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总理亲弟弟,1945年牺牲于山东潍坊,66年后为何迁葬河南焦作?

弟弟牺牲弟妹伤残,总理:你不要再拿国家工资了,以后我来照顾你

总理有兄弟三人,大弟周恩溥出生于1899年,小他一岁,小弟周恩寿,出生于1904年,小他六岁。小弟周恩寿的名字许多读者都熟悉,因为他也是早年参加革命,解放后还为党工作多年,直到1985年才去世,所以,媒体会偶有报道。但是,大弟周恩溥的名字,却鲜为人提及,因为,早在1945年1月,为了掩护哥哥,牺牲于山东潍坊。

周恩溥的名字再一次被媒体所关注,是他牺牲66年之后的2011年10月——他的骨灰由山东潍坊迁葬河南焦作。牺牲那么年了,周恩溥的骨灰为何会在66年后又由山东迁葬河南呢?这其中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周恩溥,字博宇,乳名“和尚”,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由于自家生计困难,长大后,他投奔在东北发展的四伯父周贻赓。周贻赓,字翰臣,后改字曼青,并以字行。他是周攀龙先生的长子,与总理父亲周贻能是同胞兄弟。按当时周家大门族排行,周贻赓排老四,所以总理兄弟三人都叫他四伯父(有时也叫大爷)。

周贻赓在小舅子钱能训的关照下,到东北发展,先后在奉天度支司(清末奉天行省公署所属七司之一,掌全省财政、赋税等项事务)、黑龙江财政厅工作,一度做到财政厅科长,还兼任了绍兴会馆的理事。钱能训之所以能如此关照周贻赓,是因为他有这个能力。钱能训是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是年,总理出生),次年(1899年)留馆为翰林(是年,周恩溥出生),历任广西学政,刑部员外郎、陕西巡抚等职。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先后任北洋政府内务次长、内务总长代国务总理、国务总理。

因为有钱能训这层关系,周贻赓的事业才会如此顺利,周家子侄也会受到额外关照。比如,总理1910年从淮安到铁岭时,也是因为四伯产供销的关系,能住进铁岭绍兴会馆;半年后又从铁岭到奉天(今沈阳)移住于四伯父周贻庚家。

周恩溥到东北不久,便结婚成家了,妻子名字叫王兰芳。因四伯父周贻赓和王兰芳的父亲是至交,所以,才成全了这门婚姻。在东北期间,周恩溥深切感受到了时代大潮的变革气息,也坚定地站在了正义的一边,为大哥所从事的事业而骄傲。

1928年6月,大哥和大嫂要过境东北赴苏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指在莫斯科近郊召开的六大),周恩溥和王兰芳冒着生命危险,在东北款待了哥嫂,并为掩护哥哥成功入苏,付出了不少心血。正是那次会面,也改变了弟媳王兰芳的人生走向,她向大哥提出也要参加革命,大哥哪能不答应呢?从那时起,王兰芳就成为革命队伍的一分子,并为之付出了流血负伤的代价。

1933年秋,四伯父周贻赓因病在天津去世,时年61岁。周贻赓去世后,周恩溥只有靠自己去闯世界了。1938年,在东北无法生存的周恩溥夫妇前往山东。此时的山东,同东北一样,形势也很混乱,稳定的工作很难找,所以,经常失业,生活艰难险。1945年1月初,在山东潍坊被反动派逮捕,严刑拷打让说出其大哥去向,但他始终不说,最终被敌人残忍杀害,英勇牺牲,年仅46岁。

周恩溥牺牲后,王兰芳拉扯着她与周恩溥的独子周荣庆艰难度日。由于在抗战时身体受过伤,干不了重体力劳动,只能靠给别人缝缝洗洗,换点小钱。全国解放后,组织上给王兰芳在北京安排了一份工作,1950年,王兰芳带着周荣庆进京“赴任”。可是,见到大哥后,大哥却对王兰芳说:“你不要拿国家的工资了,以后由我来照顾你。”

大哥当时想的是,新中国刚刚成立,用钱的地方多,因为她在东北打游击时负过伤,到了单位也不能正常上班,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才做出这个决定的。王兰芳听从大哥的建议,从此成了一位不拿国家工资的老干部。

从此,大哥每月从自己400元的工资中,拿出100元给三弟周恩寿(也是因身体欠佳被大哥劝退,不拿国家工资),50元给二弟媳王兰芳。看病吃药的钱,大哥会根据需要另出。这种资助,一直持续到周恩寿的6个子女参加工作,持续到王兰芳去世。并且,大伯还专门交代侄子周荣庆:“这50元钱,是给你妈妈的,你们谁也不要用。你们花钱,自己挣。”

周荣庆成年后,进入了部队这所大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战士。周荣庆转业那年,正赶上国家开始实行机关干部下基层劳动锻炼,大伯就鼓励刚从部队转业的侄子周荣庆离开北京下到基层。1957年,王兰芳就随着随儿子周荣庆来到了河南焦作。从此,他们一家人一直隐居焦作,从不炫耀自己的家世,与我普通市民一样,粗茶淡饭,从不为自己搞特权、谋福利,非常低调。

周荣庆到焦作后的第一个单位是焦作市九里山钢铁厂,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开始后,炼钢工人周荣庆也投身其中。期间,他和“三八”炼钢炉组里踏实肯干、长相俊俏的晋菊清建立了恋爱关系。

1959年1月的一天,“三八”炉的几位姑娘神秘地对晋菊清说:“你知道周荣庆是什么身份吗?”晋菊清不在乎地说:“他不就是从北京来的一个工人嘛!”

几位姑娘的话却让晋菊清大吃一惊:周荣庆是总理的亲侄子!在吃惊之余,晋菊清又感到生气,她找到周荣庆质问:“你是总理的侄儿,你为什么不告诉我?”见瞒不住了,周荣庆说:“大伯是大伯,我是我。大伯要求严,不让我说我和他的关系。”晋菊清也有些感动了。嫁给周荣庆后,她也与周荣庆一样,十分低调。

婚后的第二年,周荣庆被调到焦作市供电局,晋菊清也被调到焦作布鞋厂工作。在以后的岁月里,尽管周荣庆又先后被调到焦作市轮胎厂、重工局等多家单位,但始终没有当过一官半职。

直到王兰芳病重,总理才给当地政府打了电话,工作人员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周荣庆的家,才发现原来他们一家人这么多年一直都挤在一个十几平方米的房子里。如果不是王兰芳病重的缘故,大家甚至还不知道周恩溥后代到底什么情况!

王兰芳每次去北京看病,医药费都由大哥承担。另外,在周家亲属中,王兰芳还享有一个特殊待遇,每次去北京看病,都是由大哥的专车接送。

1975年12月19日,王兰芳去世,周荣庆给北京电话。大伯正卧病在床,是邓妈妈接的电话,她告诉周荣庆和晋菊清:“葬礼一切从简,听从焦作市民政局的安排……”家里的晚辈按当地的习俗,为王兰芳与周恩溥 举行了 灵牌的合葬仪式。1992年1月15日,周荣庆病逝,子女们将他葬在了母亲王兰芳身边。

但是,爷爷的骨灰在山东潍坊,奶奶和父亲的骨灰在河南焦作,一家人不能“团聚”,始终是周家孙辈们的一块心病,但是,由于条件所限,这样的心愿一直无法完成。

时间到了2011年,焦作的一家陵园(焦作凤凰山公墓)得知这一情况后,免费为周恩溥及其家人建造了墓穴。凤凰山公墓伸出的爱心之手,终于让长眠山东的周恩溥“回到了亲人身边”。2011年10月25日中午,周恩溥终于和妻子儿子“团圆”,他们的骨灰合葬于焦作凤凰山公墓。

(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