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老师讲伤寒论,苓桂术甘汤的故事

如果心下有痰饮,诸位看这里,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这个苓桂太甘汤,我们在《伤寒论》有介绍过了,现在又再出来,

心下,就是胃里面有痰饮,胸胁有支满,我,我最平常用的一个概念,这个,我跟老外怎么解释哈?你这个,跟老外说阴阳五行,表里虚实寒热,他不明白呀,对不对? 我说,“你到法院去,看到有天平在那边。”“哎,对呀,我们知道,大家都知道。”你要用当地语言,给他去看病嘛,

我们如果,一个人,病人跑来找你,“医生啦,我头昏得非常厉害。医生告诉我,我中耳不平衡,里面有发炎,内耳不平衡。所以我,我,这个头晕。”那我问他,“医生给你讲了半天,把你治好了没有?”“没有啊!我还是头昏。”那我说,“你找错医生了嘛!”

头会昏的原因
头会昏的原因

头会昏的原因呢,是因为,你把这个symbol,这个标志,法院的公平呢,标志,把它放到人体上面来。这个基座呢,就在横膈膜的地方。当我们有水饮停在横膈膜地方的时候,这个水一晃动一下,上面就会不平衡啦。所以,你看到上面这两个不平衡,实际上是座,基座有问题。

所以中医呢,治疗中耳不平衡,头昏眩得很严重,我们看,我们是把横隔上面的水排掉。他就好了啊。所以苓桂术甘汤就这样来的。

伏苓,桂枝,白术,你看,这三味药,是等量。甘草二。我们用桂枝,这个温药,白术去湿,茯苓去水,甘草,所以辛辣的药,辛甘的药,辛甘发散,这两个药合在一起,为阳。当我们把桂枝跟甘草放在一起的时候,就是阳药了。这就是《神农本草经》。

我们要去谈《神农本草经》。如果说是酸味的药,苦味的药,两个药配在一起的时候,为阴药。白芍呢,味道是酸的,你如果把白芍拿起来闻闻看,你不用去舔,闻得味道,你就知道好像是醋,酸味的。你的白芍没有酸味,那个是假白芍。我不晓得你从哪里来的。白芍本身是酸味。酸味。那你白芍,“老师,我说白芍,如果配合这个,这个葶苈子,很苦啊。”黄芩,黄连很苦啊,就是阴药。

那人体,整个从头到尾就是如何调和阴阳嘛!不管我们是得了什么病,就是如何去调和他阴阳。这就是我们中医的最极限的,极限。所以,到了很高的时候,诸位,就用很简单的药,两味药,两三味药就解决了呀。就好像我讲那个病人阴虚,阳要入阴,好像麻疹,或者是高热的,那个肺炎,我们会用到黄芩跟白芍,一下就把他的热退掉了。就是利用他的阴药而不是利用他的阳药。这里就是温阳利水。

那苓桂术甘汤呢,临床上用得很多。因为它能够行胃阳,又能够行,这个心阳,心脏的阳。所以说像,我们遇到病人呢,有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我们会用到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

还有呢,心脏肥大,心脏动悸,很严重,心脏搏跳的速度很快,或者是心脏肥大。这个是,还有呢,精神病患,跑出来跟你说,“这个,我头很昏。”你看到病人在那边走路的时候,一直在晃,没有办法站得很稳,都是苓桂术甘汤证。

病人呢,还有,过去呢,我们过去治疗耳聋,耳朵聋掉了,但是他的表证呢,还是晕眩得很厉害,都是苓桂术甘汤证。这是横膈膜里面有水,产生的晕眩。

这四味药呢,如果你开茯苓,桂枝,白术各三钱,甘草两钱,你用水六碗煮成三碗,这三餐饭前各一碗,小便通利出来就哈了。

(0)

相关推荐

  • 一个增强免疫力的千古名方

    中医有增强免疫力的方子吗? 这样的方子太多了! 只不过免疫力是现代医学的说法,中医不讲这个词,中医叫正气,增强免疫力就是在扶正. 桂枝汤就是这样一个扶正祛邪的好方子,在内能把正气养起来,在外又能把邪气 ...

  • 中医有名的去杖汤,专治脚弱无力,行步艰辛,静脉曲张

    去杖汤,顾名思义,渴了以后,拐杖都可以扔掉了,可见其神奇的力量. 去杖汤出自<朱氏集验方>卷一,具有和血通络,缓急舒筋之功效.组成是赤芍药六两,甘草一两. 其实这个方子,在<伤寒论& ...

  • 倪海厦老师讲伤寒论,苓桂术甘汤的故事: ...

    倪海厦老师讲伤寒论,苓桂术甘汤的故事: 如果心下有痰饮,诸位看这里,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这个苓桂太甘汤,我们在<伤寒论>有介绍过了,现在又再出来, 心下,就是胃里面有痰饮,胸胁有支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9,30条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1,32条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一.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太阳病,背项胀痛,无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7,28条

    ​今日学习 第27条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有表证之像,但脉是微弱的不浮,说明邪不表,回顾第二十三条,脉微,但是面有热色,身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5,26条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十二.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7,38条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1,22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21条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恶寒者加附子. 太阳病下之后,这是外内夹杂病,因内证明显,外感不显,用了下法.不可能太阳表证用下法. 第十五条也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19,20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19条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服用桂枝汤呕吐 者,为什么用桂枝汤,说明患者是有表证的,用了之后吐了为何,咱们回顾第17条:就明白了. "若酒客病,不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9,40条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大青龙汤发. 这条同上一样用大青龙汤,补充了不同体质产生了不同的症状,同病不同症的个体差异. 太阳伤寒本是脉浮紧,恶寒无汗,身.这里脉却浮缓了,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