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教育改革的契机什么时候成熟?

虹野:教育改革的契机什么时候成熟?

文/虹野

日前湖南沅江优秀生弑师事件引起教育界以及其他各界人士关注和广泛讨论,同情老师者有之,可怜孩子者也有之,但是更多人却是迷茫于教育怎么了?过去不乏学生殴打老师、弑杀老师的事情,但是这些学生大都属于所谓的“差生”,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这些差生殴打老师的恶劣行为正是没有教好的结果,似乎印证了教育在当前的模式上做的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差生”的教育。可是当我们眼中的“好学生”出现了弑杀好老师的行为的时候,我们似乎无话可说了。按照目前的教育标准来看,“好老师”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好学生”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学生和老师都在最好的轨道上前进,可结果却“翻车”,这究竟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有人认为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孩子们太过宽松,使得未成年人对违法犯罪行为没有威慑力;有人认为孩子们学习压力过重导致心理扭曲;也有人认为辱师、弑师是偶然事件不必过于解读……所以目前对于沅江弑师事件社会上也大致有三种观点,一种是加快《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形成一个对未成年人犯罪有威慑力的法律体系,为教师营造一个安全的教书育人的环境;一种认为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也有不少人认为当前我们的基础教育远远超出英美的基础教育,故当前教育环境并不需要太大的改变,辱师、弑师只是偶发事件不足为虑。

仔细思考,这三种观点其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维持现有的教育生态不改变的情况下,对师生关系进行微调,或心理疏导、或加强威慑力、或维持不变。但是三者似乎又都认为当前的教育生态确确实实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压力,但是对学生抗压的界限又无从判断,只是应试教育的压力在不停的挑战学生的抗压底线,有“愤而反抗”者,也有消极逃避者,也有顺从应对者。

对于庞大的教育生态来说,我们几乎不可能用所谓的“休克疗法”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取而代之,以至于不少人在看不到教育生态有“天翻地覆”的变化的时候,放弃了对教育生态微环境做力所能及的改变,甚至抵触任何对教育有所改进的建议、意见。诚然,当前我们的教育系统是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当前的教育体系为社会发展和千千万万个家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不得不说,没有哪个教育系统是完美的,无论是英国、德国还是美国的,我们的教育系统也不例外,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是围观的问题,有些问题是宏观的,甚至可能是结构性、系统性的问题。好学生弑杀好老师,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偶发事件,结合日益增多的辱师事件和日益紧张的师生关系来看,却又是一个结构性、系统性的问题。我们的教育需要思考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是否还能作为“好学生”、“差学生”的标准,固步自封的知识本位教育、把学生当做学习工具的教学、把教育当做选拔与淘汰的考试似乎都要反思。

这些反思很多,宛若程序中的bug一样,改变起来却很困难,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去更新这个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我们需要我们的大学不依赖于客观的知识来测试学生当前的知识基础和适合学习的专业,甚至未来发展的潜力。目前我们的大学还不具备自主招生的技术,如果全部放开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只有大学拥有了先进的评价和诊断学生学业水平和发展潜力的技术且过程客观公正的时候,高考改革才会迎来真正的契机。

我们要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学校教育界需要与社会接轨,不能把学生的创造力仅仅局限于学术方面的创造力,而是需要培养学生在各种劳动中的创造力,这点有点类似于“工匠精神”。而这要求我们拥有一个能够拥有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娴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

培养一批热情、具有敏锐观察力的老师队伍,离不开和谐、温馨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校微生态。这与呆板、谨慎以执行命令为主的行政管理格格不入。

为了满足不同个性化的学生的发展需求,大学还需要打破“千校一面”的局面,能够让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个系统的改进,需要很多人同时做自己的优化,当前批评和谩骂等情绪化的释放比较多,但是对自己的优化比较少。应试教育系统问题不少,如若教育管理者下放权力给学校、学校提高服务意识让高校以及老师参与更多社会服务,教师提高自己的学识带动学生一起成长,时机成熟了,自然而然就改变了。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0)

相关推荐

  • 顾虑重重的老师

    顾虑重重的老师 作者:李广生 顾虑重重是教师群体的特点,这几乎是人尽皆知的,探讨这一话题的目的当然不是鼓励教师走向另一个极端--胆大妄为,而是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并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解析而更好的理解教师. ...

  • 学分互认推动学习新常态建设

    杨三喜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241号(教育类109号)提案答复的函,就<关于改进高校网络教学工作的提案>进行答复.答复表示,教育部将积极推动高校间学分互认 ...

  • 每一个问题都是教育的契机

    每一个问题都是教育的契机     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教育的契机.作为老师,当发现学生行为习惯或者其他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不应该感到烦恼,更不应该感到不耐烦,而应该想到每一个问题都是教育的契机,它 ...

  • 专栏:找准契机,积极改善班级生态

    如果一个班级的生态状况不尽如人意,总是有原因的.或者是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生态创造上缺乏专业能力和情怀追求:或者是班级班主任-教师更换频繁,而不同班主任-教师的理念.风格和行动又缺乏一致性:或者是班级里 ...

  • 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契机

    石鸥.段发明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解与实践中,有个问题成为人们担心改革.怀疑改革,甚至对改革的基本判断依据.这就是:课程改革虽好,但对教师的要求高,唯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实施.而目前我国教师整体素 ...

  • 当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时

    (1358) 当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时 问题是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元素,也是师生之间进行学习内容交流的主要方式.然而在实际的课堂上,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当老师满怀信心抛出一个问题,提问学生的时候,偶 ...

  • 把每一个问题变成教育的契机

    把每一个问题变成教育的契机     读完李西贵老师的著作<面向个体的教育>后,有一个直观感受就是我们老师要善于把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问题变成教育的契机.     学生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由 ...

  • 再读《虹野:教育怎么变成了教学?》

    虹野:教育怎么变成了教学? 本人无意中看到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对我2016年的一篇文章进行了讨论,再看文章内容恍若隔世,一切都在往非专业的方向发展--故再次转发这篇文章以及校长按语供读者讨论-- [校长按 ...

  • 虹野:离开名利导向的教育评价啥都不是?

    离开名利导向的教育评价啥都不是? 今天看到新闻说"将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不禁开心,高等教育渐回"常识",教授的岗位职责"日渐清晰&quo ...

  • 虹野:孩子受教育就是吃苦吗?

    虹野:孩子受教育就是吃苦吗? 文/虹野 看到一篇文章谈论家教"鸡汤",认为"快乐教育"就是父母最常喝的一碗"鸡汤".作者认为"教育 ...

  • 虹野:不考的不教到考也教不了,教育究竟经历了什么?

    虹野:不考的不教到考也教不了,教育究竟经历了什么? 文/虹野 近日各地体育进中考牵动了许多家长和学生的心,没想到的是,在改革试行地区的课外体能培训班竟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一小时一节课的体能训练通常要 ...

  • 虹野:我们是如何把教育做成“零和博弈”的?

    我们是怎样把教育做成"零和博弈"的? /// 文/虹野 近些天一直网络直播授课,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当然网络直播授课效果不好是意料中的事情,所以在进行直播授课的同时也让学生们组建了& ...

  • 虹野:当代人能实现的一些劳动教育目标不要推到下一代

    当代人能实现的一些劳动教育目标不要推到下一代 文/虹野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一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为构 ...

  • 虹野:世界逻辑日,谈谈家长教育孩子的逻辑

    逻辑日,谈谈家长教育孩子的逻辑 文/虹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9年11月在巴黎举行第40次大会,正式将每年的1月14日定为世界逻辑日. 今天是世界逻辑日,又逢寒假,家长头疼无比的"神兽们 ...

  • 虹野:正确与错误没有边界,教育惩戒也不会有边界

    正确与错误没有边界,教育惩戒也不会有边界 文/虹野 1月22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规则&g ...

  • 虹野: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教师工资就能涨吗?

    虹野: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教师工资就能涨吗? 文/虹野 7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布了关于教育的两件大事:部署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和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消息传出,网上铺天盖地传出教师工资又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