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退休大爷创业,靠着做“老天爷”的生意,一年赚20多亿
文:小娜
说到创业,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年轻人做的事情。毕竟年轻人经得起“折腾”,年轻人的试错成本非常低,如果一条路失败了,还有机会走另一条路。然而,如今那些经常活跃在富豪榜上的“企业家”却都是在中老年阶段开始创业的,如宗庆后、任正非、陶华碧、柳传志等。还有这样一位“好企业家”,比宗庆后创业较晚,他就是“伞王”王斌章。

浙江淡竹在土壤中生长6年后,经过劈青、蒸竹、晾晒、拉丝等18道工序制成伞柄。然后通过三维建模,推导出最合适的伞骨曲率,并用手工制作伞面。一根坚硬而柔韧的竹子,从此脱胎换骨,成为一把古朴又实用的雨伞。
这把兼具传统魅力和现代科技的雨伞曾荣获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设计奖、红点设计奖、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设计奖等,这些奖项被称为“设计奥斯卡”,获奖者不是意大利人或法国人,而是一家中国公司“天堂伞”。

一直以来,伞业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散、乱、小”的夕阳产业。国内雨伞企业有2000多家,但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有300多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40多家。而一把小天堂伞占据了全国伞业80%的市场份额,年销售额24亿元,销售额连续十多年保持20%的增长。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家稳居中国雨伞行业前列的企业,竟然是由一位退休老人创办的。
王斌章生于1924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王斌章吃了不少苦,但他也学到了很多生存技能,凭借自己的雨伞制作能力,他成功进入了杭州一家雨伞厂。

王斌章自然对一些机械的东西感兴趣。于是他逐渐成为了工厂的技术专家。几十年来,王宾璋从一名普通工人变成了一名高级设计师。由于其科学性和精度高,他的制伞设备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引起了上海飞机厂技术人员的关注。
1984年,社会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也是在这一年,60岁的王斌章正式从杭州伞厂退休。与其他人不同的是,退休后的王斌章并没有选择悠闲的生活,而是准备创业。

可以说,王斌章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和伞打交道的,所以创业时,他自然选择了伞业。当时,王斌章只花了2000元,就在当地开了一家小的制伞作坊。事实上,那是一所设备简陋的房子。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王斌章创立了现在著名的天堂伞。
你知道,当时杭州伞厂和西湖伞厂已经是全国有名的大企业了。很少有人对诞生在巨人阴影下的天堂伞持乐观态度,而王斌章决定做些不同的事情。他开始在质量上下功夫,走高端路线。毕竟质量过硬,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凭借几十年来积累的技术经验,王斌章设计出了高品质的雨伞。当时市场上雨伞的价格只有两三元。因为价格是同行的几倍,一开始销量并不好,但经过不懈努力,天堂伞靠着良好的口碑成功打开了市场。
天堂伞的生意越来越大,但是假货也层出不穷,这对天堂伞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但这也让王斌章下定决心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他不断改进制伞设备,最后造假者赶不上天堂伞的步伐,很快,假冒伪劣产品现象逐渐淡出市场,天堂伞的渠道也越来越大。到2015年,天堂伞销售额达到20亿元,居行业领先地位。然而,也正是在这一年,王斌章结束了自己不断奋斗的一生,以91岁高龄辞世。

人们普遍认为,天堂伞的质量是好的,而要树立这样的品牌意识需要很长时间,良好的信誉也将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这也给很多企业提供了参考。作为一个企业家,王斌章是一个晚熟的人。他依靠一把小伞,在这个“夕阳产业”中创造了不亚于高科技产业的利润,一针一线地成就了中国的伞王国,这是一个奇迹。

如今的天堂伞也紧跟时代潮流,制作了许多符合年轻人审美标准的伞。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看天堂伞在未来会焕发出怎样的活力。
(本文系尔东商业观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于百家号尔东商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