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门历史,“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的五代史该怎么梳理?

中国古代有两段历史最为冷门,一个两晋南北朝,另一个就是五代十国了,这两个时期都属于我国古代的大分裂时期,相对于三百来年的两晋南北朝而言,只有几十年的五代十国历史更为短暂,也更容易被忽略。

越是这样的历史,越缺乏大IP事件,想要通过简单的资料梳理清楚,那就死记硬背一句话“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前面的是皇帝的姓氏,后面是政权的国号,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简单来说,五代十国就是中原依次为五个中央藩镇型的政权,而周边前前后后存在了十个小型政权,合称为五代十国。

当然,五代十国压根就不是一句话的,想要搞明白五代十国这段历史,还得看我慢慢给你侃。

五代十国的历史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演化,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到唐末的时候形成两股敢于直接对抗中央的大军阀,一个是建立后梁政权的朱温,一个是一直与朱温斗争的李克用。

刚开始的时候,朱温比李克用猛一点,朱温早年参加黄巢起义,后来归附唐朝,以河南为中心,通过摸爬滚打,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最终成为唐末最大的军阀,公元901年朱温率军开入关中,直接控制了唐王朝,为了更好的掌控唐政权,朱温胁迫唐帝迁往洛阳,公元907年通过禅让的方式夺取了唐哀帝的皇位,史称“后梁”。

朱温篡唐后,遭遇人生最大劲敌李克用的挑战,双方展开长期拉锯战,不过李克用在开战不久就病逝了,这对于朱温来说应该是一个好消息,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死了一个李克用,却迎来了更能打的李存勖。

李存勖是李克用的儿子,当时堪称“天之骄子”,没用几下就用奇兵打败了朱温在北方的防线,朱温的人生也感觉灰暗,曾经感慨,“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并且最终认定,最终能够夺自己天下,让自己死无葬身之地。

朱温由于生活不检点,经常跟自己的儿媳妇搞在一起,最后儿子为夺权将其杀害。

事实也正如朱温所预料的,最后李存勖推翻了后梁政权,随即建立了后唐。

五代之后的政权,大多也出自后唐,不是李克用的儿子就是李克用曾经的部将,从这一点来说,李克用还是胜朱温一筹。

号称“天之骄子”的李存勖是五代时期最有几乎完成统一的人物,但是击败后梁后,心态明显有点飘,加上后唐政权中本身就有裂痕,比如李克用的另一个养子李嗣源以及其他养子也都掌握后唐的军政大权。

公元926年,河北发生动乱,李存勖多次派兵镇压,都以失败告终,最终不得不派遣李嗣源去镇压,结果李嗣源到达河北后,部队哗变,李嗣源被推举为首领,反向攻打李存勖,最终成功取代李存勖,成为新皇帝。

李嗣源去世后,他的儿子李从厚即位,本来想有一番作为,却被李嗣源的义子凤翔节度使李从珂造反夺去了地位。

李从珂掌权后,想要把当时藩镇割据实力最强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给削了,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当初也是支持李嗣源反李存勖的重要将领,其实也是野心勃勃。

面对李从珂磨刀霍霍的样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并且向契丹称臣,认耶律德光为爹,从其使得契丹出兵攻打李从珂,石敬瑭最终成功建立后晋。

要说谁都有一个皇帝梦不假,然而这边当皇帝,那边给契丹当儿子,好说不好听,没当几年皇帝就憋屈死了,他的养子石重贵即位后,对契丹人表示,可以认耶律德光为爷爷,但是后晋不能再对契丹称臣。

应该说,石重贵算是比较硬气的,今天不称臣,明天就能不称爷,都是一步步来的,万万没想到耶律德光也不惯毛病,挥军南下,直接把开封给打了下来,后晋突然就灭亡了。

后晋灭亡后,耶律德光是想着问鼎中原的,奈何契丹胜利来得太突然,还没有准备后统治中原,这边已经打下中原,最后出现统治脱节,差点深陷中原人民反抗的汪洋大海,不得不撤回北方。

比较有意思的是,五代十国竟然出现最高权力窗口期,开封竟然没有了皇帝,虽然契丹开入中原的时候,刘知远并没有前去抵抗,甚至还向契丹称臣。

但是等到契丹北撤的时候,刘知远认为机会来了。不但下诏禁止向契丹送钱帛,而且还慰劳抵抗契丹的武装,引发中原汉人的好感。

不久之后,刘知远以河东为大本营,在太原称帝,史称“后汉”,在契丹北撤后,又开入开封,稳定中原局势后,刘知远的生命周期也进入尾声,公元948年,刘知远在临终前,召包括郭威在内的大臣托孤,其子刘承祐即位,是为汉隐帝。

由于刘知远只是一个大将,在称帝的时候并非解决唐末以来的藩镇林立的局面,反而愈演愈烈。

其最终托孤的时候,更是导致大权旁落,刘承祐想要收拢权力,不断诛杀权臣,结果却引发重臣郭威叛乱,最终取代了后汉,建立后周。

相比于刘知远父子,郭威还算有点正事,不断进行改革,励精图治,五代以来军阀割据的局面有所改观,郭威去世后,其养子柴荣即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后周世宗。

柴荣在位期间,秉承郭威遗志,立下“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给他三十年就可以创造一段辉煌。

柴荣在位期间,文治武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先后击败后蜀、南唐等政权,在北伐辽国的时候,也几乎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不过天妒英才,年仅三十九岁的柴荣在北伐辽国的途中英年早逝,由于其子才七岁,柴荣死后不久,赵匡胤就发动了陈桥兵变,捡了个大便宜。

公元960年赵匡胤登基后,算是结束了五代以来的动乱,但是十国并没有结束。

赵匡胤与其弟赵光义通过一系列的南征北战,于979年攻灭北汉,击败了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基本完成了全国统一(只差燕云十六州未收复)。

五代十国的历史并不长,但是却最为独特,政权建都基本都在开封,平均每个政权只有两到三个帝王就被取代,不得不让人唏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