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秘连:提醒大家一下,该摊炉糕了!

摊棱格儿(炉糕)

刘秘连

记得小时候,喝了腊八粥,大人们就操持着准备过年了。印象最深的是母亲摊棱格儿。棱格儿——咱肃宁人大部分都说叫炉糕,因为喃家住肃宁城南,与饶阳接壤,姥姥家又是饶阳界地儿,所以打小喃们不说叫“炉糕”,而是说叫“棱格儿”

一般都是在腊月中旬某一天的晚上,母亲把金灿灿的小米倒进大盆里,倒上水,紧接着就又捞出来,放到一个竹篾子编织的漏筛里,让每一颗小米粒悄悄地吸吮着她身边的水份。等我一觉睡到天大亮,看到的小米粒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母亲捏起几粒,用手指轻轻一捻,米粒就碎了。于是母亲端着漏筛,哥哥姐姐分别拿着簸箩、簸箕,我力气最小,就拿着扫面的笤帚,高高兴兴地跟随着到碾棚里推碾子。

母亲和姐姐把碾棍搭在腰间用力地推,哥哥则是把栓在碾棍上的绳子挎在肩膀上,猫着腰拼力地拉着。好在泡过的小米没有了原来的坚硬。青色的石碾坨在同样青色的石碾盘上碾过,之间的小米粒几乎全都粉身碎骨了。

母亲扫进簸箕里,开始在簸箩里筛面,哥哥接收了母亲腾出来的碾棍,我赶紧趁机捡起哥哥不用的绳子,像模像样地套在自己肩膀上。尽管绳子经常弯垂到地面上,尽管哥哥姐姐不断地催促“快跑,快跑”,我还是觉得我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

当所有米粒都变成了细面,筛到母亲的箩下边,我们的碾面就愉快地结束了。母亲告诉我们:带壳的谷子碾成的面叫谷面,虽然粗糙,但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般人家还是要带壳吃的;谷子碾掉壳就是小米,小米直接碾成面叫小米面;而泡过水的小米碾成的面则改了名子,叫做米子面,她与小米面的不同之处就是特别细腻,而且有一股甜甜的香味儿。

母亲把米子面加上面肥子,在大盆里搅和成稠稠的面糊,盖好盖帘,放在炕头温暖的地方。第二天天亮,掀开盖帘一看,面糊又长了许多,松松软软的,之间布满了小气泡。母亲高兴地说:发好了,准备摊棱格儿!

母亲在筷子头上缠上禳子当做小油刷子,小碗里倒上平时舍不得吃的油,就在外间屋地上支起棱格儿锅。这时候我跟着哥哥已经把柴火抱进屋里。母亲把碱面用温水调开,缓缓地倒进发好的面糊里,边倒边搅拌,时不时滴一滴在手上,送到嘴边尝尝直到说:不酸了!母亲就开始点火。

棱格儿锅烧热了,母亲用她自制的油刷沾小碗里一点儿油,快速地把棱格儿锅抹了一遍,然后用勺子淘(yao)一点点面糊,朝着棱格儿锅凸起的中央,轻轻倒下去,面糊“滋啦啦”响着,自然地向四周流淌,直至流到锅沿边,母亲赶紧盖上锅盖,静静地看着,大约也就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我却觉得好漫长好漫长,看锅的四周腾起热气,掀开锅盖,哇!随着扑鼻的香味儿,一个可爱的长满小小蜂窝的黄色圆型软糕糕呈现在眼前!说我垂涎欲滴一点儿不为过。只见母亲拨起一边,轻轻一折,就扣成一个半圆形的棱格儿了。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母亲说第一个棱格儿小孩不能吃,女孩吃了长大以后婆婆打脸,男孩吃了长大以后当官的打屁股。所以我不得不咽口吐沫,看着母亲把我盼望已久的第一个棱格咬了一口,说声:正好!就放在一边,继续操作,我也只好继续耐心等待。

长大以后我想,母亲说的规矩是不是真的有待考究,而操作者首先尝尝酸碱是否合适应该确信无疑。

投稿请加微信

学作文请扫码咨询

——点赞是一种鼓励,分享是一种支持——

肃宁瞎咧咧

草根文学圈

(0)

相关推荐

  • 散文||“偏心”老妈

    "偏心"老妈 袁福成||江苏 人们常说,老儿子.大孙子,爷爷奶奶的命根子. 在多子女时代,尤其在农村,爷爷.奶奶偏爱最大的孙子(特别是长房长孙),父母偏爱最小的儿子,似乎是天经地义 ...

  • 魏龙:卖米|散文

    易纯如:90后的女孩子,都想活成她那样|散文 文/魏龙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时隔已久,但是对于卖米这件事,是否很难从记忆中抹去.儿时的留恋,乡村的回忆,那条路,那些人,那个地方,那种感觉,是否永远 ...

  • 不要因为宝宝的肠胃,而影响了宝宝的生长发育

    文/笨笨团子妈 个人微信号:fushi1025 之前总用小米来煮粥,这次咱再来点新花样,把小米打成米浆以后做成饼,我还在里面添加了六物膏,口感细腻软绵,入口清甜,仔细在嘴里还能回味到淡淡的奶香,分分钟 ...

  • 凉菜摊的凉拌菜为啥好吃?摊主教你“4样秘料”,学会可以支摊

    凉菜摊的凉拌菜为啥好吃?摊主教你"4样秘料",学会可以支摊 原创2021-05-26 09:06:59·小酥肉美食 天气越来越热,很多朋友下班回家后都不喜欢做法,下班路上买上一些凉 ...

  • 河蚌肉这样吃那叫一个爽,老刘秘制做法,4斤一盘不够吃

    河蚌肉这样吃那叫一个爽,老刘秘制做法,4斤一盘不够吃 原创刘一手美食2019-10-08 14:58:53 1.河蚌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歪儿,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 2. 今 ...

  • 刘秘连:陪孙子上网课

    陪孙子上网课 作者:刘秘连 做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不算巧. 陪孙子上网课,再次见证了这一伟大真理. 疫情的蔓延,假期的延长,派生出了育才新招--网课. 我家孙子,年前秋季刚刚入读一年级.网课开始,先 ...

  • 刘秘连:非典那年(三)

    2003,抗击非典(三) 作者:刘秘连 回到医院,一进大门,就看见在火车站执勤的李医生和齐医生从车上跳下来,引导从疫区返乡的人员,到急诊室,逐个进行常规检测.这时,从后勤部走来一个酷似太空飞行员的人, ...

  • 刘秘连:非典那年(二)

    2003,抗击非典(二) 作者:刘秘连 骑车半小时到家,回城也得要半小时,跟娘待了十多分钟,在娘絮絮叨叨的叮嘱声中往回走.走到村口,回头远远地望见,娘还靠着大门朝着这边伸着脖子,娘有白内障,她肯定看不 ...

  • 刘秘连:过年的“新”棉衣

    过年的"新"棉衣 作者:刘秘连 小时候,很穷.不只是我家很穷,大家都很穷.刚刚建国,百废待兴,穷,很正常.虽然物质匮乏,精神层面却是很富足的.尤其临近到春节,家家扫房子,整卫生,炖 ...

  • 刘秘连:腌冬菜

    腌冬菜 作者:刘秘连 腊八节过了,腊八粥也喝了,腊八蒜也腌了,还剩下一些蒜,已经出芽,吃不完就会坏掉.那可是我在肃宁集上花6块钱一斤买来的!眼睁睁看着它一天天干巴下去,一直到报废?那不是暴殄天物吗! ...

  • 刘秘连:写作没灵感?赶个续明集试试!

    赶集 作者:刘秘连 俺们大肃宁有个咧咧群,群主是状元刘春霖的后代,群管和群员们也都是能写会画的文化人.有的人在树叶上就能写出好几种笔体的毛笔字:还有的画人物画得跟真的似滴!人家画的毛主席.周总理等领袖 ...

  • 刘秘连:有娘就有温暖

    有娘就有温暖 作者:刘秘连 眼看着进入了小雪季节,一年一度的寒冬如期而至.早晨醒来,伸个懒腰,打个鱼挺儿,下得床来,踩在温乎乎的地板上,走到窗前,眺望远处鳞次栉比的楼房,有点儿雾气昭昭,再低头看看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