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优美的哲理散文,静心品读…… 转载
1 、不完而美
刘墉
劝说朋友,话不必说尽,只要心领神会,便当止住,否则就是啰唆。
亲朋小聚,饮不必求醉,只要快意,便当止住,否则就是酗酒。
做文章,句子不要太显,诡文而谲谏,寓言以讽喻,点景以生情,意味更见深长。
绘画,笔墨不必过周,以拙为巧,以空为灵,含不尽之意于画外,境界更见幽远。
话到七分,酒至微醺,笔墨疏宕,言辞婉约,古朴残破,含蓄蕴藉,是不完而美的最高境界。
2、崇高
梁晓声
我之所以确信崇高是人性的本能,乃因在许多灾难面前,恰恰是一些最普通的人,其人性的升华达到了最令人感怀的高度。
1961年12月17日,巴西某马戏团正在尼泰罗伊郊区的一顶尼龙帐篷下表演,帐篷突然起火,2500多名观众四处逃窜,其中大部分是儿童。一个农民站在椅子上大喊:“男人们不要动,让我们的孩子们先逃!”他喊罢立刻安坐了下去。
大火被扑灭后,人们发现三十几个人集中坐在椅子上被活活烧死,他们都是农民。
没有谁对他们进行过政治性的空洞说教。他们也都不是教徒,无一人生前进过一次教堂。
3、只有草能代表草
何文
在草原,如果要召开大会,要怎么才能选出草的代表?
什么样的草能代表草?
长得青?长得高?长得茂盛?长得茁壮?叶嬾?茎老?叶多?汁甜?根深?
哪条标准是可以评判草的?
羊喜欢吃的?马喜欢啃的?牛再三反刍的?是由羊来选择还是牛来决定?
能开花的?只长叶的?踩不死的?烧不尽的?旱不干的?涝不绝的?
还是大自然来决定吧。
用冬天将大地初始化,用春风重启,能绿过来的,都叫草。
让草自己代表自己,再组成草原。
4、等级真相
倪匡
不论是飞机、轮船、火车,或是任何有头等、二等、三等之分的场合,都不要做二等客。最好,自然是做头等客,做不了头等,干脆做三等,倒也有心安理得之乐,做二等客是最糟糕的一种处境。
二等客或者會以为比三等客高出一等,其实大谬不然,三等客反而瞧不起二等客:你有本事,早就是头等客了,在我面前神气什么……而在头等客面前,二等客自然就矮了一截,头等客反倒会对三等客客气些。因为本来就已经是三等,三等客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不像二等客,到不了头等,又怕到三等去,只好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头等客、二等客、三等客,当然是一种寓言,想来读者诸君,心中都明白的。
而一个人,不论等级多么高,只要他心中还在念念不忘升级,这个人的等级,始终还是低了一级或许多级。只有当他自然而然地觉得,不必再在等级上企求什么时,他自然而然就到了最高的等级。
不企求升级,自然等级最高。这是许多说来简单做起来极难的事情之一。
5、半杯水理论
林夕
半杯水好,好在不容易给溢满的水弄湿了衣服,像身处经常颠簸的机舱,水只有七成满。半杯水好,好在好比人的胃口,不是你想吃;美食“丑”了,往往只因腹部胀满,而空肚时吃什么都好吃。
“乐观正向积极派”一味追求满,乐于看见半满的杯,而逃避那空的部分,只渴望满,而不满意空。这与一向只知进、不知退,只讲求加法、不研究减法,是同一个路数。半空的杯,半空的心,只有空了才容得下福气云云,是为加而减,不是为减而减;为进而退,不是安于退。如果空下来之后,容纳的不是福气,而是晦气,怎么办?竟不知空着本身已是福气。
说了半天,空泛得很,来点实在的。当你看着自己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表示你够忙,同时你也没那么轻易把身翻过来,享受空闲。享受空闲,也不表示一得了空,就用另外的东西把时间填满。
活着活着,才知道求的不是满,而是空。
6、让自己有趣的捷径
艾小羊
我楼上住着一个耿直妞儿,谈正事儿经常得罪人,但大家还是喜欢跟她一起玩,因为她对旅行深研到了比绝大多数导游精通的地步。
她了解每一个著名旅游景点的日落时间,对于全球明星、名媛、贵族后代开的餐厅、酒店了如指掌。跟她一起出门,你会一边抱怨她的性格,又臭屁又龟毛,但当她领着大家,没有经过漫长的等待与冻成狗的惨痛经历,就看到了北极光,你由衷觉得跟她在一起实在是太有趣了。
她是怎么做到的?提前半年,把全球所有能够看到北极光的地点,画成精细的表格,分析时间、概率,精准地掌控大自然最不可能掌控的那部分。
这么有趣的姑娘,我们允许她身材胖一點,说话耿直一点。
所以你看,你觉得自己无趣,绝不是因为爹妈没有从小培养你的口才,而是你没有在有趣的事情上下功夫。
7、千山万水
陈思呈
妈妈在世时很喜欢唱歌。20世纪90年代初,家庭卡拉OK开始流行,妈妈斥巨资购置了一套,环绕立体声把我家客厅变成个小舞台。高质量的话筒修饰着我们的嗓音,使我们产生错觉:我们唱得真好!
有一天,我在忙碌中突然注意到妈妈总在唱一首歌。她背对着我,面对着墙,反反复复地唱着。我停下来捕捉歌词,听到一句是:央求你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我的外公在我出生之前就去世了。我偶尔听妈妈提到外公,感觉他是个非常有魅力的人。但媽妈从来没有说过她爱外公。开口直言对已经去世的亲人的感情大概是很难的一件事吧,而窥视到她的感情,哪怕是隐藏在歌声中,似乎也让人难以承受。
后来翻看她的歌单,看到这首歌名叫《父亲》,歌曲演唱者的名字我听都没听过。被妈妈反复唱着的那几句歌词是:“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我觉得自己偷窥了妈妈的秘密。一个跟父亲分别了几十年的人,期待着二人下辈子还能相遇,再次成为父女,那大概就是妈妈最幸福的想象。
可是这份理解,作为两个近在咫尺的人,只能通过一句歌词,千山万水地到达。
8、佛光
刘墉
到峨眉山,大家都希望见到“佛光”。
据说看佛光要在天气晴朗的午后,当云雾渐渐由山谷升起,站在峨眉山的“金顶”,阳光由背后射来,可以看见云雾间有一个人影,四周环绕着七彩的光环。
“那不过是自己的影子,被阳光照在云雾上,又因为空气中的水汽,造成彩虹折射的效果罢了。”看完佛光,我对峨眉山报国寺的和尚说。
原以为他会不同意,没想到他一笑:
“可不是吗?众生皆有佛性,人人可以成佛,要得到佛光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
9、手中握刀,不要说话
倪西
日本九州有一位匠人叫川崎晶平,他经营着一家锻刀道场,主要为客人定制专属刀具。
他一年所锻造的刀只有十余把,但每一把刀的价格都很昂贵,一把刀的起价大概在500万日元(约合30万元人民币)。
川崎晶平在锻刀时,衣着整齐,为了防止空气中的尘埃影响刀的品质,还要将大窗关上,只留一扇小窗通风。在这样的状态下,锻造一把刀,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锻刀的时候,川崎晶平全神贯注,并禁止任何人说话,现场只有打铁的“乒乓”声和飞溅的火花。他常说:“刀是有魂的,要懂得敬重。手中握刀,不要说话。”
10、爱的险境
卡夫卡
我爱一个姑娘,她也爱我,但我不得不离开她。
为什么呢?
我不知道。情况是这样的,好像她被一群全副武装的人围着,他们的矛头是向外的。无论何时,只要我想要接近,我就会撞在矛头上,受了伤,不得不退回。我受了很多罪。
这个姑娘对此没有罪责吗?
我相信是没有的,或不如说,我知道她是没有的。前面这个比喻并不恰切,我也是被全副武装的人围着的,而他们的矛头是向内的,也就是说是对着我的。当我想要冲到那姑娘那里去时,我首先会撞在我的武士们的矛头上,在这儿就已经是寸步难行。也许我永远到不了姑娘身边的武士那儿。即使我能够到达,也将是浑身鲜血,失去知觉。
那姑娘始终是一个人待在那里吗?
不,另一个人到了她的身边,轻而易举,毫无阻挠。由于艰苦的努力而筋疲力尽,我竟然那么无所谓地看着他们,就好像我是他俩进行第一次接吻时两张脸靠拢而穿过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