
上图勾选这些字基本上是左边比右边要重一些,上边比下边要重一些。
从左边起笔是汉字的书写顺序,杨少师利用这一点,把左边的部分索性写大:或长、或肥、或宽,对右边形成了挤压和侵占。
点画一波三折,极尽变化,如“秋”字的长捺与“载”字的戈钩,在按笔达到极致之后,收笔的同时绞转捺出,形质内涵丰富而有变化。
再看“兴”“赐”的横折,转折之后顿笔、绞转、收锋,顺势下行,不仅在提按上有变化,更在转折处的绞转造就了外轮廓的圆中有方,方圆相衬的造型。
行笔或轻或重,或将笔毫猛然下压或迅速提起,笔势迅疾,若鹰啄小鸡。起笔稍重较为含蓄,顶锋入纸,点画收放自然,力贯点画始末。寥寥数字,用笔却虚活而厚实,含蓄而利落,顿挫有致,神完气足。这些都取决于杨凝式向二王的回归。下面我们再细细品味。
罗振玉藏本局部放大
通过临摹,将技法化为己有,才是上乘的学古之法。
临《韭花帖》之难就在于其细致精凝的用笔,对《韭花帖》心摹手追,进行一番精确临摹,或许能对我们草率行事的创作产生某些启示吧!
《韭花帖》是写在素纸上的行楷信札,原作尺寸为26cm×28cm,临习时尤其要注意工具材料的选择。是帖线质凝练细劲,灵动多变,质如屈铁,故宜选用锋颖锐度高的兼毫或狼毫,纸张宜用平整,偏熟略涩的纸,蘸墨不宜过多,以中等量为宜。临摹时字以略大于原作字即可,太大则很难把握此帖精致入微的细节。帖置案头,应多参悟,细体察,所谓“察之者贵精,拟之者贵似”。下笔前必先将时间回溯到五代,假想杨凝式书写这封信札时的状态,捕捉其运笔手势的变化,入纸角度的变化,提按顿挫使转的交替,然后下笔,欲使临作再现原作八、九成为要,而后再以自身经验、学养、审美作下一步的分析临摹、写意临摹、印象临摹。
宋人对杨凝式的书法可谓是顶礼膜拜。林逋、蔡襄都深受其影响,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称“杨公凝式笔迹雄强往往与颜行相上下”,黄庭坚就不再说了,连挑剔的米芾也赞其“天真纵逸”、“如横风斜雨”等等。
然而杨凝式的影响绝非仅仅限于宋代,六百年后的明朝,一代书法领袖董其昌对他更是异常重视,董其昌曾说:“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董其昌的书风也明显受到杨凝式作品(尤其是《韭花帖》)的感染,董在《画禅室随笔》中数番提到杨凝式。
下面是一卷董其昌所临习的绫本《韭花帖》,后面有一段临习心得。
前略
跋: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人
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凝式,笔势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代所汩没者。——右录东坡评语。孙
过庭云:“既得平正,须追险绝”,书家以险绝为功,唯颜行于景度学得之。景度好题与壁,不甚书缣素,即《宣和》所收,亦复
寥寥,苏米皆学其书,故推座若此。
甲子春三月望后二日仿于海上之世春堂。董其昌。
▲
(明) 董其昌 《临杨凝式<韭花帖>》局部 无锡博物院藏
当然。杨凝式的粉丝还有很多,后面再选辑清代刘墉、永星的临本。
▲
(清)刘墉《行楷书-临杨凝式韭花帖》(第九开)册
纸本 21×14.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清)成亲王永瑆《临韭花帖》
31cm×43cm
▍素材来源:书法空间
▍综合整理:书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