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六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是三宝章,三宝以慈悲为首,这是非同寻常的。人世间充满了太多的苦难,所以需要慈悲为怀,所以需要大觉圣人应世。佛教之菩萨心肠,大悲观世音之三十二应,正与老子慈宝相合,所以说人类文明是相通的。
《道德经》一直宣说济世救人的伟大文明,这是华夏远古圣人传播的法音。“圣人”是远古文明传播者的尊号,老子是华夏远古文明的传承师、大宗师,庄子尊为“大觉圣人”,有别与孔子儒家之圣人。“圣人曰”是《道德经》的常用语,是道的法音的来源,相比儒家经典很少有“圣人曰”这样的用语。
孔子称圣人,却不说“圣人曰”,因为孔子没有直接听闻圣人真言,老子直接听闻了圣人真言。“圣人曰”近似“如是我闻”,强调法音的绝无谬误。此章宗旨是宣说济世救人的本怀来源于慈悲心,圣人是具有慈悲心的文明传播师,是道的化身。
道有二个化身,一个是龙,一个是圣人。慈悲心是济世救人的原动力。没有慈悲心就不是圣人。“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把慈悲心、俭朴、不敢为天下先作为三宝。“俭”是自我检束,戒律清净。“不敢为天下先”是“和光接物”,修持平等心。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一个人具有慈悲心,必将忍受人间的苦难和委屈,但这是天拯救他的标志,也就是天选择了他,有慈悲心的人是上天的选民。没有慈悲心的人可以毫无顾忌,似乎特别占便宜,老子说这是天对他的绝望,是天的弃绝。
儒家几乎不讲慈悲,只讲仁义,而仁义与慈悲是两回事。老子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18章),世人不理解老子经文的精髓,当老子宣说“吾有三宝”,并把“慈”列为三宝之首,一下就明白了经文的精髓。慈悲心才是人类文明最稀缺的,也是人人必须具备的,没有慈悲心的文明走不远。
老子的宇宙观是以道为核心,老子的文明论是以慈悲为核心。在宇宙观上,仁义从属于道,在文明论上从属于慈悲。老子宣说慈,庄子宣说悲,慈悲是老子庄子的共法。仁义的主角是君王,道的主角是至高无上者(自然、物物者),慈悲的主角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内心世界。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讲仁义的,但每一个人都有资格讲慈悲心。仁义在某个特定的文明阶段具有重大意义,但这是现实地的意义,不是究竟地的意义。慈悲心不仅在现实地上有无与伦比的意义,在究竟地上同样具有无与伦比的意义。
慈悲心是生命价值的基础,没有慈悲心生命就失去了全部的价值。领会《道德经》的意义,必须启动深思维,玄照慈悲心的不二价值。慈悲心就深藏在生命的基因中。
上章中注释家对圣人“欲上之、欲先之”的“欲”字有疑惑,甚至有歪曲。此章解读了欲的内涵就是慈悲心,更以“不敢为天下先”作为三宝之一,回答圣人的“欲先之”的经义,可见二章是紧密相连的。帛书《道德经》把传世本第80、81章提前,放在第66章之后,显然割裂了本来连贯的经义,从经义学的角度讲并不合适。
第67章
第一段: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帛书乙本河本:天下皆谓我大。】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第二段: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第三段: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zhǎng)。
第四段: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第五段: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第六段: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经文分为六段。第一段经文: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帛书乙本河本:天下皆谓我大】夫唯大,故似不肖。【帛书乙本: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天下人都说我宣说的道太大太大了,大的无法比喻,无法用凡情推测,无法让世人直观的感受。子贡也对孔子说:“老师的道太高不可攀了,所以处处碰壁。老师是否可以放低一点呢?”孔子以笑作答。肖是像,不肖就是不像,即不像肉眼所见任何一物。
世人常用狮、虎、鹰比喻凶猛【图腾、国旗常用】,用大海比喻一望无际,用蓝天比喻整个宇宙。但老子的道不能用狮、虎、鹰比喻,不能用大海比喻,不能用蓝天比喻。这让世人疑惑不解,世人很想接受老子宣说的从远古无名圣人那里秘密传承的道,很想以道为人生依祜,遵道而行。
但世人心理有一点疑惑,致使不能生起虔信心,既信又动摇。与上士一起则信心十足,与中士一起则或存或亡,与下士一起则信心顿失,甚至大笑之。修行人最怕退转,不能精进不已。如果老子能够指示道如肉眼可见任何一物,则世人不会生起疑虑。这肯定是有弟子向老子请问。
禅宗弟子经常向禅师请问:“道在哪里?”禅师答:“道在汝边”,道就在你身边。弟子问:“如何不见?”禅师答:“因有汝见”,因为你心中有一个“我”存在,把道障蔽了。弟子问:“师父可见?”师父应该看见道了吧?禅师答:“有汝有我,转转不见。”如果师父心中有你还有我二大障碍,更加看不见。师父不能生起你和我二大念头。
禅师指向天空中,问弟子:“你看见星星了吗?”弟子答:“没有看见。”禅师问:“为什么?”弟子摇摇头。禅师答:“因为天空有个太阳。”弟子恍然大悟。“我”就是天空中的那个太阳,因为我的存在,道早就像白天的星星隐藏起来了。
世人看不见老子宣说的道,正是世人有个太阳般大的“我”。龙是道的化身,龙可以被看见。龙是“聚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庄子·天运》)凝聚起来有形体,散开时只见万道光芒,它是乘云气而上,由阴阳二气而滋养。
只有得道者能够见龙,肉眼凡胎是看不见龙的。孔子称叹老子:“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道不显形,借龙而显形。即使借龙显形,也需要孔子一样的修行道力才能瞥见。世人不能见道,也无缘见龙。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所以世人哀叹不已。
经文:夫唯大,故似不肖。 因为道是至大,所以无法像肉眼可见任何一物。大是道的别名。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25章)四大中,道是大中之大,第一大。这里引证第25章的四大教理。
称作大也是勉强的,大也不足为称,语言中没有确切称名的,道也是强字之,不是真正的名称。所以说:“道常,无名”。道的本体是无名的,只有实修实证,用妙心玄照,不可言传,更不可比喻。言传、比喻都要超越再超越,放下再放下,这样才可以接近道。
经文:若肖,久矣其细也夫!道如果像肉眼所见任何一物,哪怕是虚空法界,都立即缩小了。如同黑洞的坍缩,巨大的恒星立即缩小为一粒芥子。“久矣其细也夫”,老子知道道一显形就会像黑洞般坍缩,不是真正的道了。
王弼解读为“失无入有”,无是无边无际,无形无相,一旦显形成为万物,实际上就十分渺小了。无是妙,有是徼。无有无数变化的潜力,徼只有一形,牛是牛,马是马。在妙的状态,牛是马,马是牛,可以穿越,毫无障碍。这里的大只是比喻,道之大,不是体积之大,而是造化力之大。细不是体积之小,而是造化力之小。
佛教说:“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即使是微尘(无分微尘),只要是妙,就能够转大法轮,把整个宇宙都装进一个无分微尘里,这在黑洞理论发现以前,世人都认为是天方夜谭。大与小是凡夫的语言,本来是虚妄不实,没有凡夫的大,也没有凡夫的小。世人的心就是这个“小”,可以拥抱虚空法界,所以陆九渊说:“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心可以是至小,也同时是至大。
大与小都是凡夫的肉眼所见,其中的造化力是肉眼无法看见的。所以说凡夫妄称大与小,根本不知大与小的真实义。凡夫所有的名也是如此,没有真实义(但有某种近似义,近似程度与应用环境有关,有时完全相反)。
所以《道德经》第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名只是假名,近似名(有时完全相反);老子说“道隐,无名”,(41章)无名才是本质,无名才是大实话。老子区分无名和有名如此认真,是因为看到名都是近似,是假名,不可执著。
这是华夏智慧的超越性所在。西方哲学没有展开无名和有名区别的探索,也不知道区别的伟大意义。这是西方认识论的明显缺陷。现代语义哲学的兴起,才发现语义与真实之间有巨大区别,有时足以误导世人的思维。
第二段经文: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我道大”有究竟地和现实地的区别。现实地的“我道大”是指前几章的谦下不争。所以这里说“我有三宝”,有现实所指,在世人看来谦下不争是无法企及的。三宝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佛教的三宝是指佛法僧,但翻译中的三宝名称来源于《道德经》此句经文。三宝、四大都是借用老子的术语体系。
一曰慈。老子把慈悲心列为三宝之首,说明老子深知凡夫不是真凡夫,凡夫的内心深处蕴藏了慈悲心,这颗慈悲心是可以唤醒的。慈悲心又称大悲心,观世音菩萨以大悲心深入佛教徒的心中,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称颂最广的名号。
可见慈悲心、大悲心是最深刻的人性,是生命力的基石。铁石心肠被视为人性丧尽。庄子着重宣说悲心。“嗟乎!我悲人之自丧者,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后而日远矣。”
(徐无鬼篇)为丧失自我而悲伤者是世之贤士,为贤士而悲伤者是修道士,为修道士而悲伤者是大宗师。庄子三悲是贤人悲、圣人悲、真人悲。真人是大圣人。老子慈,庄子悲,慈悲不二。老子的慈含有悲,不能单解读为慈。
老子说“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31章)面对人世间战场的胜者和败者,老子只有悲哀,只有哭泣。这是对生命的悲哀,对生命的哭泣。对阵亡者丧礼处之,只有哀悼阵亡者的灵魂才能稍稍宽慰。
此处经文的“慈”是第31章的“悲哀泣之,丧礼处之”的延续,是重宣此意。《道德经》是一位无心道人的教言,清静自守,语言含蓄,但第31章无疑是悲心大爆发,能够听到大宗师的嚎啕大哭,这是慈悲的哭声。
到了本章,老子的心已经恢复清静,语气平缓的说出三宝教言,三宝中慈悲无疑是第一的。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亦次之矣”。没有慈悲心的生命就是心死的生命,这是最可悲哀的。慈悲心是生命活着的第一特征。
二曰俭。王弼注:“节俭爱费,天下不匮,故能广也。”俭被释为节俭,是儒家理念之一。俭与啬同,“有而不用”。啬是啬法,特殊修行方法。华人家族有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唯有啬法可破。今天华人已经富裕起来,啬法尤其珍贵。
俭即啬法,勤俭持家是儒家几千年的传统,可见也是道家的传统,道家的啬法超越普通的勤俭持家,是从心上弃绝欲望,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欲无欲”,这样持家则万代不绝(祭祀不辍)。老子把欲望当做罪恶,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46章)这与此段经文的“俭”是同一教理。
俭,帛书乙本作检,那个是正字?由于帛书出土,产生更多的文本争议,但也获得了不少古典的原始信息。老子时代离甲骨文造字时代并不远,大约500年-1000年。造字时代的用字特征依然十分显著,即同音假借和一字多义,那个时代的文字引申义比现代更广。检即自我检束,戒律清净。帛书此“检”很有价值,可摄从。
【文字引申义有内在规律,文字引申学需要专业研究。这门学问可以列入大学教刚】从帛书《道德经》得出一个结论,假借不仅是因为文字缺少,而且是一种修辞手法,善用假借是秦以前文化精英展示才华的一种方式。
汉代以后文字趋于稳定,假借现象几乎绝迹,留下少量几个(假借二字就是例证)。知道文字语言学的这一发展规律,可以更好的看待《道德经》的不同文本的异同和老子真实义之间的关系。钱穆指出“厌”(72章)是双关语,实际上《道德经》中双关语不止一处,而是多处。
从语义引申学可以得知,俭与检是双关语,是老子的修辞手法。俭是本字,但暗含检义。检即自律,以检自律,戒律清净。因此不能说“俭”错了,也不能说“检”错了,但“俭”是本字。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概括说即“谦”或谦下不争,六祖说“常怀下心”,又说“和光接物”,六祖不识文字,但契悟《道德经》敬意,真实不可思议,按照六祖慧能的开示,学人对老子的“下”(后)有更深的契悟,是接引众生的悲心,恭敬世人,甘为仆人。此句经文是总结第7章“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61章“大国者下流”、“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第66章“圣人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的谦下不争教义。学人疑惑上章圣人有“欲”,此章立即予以清晰定义。
“不敢为天下先”一句把前文的疑惑彻底破除,老子不给后人一点疑惑处。严遵本“天下乐推而上之,而不知厌”的文本与此句经文珠联璧合,天衣无缝,文意极佳。经文是对现实地君王争夺天下的呵斥。
三宝“慈、俭、谦”与儒家理念似曾相识。南怀瑾反复说华夏文明的特征是儒道同源,德经部分老子关注命题与儒家关注命题越来越一致,尤其从第54章开始,这显然是有意安排,是《道德经》的宗旨之一。
道与德二大主题,道是究竟地,德是现实地。凡夫心不能感知道的存在性,但可以感知德的存在性。马祖道一说:“借心显色,借色显心。”老子是借德显道,借道显德,最后道德互显,道德不二,究竟地和现实地完美结合。
第54章以后,关注老子所用名相(术语)与儒家何其相类。帛书严遵坚持要把德经置前,也是想从现实地起修。但不符合“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的根本教义。
慈与仁慈的关系。慈是慈悲,也是仁慈,儒家更赞同仁慈,佛家更赞同慈悲。三宝以慈为第一宝。河上公注:“慈,爱百姓若赤子。俭,赋俭若取之于己也。执谦退,不为倡始也。”河上公以仁慈解读老子的慈,后文“不敢”句注:“以为仁,故能勇于忠孝也。”
此句完全把慈与仁慈、勇于忠孝合解,显然河上公此注更多的融入了后期儒家思想。但从老子“天地不仁、圣人不仁”(5章)、“绝仁弃义”(18章)等经文看,慈与仁不相等。老子的慈显然以慈悲为宗,不是以仁慈为宗。
从“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经文看,慈就是慈爱和悲心。仁慈并不是老子的三宝,更不是三宝之首。仁慈依然是上位者恩赐的慈悲,不是人人内心本具的慈悲。
此章虽说三宝,但中心就是一宝:慈悲。其他二宝是从属于第一宝的,俭和谦下不争是护卫慈悲的,如同二大护法。慈悲在主神位,左右是俭和谦下。谦下不争是前几章一直宣说的正法。
第三段经文: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世人之勇是不避白刃,老子之勇是慈悲。世间有不避白刃的勇士,但以济世救人的慈悲情怀应世的圣人极为罕见。前面说“是以圣人犹难之”,慧可立雪断臂,为法忘躯,佛陀在因地饲虎,都是真正的勇。老子把圣人称为大丈夫,佛经把佛陀称为大雄,都是称叹其神勇无比。
经文:慈故能勇。老子宣说修道士是需要勇气的,只有无畏者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此句经文即使重宣慈悲的教理,又是宣说勇的重要。孟子说“仁者无敌”,老子说:“慈悲无敌”(大意),慈悲的力量更胜。老子知道大觉圣人之真正的大雄,勇猛无比,迎难而上,这就是“圣人犹难之”。后人把“犹难之”解读为“看得很难”,真实义是“迎难而上”,决不躲避。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应为死而不已),不亦远乎?”这是仁者之勇,子路就是个儒家武士,后来死于卫国内乱。子路本来可以脱难,但为了保持儒家武士的气节,即使主人死了,依然应为主人战斗至死。但从人类文明的伟大事业来说,真正的武士是慈悲者,舍身忘躯,践行慈悲的伟大教理,济世救人。
第27章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以善法、妙法救人,使恶人逆转为善人。“慈故能勇”一句,更说明济世救人需要慈悲心,需要大丈夫的无畏精神,义无反顾,践行不息。
经文:俭故能广。广有广大无边之意,又特指前文的大国之广和江海之广,文意是前后相通的。注释家如果能够关注前后章的一致性,这样更清楚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好理解经文。俭含有“损之又损”的精义,不奢费只是粗意。帛书“检故能广”,戒律清净严谨,可以行广大愿。
经文:不敢为天下先。此句再申圣人内心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起心动念都以道为准绳,不敢妄为。萧天石《道德经圣解》认为“敢”字衍,不知“不敢”所包含的圣人的自律。
“不敢为天下先”再次重宣《道德经》谦下不争的宗旨,对于假圣人是极大的呵斥。老子时代的齐国田和一族出了很多假圣人,外行仁义,内窥神器,二百年后,终于取代姜姓齐国,成为田氏齐国。
庄子在《胠箧篇》中呵斥了田氏这类假圣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就是指的田氏家族假仁义盗齐国的历史。“窃钩者死,窃国者为诸侯”,庄子可谓一针见血。老子“不敢为天下先”既是对圣人心法的宣说,又是对假圣人的棒喝。
经文:故能成器长。王弼注:“唯后外其身,为物所归,然后乃能立成器为天下利,为物之长也。”第7章老子曾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上章再次宣说“下之、后之”的谦下不争教理。
老子前面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后人以为“器长”就是“官长”,实际上“器长”不是官长,器长是众器之长,是众父的别名,官长是人间的一官半职,二者相差极大。老子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官长是朴散之后的碎片,圣人慈悲而用之,才为“官长”,这是世人的俗称,老子不屑而用之。器长则是圣名。
第四段经文: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严厉的呵斥来了。今天所见的人间“官长”,内无慈悲心,外为私利而逞勇;内无俭约心,外面却想扩大国土(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内无谦下之心,外面却要天下膜拜。
一句话:必死无疑。至此,前章“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的经义完全开显,根本没有圣人“欲上之、先之”的目的心。这是《道德经》分为81章带来的弊端,上下文本来是不可分割的,一旦分章,注释家就会按章解读,难免割裂原本完整的经义,断章取义此之谓也。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断章取义”。帛书没有分章,严遵分为72章,河上公、王弼分为81章。81章的分章确实有利于深入研读《道德经》,使学人减少了很多难度,这不应改变,但注释时应该注意到有几处分章是很勉强的,不能因为分章而割裂经义。
第五段经文: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此段经文第四次重申慈悲的伟大价值,俭和谦的二宝不再重申。慈悲的伟大力量是攻防兼备,战则胜,守则固。慈悲心可战可守。老子这里是以战争为喻。慈悲是人类文明第一力量,无坚不摧,不可战胜。
此章开始,连续三章都谈到了战争(30、31章也谈到了战争),很多人把《道德经》看成兵书,就是源于这里。历史上出现了很多道家军事家(范蠡、乐毅、张良、诸葛亮、李泌、刘基等),他们都是第一流的军事家,而且是功成身退的典范。
道家学说前期主要靠乐毅家族传承,汉以后靠张良后人传承,河上丈人则是民间传播的途径。老子后文说,最不可战胜的军事力量不是武器和军队,而是慈悲的力量。这是老子以战争为喻的原因,老子不是要人们把《道德经》当作为兵书来读。
兵书中最珍贵的是《孙子兵法》,孙子把道看得第一重要。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国语》说:“国之大事,唯祭与戎”。
现世国家的二件大事是祭祀和军事(信仰和保家卫国)。孙子进一步说兵法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五事中前面四事就是老子的四大,将是主将。
孙子说:“道,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生,可以与之死,而不畏危。”老子说慈悲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孙子的“道”即是上下同心,只有慈悲才能上下同心,“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就是上下同心之故。
第六段经文: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这是第五次重申慈悲的不可思议的力量,这是关于慈悲最关键的一句话,也是《道德经》中最关键的一句话。人类需要慈悲,人类文明需要慈悲,只有慈悲,人类文明才有未来。老子在25章三次重宣人为大,人与道同样大。
此章老子五次重宣慈悲的伟大,可见慈悲在道家价值体系中的无比重要性,学人不可轻忽。《道德经》虽然以道为宇宙之本,但天的崇高地位并没有降低。“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二句经文有三大含义。
一,天依然具有审判的权力,这是华人远古流传下来的原始信仰。后文“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更加说明老子继承了华人先祖的尊天的基本价值观和信仰。儒家重视祭祀,郊祭就是祭天。“戎马生于郊”(46章)不是指戎马产驹于郊区,而是产于郊坛(天坛)。
天法道,具有审判权力的天不是无法无天的天,而是惟道是从的天。民间信仰认为雷雨闪电是天行使审判权力的形式,天打雷劈形容天在惩罚恶人。民间骂人有“你这个天杀的”,还是几千年以前留下来的原始信仰。老子经文重申了民间的原始信仰。
二,天会拯救人类,当人类遭受大灾大难时,天会保护人类,尤其保护善人。
三,天保护善人的方法是赐予一颗慈悲心。有些世人具有更多的慈悲心,以为是自己的软弱,其实这是天赐予的,是天就世人的见证。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和“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二句经文对照起来读,完全能够体会老子并没有违背祖先的原始信仰。社会的有序性需要天的惩恶扬善的功能。
散文诗译文:
修行者啊!
我现在宣说远古证悟者的三宝教法。
天下人都说我的道太宏大、太崇高,
不像世人所见任何一物,
不是狮子,不是雄鹰,不是其他。
我如实宣告,
因为道太宏大,太崇高,
如果像肉眼中任何一物,
道早就成为渺小之物。
远古大宗师传给我无上的三宝教法,
修行者应该持守不失,
不使它受到一点染污。
第一宝就是慈悲,
第二宝就是无欲,
这也就是清净的戒律,
第三宝就是不敢为天下先,
就是常持谦下,和光接物,
甘愿成为众生的仆人,
期待众生生起一颗善心。
慈悲心才能成为行道的勇士,
清净戒律才能广行道行,
谦下接物才能成为众器之长。
今天世人舍弃慈悲却想耀武扬威,
舍弃清净戒律却想横行天下,
舍弃恭敬谦下却想作为万民领袖,
他必死无疑了!
慈悲是无敌的,
慈悲用于残酷的战争,
则会因士气高昂而战胜敌人,
慈悲用于坚守则坚固无比。
上天将要拯救一个人,
则一定在他内心安放了一颗慈悲的心,
慈悲代表上天的眷顾。
道德经散文诗是意译,以求义理贯通,文句不一一对应,唯有以心印心,会契证悟者心法为指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