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随响〗第60期 睾丸精原细胞瘤 最常见,同时迷惑性最强!
同声主讲:郭静 老师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份病例:
患者,男性,53岁,左侧睾丸疼痛,短期加重就诊,体格检查:左侧睾丸较对侧肿大,质地偏硬,有压痛;左侧阴囊无明显改变。
超声所见:左侧睾丸外形饱满,似呈结节样改变,大小约4.5x3.6x3.1cm,回声减低不均匀呈片状分布,內见散在多发点状强回声。CDFI:左侧睾丸内血流分布异常,血流增多。
图1~2:左侧睾丸长轴及短轴切面:左侧睾丸外形饱满,似呈结节样改变,睾丸的包膜尚完整,睾丸内部回声减低不均匀,呈片状分布,内散在多发点状强回声。
图3:左侧睾丸内血流增多,但分布杂乱无章。
图4:右侧睾丸声像图及血流均呈正常表现。
图5:双侧睾丸的能量多普勒对比图。
外科医生在综合考虑后,决定给予左侧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
(左侧睾丸)精原细胞瘤,紧邻白膜,未及他处。
结合超声表现,最终考虑为:(左侧睾丸)弥漫型精原细胞瘤,是不是很容易和睾丸炎相混淆?
其次,聊一聊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多为原发性恶性肿瘤,其中以生精小管生殖上皮来源的生殖细胞肿瘤最为多见,约占90%;(题外话:相比之下,附睾肿瘤少见的多,且附睾肿瘤良性居多,约占70~80%,其中以腺瘤样瘤最为多见。)
其中本例所属的精原细胞瘤(Seminoma)占比最高,约占所有睾丸肿瘤的30~40%,其他生殖细胞肿瘤可以统称为非精原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NSGCT),包括四种已确认的基本类型:
①胚胎性癌(原始,未开始分化);
②畸胎瘤(成熟性和不成熟性,分化向胚胎固有结构);
③绒毛膜癌(分化向发育良好的滋养层);
④卵黄囊瘤(又称内胚窦瘤,分化向胚胎外内胚层和中胚层)
对于精原细胞瘤和NSGCT来说,传统的观念认为前者不具备后者的分化倾向,为两者划下明确的界限。然而,如今的观念认为,精原细胞瘤中①经典型可能是NSGCT形成途中的一种前期表现,两者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精原细胞瘤中另一型②精母细胞型,则是该病的一种终末表现,与NSGCT无截然关系。
图6:精原细胞瘤与NSGCT关系示意图。
最后,探讨一下精原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一般多见于青中年男性,发病年龄多为30~49岁,多单侧发病,右侧略多于左侧。在隐睾人群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达20~40倍。
精原细胞瘤一般分三型:①外生型、②内生型和③弥漫型。
其中,外生型往往和睾丸共存于同一被膜内,肿瘤体积较大时,容易被误认为是睾丸,而真实的睾丸却被错认为是附睾。
而弥漫型则基本侵袭整个睾丸,不可探及正常睾丸回声,如本例所示,二维声像图表现类似睾丸炎。此时,需结合患者病史(有无感染、发热)、既往史(既往有无腮腺炎史)、CDFI(睾丸内血流分布情况)等综合考虑,慎重诊断。弥漫型精原细胞瘤多见于隐睾,而本例却在正常位置的睾丸内出现,为诊断之路再添障碍。
精原细胞瘤的超声表现:多形态不规则,有占位感,内部呈不均中-低回声,呈片状分布,内可见点状钙化灶或小片液性区,其中弥漫型往往不可探及正常睾丸回声,而形似睾丸炎,误诊率较高。CDFI:内部血流一般增多或较丰富,很容易将思路带入睾丸炎的歧途,迷惑性强;频谱有一定特点,往往RI<0.5~0.7,这与瘤体内形成诸多动静脉瘘等短路有一定关系。
精原细胞瘤虽为恶性肿瘤,但还算温和(低度恶性),发展缓慢,大多数患者(75%)诊断时肿瘤细胞仅局限于睾丸白膜内。如发生转移,多以淋巴途径转移,累及腹膜后淋巴结,当我们发现同时存在隐睾和腹膜后异常肿大淋巴结时,应考虑有无精原细胞瘤,特别是弥漫型精原细胞瘤存在的可能。
超人们擦亮双眼,让睾丸精原细胞瘤无处遁形!
== End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我是分割线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上图:本期主讲:郭静老师,深表感谢!^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