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角是导演的夫人,这部透着浓浓热带情欲的电影,越看越着迷

在东南亚电影中,这样的场景似乎是一个“标配”:

燥热的夏季,热风吹进屋子里,在挂着蚊帐的床上主人公酣睡,旁边的电扇呼呼地吹着,窗外的叶子沙沙作响,夏日里的情欲和秘密全都呼之欲出。

电影《青木瓜之味》也是这个路数。

尽管这部影片是在法国的一个景区拍摄,场景全部是假的,但导演通过高超的运镜,还是给我们呈现出那种熟悉的东南亚风情

潮湿的木房子中,狭窄的甬道里,昏暗的光线下,少女的剪影缓缓进入,不需要剧情就让画面充满了故事感。

这个少女名叫梅。

10岁的她离开乡下,来到西贡的一个富人家里当佣人,因长得酷似女主人死去的女儿而得到特殊照顾。

这个大家庭里到处都是怪人,家中的老太太从不下楼,却有一个奇怪的老头经常来偷窥她;

男主人带着钱离家出走,女主人整天愁云惨雾,两个孩子也不正常:大儿子经常搞恶趣味,譬如用蜡烛烧蚂蚁,小儿子也是个混世魔王,经常拿着壁虎来吓唬梅,还肆无忌惮地在院子里撒尿。

梅虽生活在这样一个诡异的环境里,,但她出污泥而不染,像是一个诗意的精灵。

梅长大以后。

这个家庭家道中落,梅被送到了音乐家浩民家里当女佣,在这里梅迎来了自己的爱情。

浩民已经有了自己的未婚妻,对方是个热情奔放的女子,而梅则用了一点小心机,一步步让少爷进了自己的房间。

其中一段浩民和梅屋中寻觅的戏充满了挑逗的意味,浩民在屋子里察觉了异样的气息,来回寻觅,而精心装扮的梅就躲在门后,两人近在咫尺,浩民却没有发现她,两人之间仿佛隔着一层窗户纸一般。

随后梅鼓起勇气从门后走出,两人撞了个满怀,那层窗户纸也捅破了。

紧接着,画面就是东南亚电影里表现情欲的经典镜头,在燥热的夏日里,梅洗过澡,披着一身轻薄的浴巾,而浩民循声而来走进了她的屋子里。

导演在这一处的运镜十分巧妙,仿佛偷窥者害怕被人撞见一般,将镜头拉远拉到一个墙角落里,两片叶子在微风下叠在一起,暗示了浩民和梅已经完成了生命大和谐。

最后浩民和未婚妻解除了婚约,娶梅为妻,影片结尾,梅身怀六甲,她在樱花树下,喃喃地朗诵着诗句:

“那些木瓜,一颗颗地挂在树上,熟透了的木瓜,有一种淡黄色的光彩,熟透了的木瓜,味道甜丝丝的......”

许多人看完影片,觉得影片哪里都好,就是对长大后的梅颇有微词。

小时候的梅皓齿明眸,宛如精灵,长大后的梅却表情呆滞,灵气全无。

这个长大后梅的扮演者就是陈英雄的妻子陈女燕溪,原来陈英雄和贾樟柯一样,是个“宠妻狂魔”,他几乎所有的电影都会用老婆做女主演,我们上一次介绍的《三轮车夫》里也是梁朝伟和导演老婆配戏。

为了捧老婆,就把女主角这样“毁”了,陈英雄眼里爱情真就比事业更重要?

皮哥倒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是陈英雄有意为之,梅的转变才是本片的精髓所在。

假设梅从始至终就是个傻白甜,那这片子就是个不咸不淡的越南风土人情宣传片。只有她变呆变坏了,这片子才变得有意思起来。

我们再次回到开头,梅来到大户人家之后,她看似出淤泥而不染,实际上已经潜移默化被“异化”了。

首先,梅长得像女主人死去的女儿,所以在主人心里,她就是女儿的替代品,主人对她的好,全都是出于对女儿的爱,至于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无关紧要。

其次,这个家中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男主人几次卷钱出门挥霍,女主人敢怒不敢言,婆婆失去了丈夫,依然不敢改嫁,严酷的封建礼教束缚着每一个女人。

梅作为下人更是如此,家里两个少爷都不正眼看她,小少爷经常戏弄她,她是毫无尊严可言的。

最后,三代女人虽然各不相同,但终究逃不过命运循环。

这个家庭中第一代女人,丈夫去世了,年轻时暗恋她的人已经是白发苍苍,上门来求婚被拒,老头依然经常找上门来,但老太太画地为牢,不肯下楼,老头只能在苦苦等待中度过残生。

第二代女人,丈夫离家出走,家道中落,她除了以泪洗面就是变卖家产,两个孩子变成了顽劣少年,她无力抵抗卑微的命运。

第三代女人早早就夭折了,可是这份诅咒又转移到了替代者梅身上,不仅把她身上的灵气消磨掉,还让她在严苛的生活环境中变异为了心机女。

梅小时候就暗恋上了浩民少爷,最后得偿所愿。

但看完片子以后,皮哥觉得她所谓的爱,不过是压抑环境下的一种反抗,她身边见过的其他男性全都是异类,所以见到一个稍微正常点的男人她就义无反顾地被俘虏。

她不是爱,她是为了逃避那个恨。

影片最后梅怀上了浩民少爷的孩子,吟诵着青木瓜的诗句,看似岁月静好,实则危机四伏。

青木瓜是什么?

木瓜是甜的,青木瓜是甜中带涩的,在清淡的香气之下,青木瓜那浓郁的汁液流下,它里面却藏着无数充满欲望的种子。

未成年的梅用手指插进了木瓜籽里,成年后的梅再次用手指插进了木瓜籽里,影片一前一后用两个看似重复的镜头告诉我们,这场家族的轮回游戏还在继续向下一代传递。

导演陈英雄用他诗意而又残忍电影语言,讲述了越南女性生命的轮回,他的这部电影看似味道很淡,实则余味无穷。

皮哥倒不是故意“过度解读”这部电影,只是看了影片背景了解到,陈英雄12岁就从越南前往法国学习,和片中的梅年龄相仿,那时越南正遭受战乱,而本片中的越南也笼罩在战火之中。

虽然加入了法籍,但陈英雄对故土仍有着诗人一般浓浓的离愁别绪,这也是为何他拍摄了“越南三部曲”(《青木瓜之味》、《三轮车夫》和《夏天的滋味》)来表达自己的乡愁。三部电影的情绪是逐渐递进的,味道是逐渐变浓烈的,三部电影如同三重梦境,导演带你走进了他内心世界,越往里越是苦闷,越往深越是幻梦一场。

作为三部曲序列第一顺位的《青木瓜之味》则代表着一切的开始,影片创作灵感就来源于他的童年记忆,最主要的是他关于母亲的回忆,他要拍出越南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

而“家族记忆”和“破碎的国家”也一直萦绕在陈英雄心中,成为他的紧箍咒,他运用电影语言,将这份苦难的回忆内化成为了一种宁静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沁人心脾而又撼人心魄。

从这个角度看,这部影片又如同一篇散文,情节已经不再重要,它升腾成的一种精神力量是陈英雄电影里最温暖厚重的底色。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