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国勇|小焦鱼汤(散文)
当大街上摆满了胡辣汤的汤锅时,只有小焦鱼汤独立在街头,显得那样的桀骜不驯,吸引了众多食客的目光。其实,小焦鱼汤和胡辣汤还是近亲。小焦鱼汤、胡辣汤的食材大都是粉芡、细粉条、黄花菜、木耳等组成,称之为素汤。在素汤中添加胡椒、辣椒调制出麻辣的味道后,才可以称之为胡辣汤。在小焦鱼汤的汤锅边大都摆放着一只盛放着小焦鱼的柳编筐子,摊主会在盛满一碗素汤后,顺手从柳编筐子中抓一些小焦鱼放进去,一碗小焦鱼汤就隆重地登场了。
柳编筐子中的小焦鱼长不过寸许,被一层薄薄的面浆包裹着,油炸后呈现出微黄的色泽。放进嘴里上下牙齿轻轻一咬就变成鱼沫,瞬间充溢口腔。此时,你根本无法用舌头感觉出哪些是鱼骨头,哪些是鱼肉,只知道满嘴浓郁的鱼香。也就是几秒钟的时间,这种鱼香开始向咽喉浸润,让你不由自主地吞咽下去。没有鱼骨的突刺感,没有鱼肉的腥味儿,能感受到的仅仅是温顺的舒畅,如流水一般,慢慢地流过咽喉,流进五脏六腑。一股神奇的力量先是在丹田之处汇集,然后慢慢地向全身散开,犹如经过了雨露滋润的花朵,悄悄地开放……
喝过小焦鱼汤,食客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同时,他们也会说不就是把小杂鱼放进油锅里炸一下嘛?这么简单的工艺,我们也能做。其实并非这么简单。因为,只有淮阳县城城湖里出产的“鲤马猴子”小杂鱼才可以油炸成骨酥肉焦的小焦鱼,其他地方生产的小杂鱼则无法达到这种风味。据说这种神秘的“鲤马猴子”小杂鱼是由草籽孕育而来,身长一寸有余,身材苗条,细细长长的样子,通体透亮,条条肋骨可见,根本看不到鱼肉的存在。“鲤马猴子”小杂鱼的鱼骨很容易被油炸至焦酥,完美地和素汤搭配在一起,成就了淮阳小焦鱼汤的美名远扬。
除了“鲤马猴子”小杂鱼,淮阳县城城湖内还有很多其他品种的小杂鱼。比如虾虎鱼,和“鲤马猴子”小杂鱼比起来身材较粗,并且头部更粗,两只眼睛突兀出来,如悬在体外的样子,颜色是土黄色,极像幼小的石斑鱼;还有一种小杂鱼叫麦穗鱼,体型修长像只麦穗,样子比较凶猛,不像“鲤马猴子”小杂鱼那样过着悠然自得的日子。鳑鲏是小杂鱼中最常见的,扁扁的身材,大肚子,摆动着尾巴游,没有“鲤马猴子”小杂鱼游得快,不过,这种鱼味道较苦,油炸后也无法去除苦味,不受人们待见。除了这三种小杂鱼之外,淮阳县城城湖内还生长着泥鳅、沙里趴、小鲫鱼、小草绳等长不大的鱼。当人们捕捉“鲤马猴子”小杂鱼时,偶尔会有另类的小杂鱼误撞进网,会被毫不留情地扔掉。
常言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同样的道理,淮阳小焦鱼汤好喝,“鲤马猴子”小杂鱼同样难捉。明明看到一群“鲤马猴子”小杂鱼在湖岸边游动,走近看时,脚步声稍大一点,它们就会被惊扰,一头扎进那些茂密的水草中不见了踪影。捉“鲤马猴子”小杂鱼,要用独特的捕鱼工具捣罾——三角形的罾架是经炭火烧灼变软的竹竿拿捏成的,上面蒙了一层塑料纱窗。捕鱼时,把捣罾敞口处对准了“鲤马猴子”小杂鱼藏身的水草边缘,再用木棍搅动水草。受惊吓的“鲤马猴子”小杂鱼就会慌不择路地从水草中蹿出,钻进“张网待捕”的捣罾中。
小时候,走在淮阳县城城湖的岸边,随时可以看到湖岸边浅水里的小鱼熙熙攘攘,也经常看到手持捣罾的捕鱼人在捕捉“鲤马猴子”小杂鱼。那时候从没有想过生态保护的问题,只想着草籽孕育而来的“鲤马猴子”小杂鱼怎么也不会被人类吃绝种。如今,因为生态保护的原因,城湖边很难看到捕捉“鲤马猴子”小杂鱼的人了。不过,小焦鱼汤的生意依然红红火火,不仅仅遍布淮阳县城的大街小巷,一些有眼光的生意人还把小焦汤店开到了省会郑州。这让我每每喝小焦鱼汤时总会思考一个问题:城湖里没有了“鲤马猴子”小杂鱼,汤中的小焦鱼从哪里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