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之形|不同材质造像与禅意溯源(多图详解)
佛之形像,广义含菩萨、罗汉、明王等,其像虽有雕塑像、画像(绘像)二种,然仅雕塑像称佛像,画像则称图像。
▲释迦牟尼佛像 漆金彩绘紫檀木雕
▲明 紫檀观音菩萨像
印度古代认为雕画佛像乃是冒渎神圣之事,故山琦等之古雕刻,仅止于以佛法、菩提树、佛足迹等标记象征佛。其后,随大乘佛教之兴起,佛像之雕刻始盛行,故诸大乘经典中有甚多关于造像因缘及其功德之记载。
木雕
▲辽代 彩绘木雕佛像
▲北宋 木雕协侍菩萨
木雕到商周,已出现施漆、镶嵌、雕花等装饰技术,到战国时期,盛行漆绘木雕枝术,存世有出土女俑可窥見当时水平。
▲明代 阿弥驼佛像 木造原彩
▲清 文殊菩萨像 木雕
石雕
中国古代石雕佛像可以影响人的观念,石雕佛像的神奇力量就在于此。石雕佛像是供人们拜祭的大型佛像,因此建造古代石雕佛像需要用大理石的石材,经久不衰,不易风化,耐腐蚀,保存时间长等特点。
▲北齐 佛头像 石雕
▲三世纪 犍陀罗 美国史密森机构博物馆
佛教徒修佛法的方法之一叫做观佛。观佛不仅仅是看石雕佛像,还要沉思默想,通过观佛想象佛的崇高,就可以缩短与佛的距离。观佛有助于净化自己的心灵,人们在物质生活有保障之后,会转向更高的精神追求,促进中国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的发展。
▲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
鎏金铜
铜佛像一般是指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可移动的佛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始见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
▲元 弥勒菩萨立像 铜鎏金
▲17-18世纪蒙古 弥勒菩萨立像 铜鎏金
到民国时期,乃至现代的港台、东南亚地区,鎏金铜佛像仍在普遍使用。鎏金铜佛像的种类有若干,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母度等。
▲清 十一面千手观音菩萨 铜鎏金
▲北魏 弥勒佛立像 青铜
图像
佛像画有纸质、布质、和金属的。纸质佛像画的发展时间最长,一直沿用到现在;布质的佛像画也沿用已久,是纸质佛画像的替代品;金属佛像画,才是现代应用,还没有很大的应用范围。
▲明代 吴彬《达摩图》
▲张大千 《观音大士》
人不能孤独的活着,不管是处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都需要满足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精神需求,都需要返照自身,去思考、印证和表达。
▲倦勤轩藏
▲倦勤轩藏
倦勤仰前辈之高标,通过对中华雕刻艺术文化的追根溯源和对禅佛文化的研究,以木质为表现载体,融合前代先贤之造像技艺,将禅意人物的形象具象化表达,寻脉千年,用作品体现雕刻背后的文明,用刀工刻录题材内蕴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