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一日一得之医海点滴(117、118)沉香化气丸、心怀贵下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小白郎中

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供中医学习者,中医爱好者,养生健康爱好者等参考学习。
4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117、沉香化气丸

现在都很少看到有人用这些名贵材料打造家具了。如果碰到同类的病人呢?治疗起来理法不变,方药却是灵活的。
比如,今天有个病人,反酸、打呃,胃痛,有好几个月了。但打起呃来,又打得不顺畅,胀在中脘部,气机上下不条达。
老师说,此关郁之脉,气血冲逆,遂叫病人去买沉香化气丸。并没有开汤方给病人。
病人也有些不解,以为寻常的中成药难道也管用。于是去买来服用,服完后来复诊,也是很开心地说,才几块钱,吃了就好了。
这沉香化气丸里面就含有这些芳香行气化气的药,气机郁在中焦,不能升降上下,通过这含有沉香的药丸,把气机往下纳,这样浊阴得降,清阳就能升发起来,清升浊降,转一个圈子,打几个屁就舒服了。
竹头木屑,不仅有利于医家,更有利于兵家。我们知道有个大将军叫陶侃,关于此人的故事有很多。陶侃在广州时,平时没事时,早上把砖到书房外,晚上又把砖搬回书房里。别人问他为何这样做?
他说,我现在正致力于行军打仗,收复中原失地。如果过分安逸,将来真正承担起大事来,恐怕心有余力不足。所以现在我才在磨砺自己。故人家称陶侃为运砖翁。在造船的时候,陶侃就叫人把木屑跟竹头都收藏起来。
大家都不明白这样做的道理。后来下起雪的时候,地面潮湿,不方便行走,陶侃就叫人把木屑撒在地上,就不会滑倒。等到要作战时,需要一些钉头来钉船。陶侃立即叫来把竹头拿来做钉头,最后打了胜仗。这就是“竹头木屑皆利兵家”的道理。
118、心怀贵下

记得大学时,少聪同学介绍一本书,叫竹头木屑集,这就是东莞名医何炎燊老先生的临证心得集。何老并非自谦,他认为自己在中医里头所学所得,就好像竹头木屑一样,又好像海边中的贝壳,恒河里面的一粒沙。
但何老的勤奋跟执着,却是令人钦佩的。他也经常把学医心得写在卡片上,数十年来一直有这个习惯。点滴的医学心得,最终汇成何老一部部精彩的医集。
可见我们学医之人,一方面要重视竹头木屑,每一个简单东西的巧妙用处,不要以为平常就忽略它们。
《劝学》上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良马一架,不能十步,常马不停,可致千里。走好当下的每一步,都很重要。莫以为知识琐碎而不为,莫以为善小而不取。
第二方面,就是要有收集竹头木屑的精神。读书在专,用笔贵勤。见识要广,记录须精,心怀贵下。如大海不辞滴水,如高山不辞土壤。这样无数的点滴知识,最终就会发挥无穷的力量。
《潜书·虚受》中曰:“学问之道,贵能下人;能下人,孰不乐告之以善。池沼下,故一隔之水归之;江汉下,故一方之水归之;海下,故天下之水归之。自始以至成圣,皆不外此。”
老师曾跟我们提到,泰山跟小土堆有什么区别,湖海跟江河有什么区别?
我们说,一大一小。
老师认为,都是堆土,都是积水,只是泰山土堆的多,湖海水积的多而已。你们学医也要重视平常的累积。学如积薪,学医更是如此。学医要重视学验俱丰,学习书本的东西,跟自己的临床经验都要在不断的积累中壮大。不拒小流,终成大海。不辞土壤,终成高山。
这也是我们写这《跟师一日一得3》医海点滴的因缘。

小白郎中推荐搜索

沉香化气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