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黄山休宁齐云山石刻
黄山休宁齐云山石刻位于安徽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岩前街018号。距黄村进士第西北30.2公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始兴于唐。宋、明间香火极盛。宋至民国间,游人香客在山上留下的摩崖石刻及碑刻据史料记载有1400余处。其中年代最早的为北宋大观和南宋绍熙年间的石刻,数量最多的为明、清两朝石刻和碑刻,其文字内容受“新安理学”和徽州文化的影响,融儒、道、佛三教为一体,书法有楷、行、草、隶、篆诸体俱全。
齐云山石刻大的字丈余,小的尺碑千文,文体有诗词、传、赞、碑铭、赋记、颂、流文、表、会记及楹联、佳句等,流派纷呈,风格各异。有的雄劲豪放,有的柔婉秀丽,有的刚劲傲骨,有的飞龙走蛇;或以气胜,或以姿长,内容涉及寺观兴建、自然风光等,涵盖了地理、宗教、经济等方面。刻文多出自徽州名人如汪道昆、查士标、汪由敦等文人之手,其雕琢者又都是徽州石工,刻功精炼娴熟,不失原作神韵,珠联璧合,展示了徽州文学和徽派石雕工艺相溶合的强大魅力。
在齐云山石刻众多的碑刻中,规模最大的是矗立于玉虚宫左紫霄崖下的《紫霄宫玄帝碑铭》,高达760厘米,宽140厘米,为明代著名书画家唐寅所撰写,文笔流畅,书法工整苍秀。崖刻题字,尤以“天开神秀”、“齐云胜景”、“亘古齐观”、“寿”等气势宏伟,令人叹为观止。目前全山尚存537处(块),其中摩崖石刻305块,碑刻232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