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杂记——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工业即城市,农业即农村。
当前,人类的社会实践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资本主义,一种是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的工农关系,是商品交换关系。工业即城市提供工业商品,农业为城市提供生存的原材料和工业品制造的原材料以及工业商品的销售市场。由于农业提供的都是原始材料和初级加工的商品,技术不高,附加的劳动值不高,因此,没有竞争优势,最重要的不是商品的本身劣势,而是商品的价格由谁决定。不论商品的技术怎么样,如果完全按照等价交换,城市和农村一定是平等的关系。但实际上,工业的大生产都是比较集中垄断的,而农业处于分散的状态,工商业联合会的议价能力比较强,如果农民也具有联合能力,掌握定价权,实施等价交换,城市就没有剥削的可能。比如美国的农业都是大户,联合能力较强,就不会吃亏。
综述:哪个阶级掌握政权,或者说在政权构成中占绝对优势,他们就能赢得定价权,巩固自己在经济关系中的经济地位。
譬如美国农民,以大资本家为主,在政权中有地位,说话就有分量,他们和城市工商业主一样,只受资产阶级内部的金融寡头剥削,对外,在剥削雇佣工人的一方面,他们是一致的。
在我国,农民没有发言权,因为没有组织,没有政权地位,这么多年来,都是小而散。定价权牢牢掌握在城市工人阶级手中。后来改革以后,城市的资本家掌握政权,继续延续这个政策,所以农民依然没有发言权。假以时日,新兴农民即农场主,农业合作社,联合社逐渐壮大,他们就能参与政权,从而获得发言权,议价权,不平等状况可以改变。只不过城市工人,农村失地农民从而转化为农业工人就开始遭殃了。
说到底,城市和农村是阶级斗争的问题。
城市的产生条件:城市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产品有了剩余;人口开始聚集,这是城的概念;剩余产品需要交换,这是市的概念。城市,就变成了工业生产和商业交换的基本场所。所谓的政治和文化、艺术等上层建筑,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
为什么剩余产品可以用来交换呢?
因为剩余产品产生以后,有了私有制,剩余产品所有权一开始归部落私有,交换在部落间进行;然后剩余更加丰富,私有化加剧,剩余产品逐步向部落内少数人集中。当然,也会拿出一部分搞救济,搞公共服务。但绝大多数向少数人那里集中。社会分化出阶级,一个阶级占有剩余产品过活,一个阶级以贡献剩余价值苟活。矛盾开始逐步加深,直到矛盾不可调和,社会不停斗争以至于瓦解,而为了调和矛盾,产生了国家。
总之,
分工,剩余产品分配,一个阶级获得剩余产品开始集中垄断,这种阶级的集中(劳动力,资本,生产资料,市场)的能力和技术的发展结合起来,加上获取更大更多剩余价值的欲望,催生了现代工业,现代的超大城市,甚至城市圈,世界联盟。
从城市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城市的产生,依赖于:剩余产品的巨量存在,剩余产品的交换需要,剩余产品归私人所有,即剩余产品的生产力和剩余产品的所有权关系,决定了今天的城市存在。
生产力的发展,即剩余价值的更大产生是不可能改变的。而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这个剩余价值的私人占有关系。
这个关系改变以后,城市作为剥削剩余价值的就会消失,城才能真正成为生产,生活,文化的乐土。市的交换一面也会降低甚至消除,按需分配将取消现有的交换关系。特别是靠出卖劳动力以从资本家手中获取生活资料的关系,将会消除。人压迫人的关系就会消除了。
农业农村农民的依附关系,也会瓦解。社会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农民,工人,组织者,真正只是以劳动者这个唯一面貌出现。
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阶级消灭的基础之上。最起码是建立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之上。这就是人类的发展基本规律。
城市的存在,保障,和发展,必然符合人类的历史发展规律。
城市的集中是基本规律,那他的极限在哪里呢?极限在于农业全部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是人口的极限。资源的极限在于剩余粮食的供应,能源的供应。
当农业资本家和工业资本家开始争夺雇佣劳动力的时候,就达到了基本的平衡。城市的规模达到了上限。
再所谓的发展,扩大,都是不可能的。
接下来的城市,就只是维持了。譬如北上广深,就已经到了它的极限。而要维持下去,就需要建设城市圈,来从周边吸纳资源和劳动力,这种金字塔模式,就是城市圈的基本结构。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释放,资本有机构成进一步提升,劳动力开始出现进一步剩余,商品更是出现大量相对过剩,即便资产阶级通过内部兼并重组关停企业,消除生产力,依然还是相对过剩,城市失业人口的上升,成为必然,也成为未来城市现有资本主义体系瓦解和社会主义重构的开始。
城市无产阶级要登上历史舞台,夺回属于自己的城市,建设一个生产资料公有,产品按需供应,人人平等,命运共享的未来之城。
这就是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这也是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