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驱动的独立资产管理是个伪命题

——此文尤其适用于深圳市场上的非标私募资管公司

销售驱动的私募资产管理公司注定永远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因为,这些公司只在乎怎样把产品卖出去,至于卖的是什么,这反而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为了更好地把产品卖出去,要么牺牲项目风控,要么增加销售费用,前者会放大项目的投资风险,后者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

——项目赚不到“设想”的钱甚至亏钱,而公司运营成本又高企不下,久而久之的结果必然是公司撑不住,老板、投资者、从业人员一齐倒下。

债权类项目牺牲风控的最极端体现是放高利贷,签一纸不受法律保护的民间借贷协议,指望着半年一年两年后捞上一大笔,再把捞来的钱滚动式投入新的借贷项目。

假设一切进展顺利,这样的“资产管理”模式轻轻松松就能做到年化百分之五六十的收益,但是,在当前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其实早就已经开始),如上模式几近于刀口舔血,一不小心就满盘皆输。

深圳市场上近段时间“暴雷”的好些个私募资产管理公司,不少干的就是借贷的事,他们哪里预判得到当下不只民营企业还不起钱,连上市公司也纷纷债务违约,甚至某些个老板干脆就自杀了,——他们欠你的钱,找谁要去?

一旦发生如上情况,轻则项目逾期,重则竹篮打水,由此导致的投资者恐慌情绪会让对应的私募资管公司所投的多个项目发生交叉感染,其恶性后果便是遭遇“挤兑”,甚至连正处于运作过程中且进展良好的权益类资产也受到严重的牵连。

——比如,投资者要提前退出五年期六年期的股权项目,你怎么办?退还是不退?退的话,钱从哪儿出?

私募资产管理公司增加销售费用说到底也是为了掩盖风控的不足,有句古话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作为“勇夫”的销售人员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会很自然地将投资者的风险摆在次要位置,他们甚至会在投资者已经拿到足够高的收益的基础之上拿出自己的一定销售费用(提成)对其进行“贴补”,以此打败竞争对手,赢得在客户面前的话语权。

当“返佣”行为成为一个行业的普遍现象,投资者必然会在不断膨胀的贪欲下丧失对“资管产品”的基本辨别能力。

甚至有不少的客户认为:10%的产品收益有风险,15%的产品收益同样也有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回本更快,为何要选收益较低的那个?

——永远不要以为有钱人就不能是乌合之众,就没有赌博心理。

一个纯粹销售驱动的资管市场,卖方在乎的永远是如何快速地把产品卖出去赚到佣金,买方在乎的是赶紧抢到各种“包装”得完美无缺的产品来帮助自己快速赚更多钱。

——这样的市场只有贪欲,绝无理性。

私募行业的独立资产管理,最要紧的是公司的投研团队能否独立,此“独立”又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

第一,你做资产管理这个事,动机上有没有问题?是帮着老板骗一把算一把还是真正想为投资者赚到钱?

第二,你不是骗子,你想为投资者赚钱,但你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是否能从“茫茫大海”里挖掘到合适的投资标的?

有些个私募资管公司,投研团队的道德基因就有问题,谋的是老板的私利,而不是尽可能地为客户赚取利润。

这样的公司,从一开始就给投资者及销售人员布下了天罗地网,到了合适的时机收割客户,抛弃员工,老板自个一口气跑去国外逍遥快活,从此消失不见。

较之道德风险(毕竟不是主流,将来更不会是主流),投研团队的专业度更加事关整个公司的长远发展。

因为,一旦你的投研团队不具备足够的投资能力与眼光,你轻易就会随大流,同业公司怎么投你就怎么投,最后大家伙们一起打造一个过剩的市场,每个参与者连口汤都没得喝。

早些年的光伏,近几年的旧改,大家一哄而上又一泄而归,岂一个“惨”字了得(也有政策的原因)。

未来的资产管理也好,财富管理也罢,只要不往“独立”的方向去发展,项目风险必然难以释放,更不用说隔离,而其独立的根源终究还是在于人,尤其是公司的老板及核心管理者们。

个人呼吁,资产管理这个行当一般土老板就不要再去碰了,“募投管退”任何一个环节都非常考验你们的专业能力及影响力。

也许,更为纯粹的财富管理模式更为适合一般玩家,毕竟,财富管理更像是开一家大超市,只要你坚持去找优质的供货商,更多地卖一些品牌产品,客户量做大了,钱终究有得赚(也许利润不高)。

——只是,多少贪婪的老板们呀,他们没有项目获取能力,没有风险识别能力却硬要光着身子“搞开发”,到头来终于发现,自己骗自己的东西总有一天要被人拆穿,要将自己卷入无底深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