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究竟有多优秀?

做学生的第1怕考试,第2怕期末总结,第3怕老师评语。老师的寥寥数语,因为带有盖棺论定的权威性,先是看到这个鉴定书的父母脸色变化极大,呵呵,后是它对未来的前程影响不小。

毕业后到了单位,年末总结,领导评语,群众评议,最怕的是把犯错“写进档案”,这个东西据说跟着人走带一辈子。

如是,第1尽量别错,第2将功补过,第3交上漂亮的成绩单——中华民族为什么如此优秀?

哲学差点,学就是了;科学差些,补就完了。但是史学必须过,争取100分:政治表现、道德品质、秉性天赋、人格修养……

一、史有双义:中国人独创了一种倒推机制

英文中History这个词,是历史,还指历史学。

中国就不一样了,我们强调“史有二义”。历史是历史,历史学是历史学。

历史什么样?写成的历史什么样?

是两样,不一样。

历史:过去。

史书:过去、现在、将来。

《春秋》大义,不是简单的历史记载,而是对将来的指引:半部《论语》治天下。

先写了论语,没人买账,穷屌丝梦想开挂;再写了春秋,老喷子一枚,终于成了王炸:至圣先师涉足历史,于挥毫泼墨间历数君王是非功过,这谁扛得住?

问题于是来了,垂直在所有人面前:将来的历史怎么写你?

带来一个倒推机制:为了给自己的将来有个好名声,从现在起好好说话,体面做人,用心做事。

效果显而易见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原因:皇帝会驾崩,王朝会断代,但人民、群众、老百姓的口碑永远。

啥叫好好说话?

皇帝的旁边,坐着史官,比秘书还认真的一字一句的记录在案,即使是说一不二的金口玉言,但口出狂言呓语、恶语相向的,忘不了加一句:这段录了别播呵呵。

修养,成为必须。

内修,成为关键。

主观内敛,于是成为包括皇帝在内的中国传统道德中枢。

眼睛向内,找不足,挖缺点,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从头再来,厉精图治——让历史告诉未来。

武则天,为什么给自己立了块无字碑?

吾日三省吾身,没啥毛病啊。呵呵

哪来的自信?

倒推机制:历代君王,在史学面前,如履薄冰,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因此把十分的小心、百倍的谨慎和万千的考量放在——从将来往回倒推的史学机制上:我在历史书上的样子,会如何?

诚如坤卦第一爻“履霜,坚冰至。”如果用鲁迅的话来形容,叫做“不敢放松,不肯放松,不能放松”。

二、官私并存:华夏文明独有的治学体制

西方人推崇神学,中国人看重史学。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超过了哲学、科学、政治经济学等。

在治学体制上,长期以来出现了官、私并存的局面,由此体现出来华夏文明的包容、宽松、兼收并蓄的独有特征。

孔子作《春秋》,纯属个人行为。思维发散,信马由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愿意怎么评就怎么评,把个人的历史观直抒胸臆。

一点也不用担心的是,做学问到了孔子这个份儿上,会游离历史史实之外去胡说八道?

除了孔子,大多数史学专著则出自“史官”之手。在中国古代官僚体制中,史官位高权重。同时,官办史学,成为流行。

例如司马光,早年因为“砸缸”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后来把自己写的一段历史上书,皇帝看了大悦,摧着要看“连续剧”的下集,于是加官进爵,拨人拨款,前后19年,经两朝后,完成了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官办史学得好处之一,是经费。经费充裕,有了俸禄,不愁吃穿用度,史学家成了被保护的“出土文物”,下起笔来,妙语连珠,容易写成锦绣文章。

如是,中国的史书,常常是文情并茂的文化精品,每每为力透纸背的文明摹本:第1文史哲不分家;第2枯燥的史书却成了文学大作。

以《鸿门宴》为例,其故事情节、性格冲突、典型人物、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等勘称文学经典。

《史记》因此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能把历史著作写成将文、史、哲、经、法融于一炉的史诗性巨著,以司马迁为代表,群星璀璨。

历史有文化。历史很文化。历史最文化。

这是三个层次。

从《春秋》到《史记》再到《二十四史》,唯中国史学家才能做到。

原因:即使官办,但不乏个性。

同样的历史,不可以篡改的史实,但是从构思到立意,从剪裁到布局谋篇再到字词句章,不求千篇一律,没有文法章法限制,给了作者非常大的创作自由,带来大国文化百华齐放和中国智慧的目光如炬。

三、正名俢史:中国独独享的国家治理体系

西方有哲学,中国也有;西方科学发达,中国已经和正在追赶。但在史学上,中国人独树一帜,引以为傲。

一个最实在的问题是:它的作用有多大?

一如本文开头所举之例,期末总结+老师评语= 知耻而后勇

再如先后两代皇帝,催促着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目的是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中国的史官,因此绝非单纯记录者、编撰人。他们因为是活着的历史,所以成为决策的高级智囊。

有一次,司马光上书献计,皇帝怒赞后,责令司马光着手改革,赋予极权。但被司马光一语推脱:我有更重要的史书没有写完。

司马光敢抗命,皇帝竟然又点了赞。史学、史官、史书在国家治理中被置顶,由此可见一斑。

向史官问计的好处,诚如毛主席所言“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所以毛主席读的最多的书是历史。正是从历史的深厚积淀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汲取了营养。

第1是历史,第2是史学,第3是学史,第4是修史,第5是正名。

修史——“国灭史不灭”。

从北宋到元末,在241年中中国先后出现了四次“灭国”大事。被灭国的汉人,希望通过写史来保留对往日的追惜;入主中原的金、元两家,迫切需要了解中原王朝的为政之道。

于是,大家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第1国灭史不灭,第2国可灭,文化传统不可灭。

这,就是5000年中国文化不断代的根本原因。史学、史官、历史论著,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坚力量,始终维系了这个文明从弘扬到灿烂:《尚书》、《春秋》、《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二十四史》……

正名——把自己写进正史。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在对伟大历史的“吾日三省吾身”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知兴衰:当改朝换代者上台后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向前朝学习,通过修史来为自己正名?

在把自己说成是正统的同时,丝毫没有偏离前朝的道统——5000年文化没有断层,儒释道一直贯穿其中,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没有走散、没有迷失、没有忘本,反而愈是在生死存亡的最危急时刻,像石榴籽一样的团结在一起的原因:史学,功不可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