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城市 | 解读屈米——在幻想与现实之间

InArchDesign   # 影像&城市 #

日常学习笔记

解读屈米

在幻想与现实之间

分享 | 王小新

▶黑色字:略读 ▶红色字:重点 ▶灰色字:精读

前言

在屈米看来,现代主义建筑危机正是因为建筑正沦为技术、社会、政治的附庸,而只剩下形式主义的驱壳。屈米希望能够把建筑学从这种危机中解放出来,将其提升到一种与数学或是其他科学相同的知识形式的高度,人们可以透过它对世界进行思考。从建筑学本身出发,建立一种新的建筑观。

第一部分

事件、行为、空间

不去争论空间和功能谁决定谁,应该关心的是——因为建筑而发生的事件、人的行为和空间的有效性。

▶事件

是屈米从事许多设计的中心,事件可以说是一件事故、程序中的一个特殊条目。事件包含了特殊的使用、单一的功能和孤立的行为,事件的极端状态是激情的时刻、爱的行为和死亡的瞬间。正是事件点燃了躯体的欲望,“没有事件,也就没有建筑”。事件有它自身独立的存在,在很少的情况下它们纯粹是环境的结果,事件有它自身的逻辑和能量,在文学中,它属于叙事一类。

▶行为

是参与事件的身体运动的过程。行为是对建筑秩序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身体入侵,进入一个建筑,则意味着对精确、秩序的几何性平衡的一种破坏,如奔跑者、打架者和做爱者都参与了对建筑空间的破坏,他们通过流体般或者反复的动作雕刻出意想不到的空间中的身体。建筑只是一个同使用者积极地进行持续交流的有机组织。

▶空间是事件的诱发器

人在特定和空间中会被诱发某种情绪,来自建筑的刺激和人的本能。比如:爱来自于繁衍的本能,也来自于空间中的听觉嗅觉触觉。

▶行为影响空间的性质

空间给身体带来了发生某些事件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约束身体和行为,但单一空间形式下人的活动或者行为关系却是多样性的,人的行为定义了空间的属性,这个属性不是空间设计者的意志。人作为有机体无法严格地执行建筑所规定的功能。

▶人的身体和行为是空间的界定元素

人既是空间的使用者又是空间的创造者,建筑不是人行为的控制着,而是发生事件可能性的提供者。

对于“事件”、“行为”和“空间”这三者来说,它们既是彼此独立的,又是有相互关系的,屈米以此来打破传统的建筑内容,建立新的标准。然而三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在《曼哈顿副本》中,屈米通过“无关”、“互利”和“冲突”这三种关系来解释。

▶“无关”

即是没有差异的事实。当空间和事件在功能上相互独立时,对建筑的思考就不再决定于功利主义,空间有自身的逻辑,而事件也有另外的自身的逻辑。水晶宫和19世纪的大展览便是这样的例子,展览展出了几乎任何物品,从被殖民地时期的稀有丝绸装饰的大象到国际式的火柴盒,这些与空间都没有直接的联系。

▶“互利”

是相互的状态或条件,这其中存在着相互的行为和影响、给予和得到以及联系等等。建筑空间和程序这两者总体上是相互依赖的,并互为存在的条件,在许多时候,使用者的需求决定了建筑的策略(也反过来说这决定于使用者的态度)。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便是这样的例子。在这种关系中,行为和空间之间谁占第一位,谁决定谁,这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它们最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冲突”

则存在于大部分空间中,如在你的厨房中你可以睡觉,也可以打架和做爱。18世纪广场的秩序可以转变成20世纪学生运动的反叛,如此的置换不是没有意义的,这种置换不可避免的是一种对于制度的批判。当曼哈顿的一个工业阁楼转变为一栋住宅时,一个类似的置换便产生了,这种置换的现象不是简单地被理解为戏剧性,而更多的是存在。

▶关于“无关”、“互利”和“冲突”三者之间的关系?

也许我们不必去理会许多建筑师和批评家所津津乐道的意识形态,而应该坚持它们存在的事实。

思考

不确定的人,不确定的行为,不确定的事件,不确定的因素给建筑形态提供不可计数的可能性,然而建筑的形态确定且唯一。建筑终要用形式的语言表达,不确定如何推导出确定?确定能够推导出下一个确定吗?

▶当否认了功能、否认了有用性之后,什么是形式确定更有力的理由?形式的确定需不需要理由?建筑是否应该是一个确定的实体?

第二部分:建筑的欲望

在屈米看来,对建筑来说,有用性不是必要的,建筑是无用的,建筑超出它功能上的标准之外,那就是关于“爱”和“死”,也就是躯体的欲望。而“爱”和“死”这两种身体无意识的极端状态所产生的欲望体验便是“爱欲体验”和“死亡体验”了,这在屈米的先锋建筑理论中则解释为“建筑的快感”和“建筑的暴力”。

▶“建筑的快感”如何体现?

屈米认为建筑满足了人们空间上的期望和体现了建筑上的思想或概念时,建筑的快感便获得了。屈米还认为存在一种殊的快感,这种快感来自于感官上的快感与秩序上的快感发生冲突的时刻。建筑的快感存在于概念和空间的矛盾在兴奋状态中的合并,存在于建筑语言的破裂,存在于建筑元素的崩溃以及规则的超越。

▶“建筑的暴力”如何体现?

在“建筑的暴力”中,屈米则更加激进。“暴力”对那些后人道主义者只关心生存和生产的必要功能需求提出质疑,而支持那些通常认为是消极的和非生产的行为,如奢侈、悲哀、战争、膜拜、游戏和荒谬的性行为。这些关于暴力的概念也表明了对空间功能的不同的阅读,建筑的定义也许存在于逻辑和疼痛、理性和痛苦、概念和快乐之间的相互交错。屈米在这里再一次对正统的功能提出了质疑,那些消极的行为所产生的非常规的空间体验也正是对功能的一种积极反叛。

历史上

▶未来主义者

提出要捣毁图书馆、博物馆和学院等那些代表过去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并如同坟墓式的东西,他们赞颂革命之美、战争之美以及现代技术和动力之美,而创造世界唯一可做的便是破坏和战争。

▶达达主义者

对传统、前提、准则、逻辑基础、秩序和审美概念这一切进行歇斯底里地反抗,他们认为理智和逻辑导致了世界战争的灾难.,拯救灾难的途径不是艺术,而是政治作为。

从事建筑先锋理论创作的屈米,也流露出一种类似的叛逆,表现在他对建筑中理性和秩序的物质原则的彻底的挑战性姿态,以此来唤醒建筑空间中的无意识领域层面的躯体活动,就像屈米的一句惊人口号,“为了真正欣赏建筑,你可能需要制造一起谋杀”。

▶实际上屈米并不是真正地想要提倡一种所谓血腥的暴力,他只是试图引发个体和空间之间能产生一种类似暴力般强烈的关系。

第三部分:曼哈顿脚本

▶屈米对传统制图法提出了质疑。

屈米认为传统的建筑语言局限了思维,通常建筑师所使用的再现方式:平面、剖面、轴测与透视变成了建筑学的牢笼和限制,将建筑学演变为一种金字塔式的思考。任何跨越这种限制提供其他建筑解读方式的企图都要求质疑这样的语言传统。因此.他把《曼哈顿脚本》作为他对于自己新的建筑学定义和理论构架的纸上实践方式。

▶在《曼哈顿脚本》中屈米要做的就是将人的体验加入到建筑思维之中。

《曼哈顿脚本》包含了4个脚本,不同再现方式的并置.使它带有电影导演使用的分镜头剧本的感觉。

下面以前两个脚本为例。

“公园”

▶第一幅是一张照片描述了场景/动作/事件;

▶第二幅是一个公园平面的局部,与照片的提示一起构成了空间的描述(但一些平面也经过了叠加的操作);

▶第三幅描述了一些轨迹与照片的提示构成了对运动的描述。

从纵向看可以理解为三列序列分别描述了事件、空间和运动的时间变化。在线性方向上完成了一个蒙太奇的叙事:公园里的追逐、谋杀、逃跑、调查、追捕。

“街道”

▶第一幅是照片.

▶第二幅是一张建筑剖面.

▶第三幅是建筑的底层平面以及运动的轨迹。

它同样以建筑语言的蒙太奇完成了一次叙事城市中的游荡相遇跟踪、相爱直到互相伤害图。

屈米将这一系列故事解构,却呈现出了一种迷离感与流动性的阅读体验:你在阅读一个故事,它却并没有完整的架构,而是由事件、空间,以及运动构成的瞬间, 而故事又环环相扣,引导你去思考,因为完整性的丧失而迷惑不解。

编辑 | Van_Kafka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