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券商的研报总是滞后

【一个短故事:为何券商的研报总是滞后】

有一年,有只股叫ST煤气$蓝焰控股(SZ000968)$ ,公司连年亏损面临退市,换了领导后进行开刀手术。这位领导既担任上市壳公司的一把手,又担任省属大型煤企集团一把手,遂让大型企业出让拿得出手的、有点环保题材的优质资产注入ST煤气。这个故事跟现在的秦川机床有点类似。$*ST秦机(SZ000837)$

大体是这么个故事背景,其实坊间早就猜测,关系比较硬,“沟通”渠道畅通,煤气大概率过会。当时甚至有外资机构也比较看好。很典型很常见的国企操作。从第一次公告重组到过会,涨了3倍。

有意思的来了,当时有几家券商研究员其实早就盯上了煤气,研报也早就拟好了,就是不发。这个上涨的过程研究员们始终闷不做声,但是一旦过会后,第二天券商官方研报就来了。但是当时已到了阶段高点,没什么肉了,甚至只剩下跌了。我当时想,难道研究员就这么点水平,全搞马后屁?

后来,俺自己在投资行业工作几年后,理解了他们的“苦衷”。这个行业属性和利益分配机制注定了他们的思维。你推荐的点位低,让机构和散户同时赚到钱,这不是根本,赚了也不会因为一只股而名声爆红;万一过不了会呢,不确定性始终存在,你就会显得很草率、“不专业”,遇上问题也难以“免责”。

说完券商研究员再说公募基金。你会发现,他们的投资思路像是小学生的作业一样,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因为投那类他们喜欢的大白马股,很多机构在做,这样“风险”看上去最小。就算万一出了问题,有的甩,有同行的衬托。你去搞深研,搞偏门的,市值小的,流动性差的,万一出问题,讲不清楚,担责压力大,更何况以他们的思维本来不一定赚得着钱。再加上各种分阶段的硬性考核指标,不胜其扰。所以,“提前潜伏”,赚绝对收益,对他们来说,职业生涯的性价比太低了。以前,我以为只有一级市场难做困境反转;后来发现,二级市场的机构们同样不愿意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