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迎一盛
人迎
一盛,病在少阳
二盛,病在太阳
三盛,病在阳明
四盛已上为格阳
五脏不和,九窍不通
六腑不和,留结为痈
邪在六腑
阳脉不和
阳脉不和
则气留之
气留之
阳脉盛;
邪在五脏
阴脉不和
阴脉不和
则血留之
血留之
阴脉盛
阴气太盛,阳气不得相荣,故曰格
阳气太盛,阴气不得相荣,故曰关
阴阳俱盛
不得相荣
故曰关格
关格者,不得尽命而死
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
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
哲言:
寸口脉浮而大
浮为虚,
大为实;
在尺为关
在寸为格;
关则,不得小便
格则,吐逆
○
心脉洪大而长
上微头小者,则汗出
下微本大者,则关格不通,不得尿
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
趺阳脉伏而涩
伏则,吐逆,水谷不化
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关则,不得小便
格则,吐逆
关者甚热之气
格者甚寒之气
关者无出之由
格者无入之理
寒在胸中,遏绝不入
热在下焦,填塞不出
关格者,膈中觉有所碍
欲升不升
欲降不降
欲食不食
此为气之横格
走哺,由下不通,浊气上冲,饮食不得入
关格,由上下阴阳之气倒置
上不得入,下不得出
关格一证
《内经》
本言脉体
以明阴阳离绝
自秦越人
以尺寸言关格
已失本经之意
在尺为关
在寸为格
关则,不得小便
格则,吐逆
故后世自叔和、东垣以来
无不以此相传,而竞置关格
一证于乌有矣
再至丹溪
此证多死
寒在上,热在下
脉两寸,俱盛四倍以上
法当吐以提其气之横格
愚谓两寸,俱盛四倍
又安得为,寒在上耶
且脉大如此
则浮豁无根
其虚可知
又堪吐乎?
谬而谬又
莫此为甚
《内经》:
人迎寸口
既非尺寸之谓
而曰吐逆者
特隔食一证
曰不得小便者
特癃闭一证耳
二证自有本条
其与关格何涉
数子且然
况其他乎
○
人迎四盛以上为格阳
寸口四盛以上为关阴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
此关格之证,以脉言,不以病言也
今人患此颇多,人多不知
但其两手之脉,浮弦数极
大至四倍以上,便是此证
其病必
虚里跳动
气喘不已
此之喘状
多无咳嗽
但觉
胸膈舂舂
似胀非胀
似短非短
微劳则喘甚
多言亦喘甚
甚至
遍身振振
慌张不定
此必情欲之伤
以致元气无根
孤阳离剧之候
多不可治
按:
《内经》所言
人迎与寸口俱盛
四倍以上为关格
是以
阳经取决于人迎
阴经取决于寸口
越人云:
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
入尺为覆,为内关外格
仲景亦谓:
在尺为关
在寸为格
关则,不得小便
格则,吐逆
皆以
阳分取决于寸口
阴分取决于尺内
《难经》
上部有脉
下部无脉
其人当吐不吐者死
仲景又有:
趺阳脉伏而涩
伏则,吐逆,水谷不化
涩则,食不得入
名曰关格
则知
关格之脉
证不一也
马仲化
释《内经》
谓关格之义
非隔食、癃闭之证
张介宾直将
越人、仲景之言
一概非之
独执人迎在颈
为阳明之表脉
遂诋东垣、丹溪
皆仍叔和
《脉经》
左为,人迎、
右为,气口
之谬
呜呼
《内经》
固为圣经
确宜遵从
而越人、仲景之书
未尝不为圣经也
人迎气口,所以分,表里之阴阳
寸口尺内,所以分,上下之阴阳
人一身表里上下
之气化皆肺所司
血脉皆心所主
故凡气血之盛衰
靡不变见于气口
气口实为
肺经之一脉
不过分其部位
以候他脏之气
即如
仲景所指
趺阳少阴
虽主于足
未尝不于
关尺推之
内经所言人迎气口
候之左右亦无不可
故释《内经》之关格
但当言是
表里阴阳
痞绝之候
不当与
上吐下闭之关格
混同立论则可
若言上吐下闭
当称隔食癃闭
不得名为关格则不可
或言关格之证,其脉未必皆然则可
若言关格之脉,必无在尺在寸之分则不可
关格之为病
世多不得解
不知《内经》
分人迎、寸口
其言早已明析
人迎统三阳
寸口统三阴
统三阳者胃也
统三阴者肺也
阳曰格,言其阻
阴曰关,言其闭
经未明言
所患何证
犹为难测
仲景:
关则,不得小便
格则,吐逆
则明显易解
阳明主纳水谷
三阳同阻于阳明
水谷何由入
太阴主调水道
三阴同闭于太阴
水道何由调
治者不从
肺胃求责
或以为
阳反在下
阴反在上
或以为
阳格乎阴
阴拒乎阳
或谓
阴阳不交
各造其偏
均未得谛当
○
关格一证
前本仲景
之说为解
其实仲景所言
但关格中之一病
吐逆不得小便,为非关格,不可也
以为遂足以尽关格之病,亦不可也
阴阳本自贯通
关格则阴阳
各聚于一区
内经言脉不言证
其所包者广可知
故凡阴阳
两不相顾
而病多分见
皆关格之类
○
阴病救阴,阳病救阳
阴阳同病,阴阳同救
阴阳皆病,而分见者,
其将何以措手乎?
由是言之:
吐逆不得小便
但为关格先兆
他如干霍乱
欲吐不得吐
欲泻不得泻
或一身而寒热各半
或一病而阴阳混淆
皆关格之类
而不得为
真关格
真关格者
无药可医
不得尽期而死
补编
关格虽有数种
总由肝郁为病
以肝主疏泄故
治用逍遥散:
山栀、车前,以降逆
柴胡,以升木郁
乃和解之意
关格者,暴病也
大小便秘,渴饮呕吐
唇燥面赤,脉息沉伏
此寒
从少阴入
阴盛于下
逼阳于上
须
以白通汤
寒因热用
和
人尿、
猪胆
咸苦之物
于温热药
其气相从
可去拒格之寒
服药
脉渐出者生
脉乍出者死
《内经》:
病久传化
上下不并
良医弗为
此正指关格而言
不并犹言不交也
阳在上者不能下
阴在下者不能上
则天地不交
而运化之机
缄穷矣
欲降其阳则阴伤
欲升其阴则阳败
故古人立方
不治其寒热
而以通达窍者宜之
关格所伤
根本已甚
药饵固不可废
精虚者,当补其精
气虚者,当益其气
然必须
远居别室,静养澄心
假以岁月,斯可保全
若不绝谢人事
但靠药饵
终无济也
关格之证
自
《灵》、
《素》
及
《难经》、
仲景脉法
皆深言之
然无其方
后世以无成方根据傍
元言奥义
总不参研
空存其名
惟云岐子述其
阴阳反背之状
传其所试九方
阴阳易位
病名关格
胸膈以上,阳气常在,则热为主病
身半以下,阴气常在,则寒为主病
胸中有寒,以热药治之
丹田有热,以寒药治之
胸中若,寒热兼有
治之以,主客之法
治主当缓
治客当急
此从《伤寒论》
胸中有寒
丹田有热立说
实非关格本证
所引《内经》
运气治
主客之法
亦属无据
至于
《灵》、
《素》、
《难经》、
《金匮》
之文
绝不体会
所定诸方
浑入后人
恶劣窠臼
方中小疵
杂用
二陈、五苓、
枳壳、浓朴、
槟榔、木香
方中大疵
杂用片脑、
麝香、附子、
皂角、牵牛、
大黄、朴硝
阴阳不交
各造其偏
而谓
阴反在上
阳反在下
可乎?
九死一生之证
而以霸术
劫夺其阴阳
可乎?
仲景以趺阳为诊
正欲人调其营卫
不偏阴偏阳
一味冲和无忤
听胃气之
自为敷布
得协于平
岂一蹴所能几
故不问其
关于何而开
格于何而通
一惟
求之于中
握枢而运
治吐逆之格,由中而渐透于上;
治不溲之关,由中而渐透于下;
治格而且关,由中而渐透于上下
姑立进退黄连汤一方
要未可为中人道也
○
黄连汤
治伤寒
以其胃中有邪气
阻遏阴阳
升降之机
而不交于中土
于是
阴不得升
独治于下
为下寒
腹中痛
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
为胸中热,欲呕吐
与此汤以
升降阴阳
固然矣
湿家下之
舌上如苔
丹田有热
胸中有寒
亦用此汤
盖伤寒
分三治:
表、里、中
表里之邪俱盛
则从中而和之
故有小柴胡之和法
饮入胃中
听胃气之升
带柴胡出表
胃气之降者
带黄芩入里
一和表里
之邪尽服
不相扦格
至于丹田
胸中之邪
在于上下
不为表里
变柴胡汤
为黄连汤
和其上下
饮入胃中
听胃气之
上下敷布
故不问其
上热下寒
上寒下热
皆可治之
表里之邪,则用柴胡、黄芩
上下之邪,则用桂枝、黄连
表里之邪,则用生姜以散之
上下之邪,则用干姜以开之
仲景圣法昭然
昌欲进退其上下之法
求之于中
握枢而运
以渐透于上下
格则吐逆,进而用此方为宜
太阳主开
太阳不开
胸间窒塞
食不得入
入亦复出
桂枝为太阳经药
和营卫而行阳道
故能开之
至于
五志厥阳
之火上入
桂枝又不可用矣
用之则以火济火
头有汗而阳脱矣
其关则
不得小便
退之之法
从胃气以透入阴分
桂枝亦在所不取
但胃之关门已闭
少阴主阖
少阴之气不上
胃之关门必不开
《经》:肾气独沉
又曰:肾气不衡
夫真气
之在肾中
犹权衡也
有权有衡,则关门,时开时阖
有权无衡,则关门,有阖无开
小溲亦何从而出,是则肾气丸
要亦
退之之中
所有事矣
肾气交于胃
关门开
交于心
厥阳之火随之下伏
有不得不用之时矣
○
治关格病
不知批导
但冀
止呕利溲
亟治其标
技穷力竭
无益反损
医之罪也
○凡治关格病
不参
人迎、趺阳、太冲
独持寸口
已属疏略
若并寸口阴阳之辨懵然
医之罪也
○
治关格病,不辨脉之
阳虚阳实,阴虚阴实
进退其治,肓人适路
不辨东西,医之罪也
○
治关格病,不从王道
辄投霸术,逞己之能
促人之死,医之罪也
附方:
进退黄连汤:
黄连姜汁炒一钱五分、
干姜炮一钱五分、
人参人乳拌蒸一钱五分、
桂枝一钱、
半夏姜制一钱五分、
大枣二枚
进法:
用本方,六味俱不制
水三茶盏
煎一盏半
温服
退法:
不用桂枝
黄连减半
或加肉桂五分
如上逐味制熟
煎服法同
朝服八味丸三钱
半饥服煎剂
资液救焚汤:
治五志厥阳之火
生地黄取汁二钱、
麦门冬取汁二钱、
人参人乳拌蒸一钱五分、
胡麻仁炒研一钱、
柏子仁炒七分、
甘草炙一钱、
五味子四分、
紫石英敲碎一钱、
阿胶一钱、
寒水石敲碎一钱、
滑石敲碎一钱、
犀角磨汁三分、
生姜汁三匙
上除四汁、阿胶
其八味用水四茶杯
缓火煎至一杯半;
去渣
入四汁、阿胶
再煎至胶烊化;
斟出,调牛黄五厘
日中分二、三次热服
空朝先服八味丸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