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武艺珍本丛编 I 《通臂拳谱》不分卷
《通臂拳谱》不分卷。明末清初周全撰。清抄本。卷首《通臂拳谱自叙》的“玄”字缺笔,“弘”字不避讳,则可能抄于康熙,或者就是稿本。尚未发现任何著录资料,也未被《中国古籍总目》和《中国兵书总目》所收载。此谱是明清间通臂拳的重要论著,也是这一历史时期最重要的民间武学典籍。其成书时间略早于吴殳(字修龄)的《手臂录》和王余佑(字介祺,号五公山人)的《十三刀法》等,是主要在河南地区生成与传播的“通臂拳”的一部系统论著。《通臂拳谱》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它代表了明清鼎革之际北方民间拳法谱书的最高水平。虽然全谱内容稍有残缺,但所幸拳法部分基本完整,图文并茂,词语畅顺,依然称得上稀世珍本。谱本现藏少林寺藏经阁,本编据《中国武术大典》第二十四册录入。
据谱前崇祯十七年淮阳王耀纶《通臂拳谱小引》、康熙四年孙天显的《为古宛淮颖周老先生赞》、康熙五年陈国桢的《通臂拳谱序》,以及周全本人发凡于崇祯十七年、定稿于康熙四年的《通臂拳谱自叙》等,大体知道撰者周全,字淮颖,怀庆府(治在河南省沁阳市)人氏。可能是一位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民间拳师,这种人在明清之际所在多有,对传播武艺有一定贡献。明末天下多事,兵戈四起,士大夫留心武艺成为时尚,如黄百家从王征南(来咸),陆桴亭、吴殳等从石电(敬岩),傅山之子傅眉从汾州僧续宗等,例证甚多。周全的盟兄弟王耀纶在卷首的《通臂拳小引》中对周全有一段描述,可供了解周全其人。《小引》曰:
周全是河南人,王耀纶自署“淮阳”,即今河南淮阳,故他讲虽不敢说周全“艺冠天下”,但在中州大地是“技迈万象超群者”,即在中原大地他见到的武艺家要推周全为第一。另外两位作序者,一署“古淮阳庠友孙天显”,也是河南人;另一个是未署地望的陈国桢。陈《序》对了解周全也有一定帮助。我们不妨引录部分内容:
陈序撰于“丙午”,即康熙五年。作者陈国桢,暂时无所考知,从序言看,他是“秀翁朱君”家的蒙馆先生,自称“某其娴于武艺者哉”,应该也是一位武艺家,这是“秀翁朱君”让他观看周谱,后来又引见周全并请他撰序的原因,由此也可看出“秀翁朱君”也是爱好武艺并喜欢与武艺家打交道的人。检雍正修《江南通志》卷一百三十七《选举志·选贡》载,康熙三十七年有陈国桢,徐州人,可能即此人,像是一位以蒙馆为业的老贡生,他的文字也颇有这类人的特点,有些词语不免夸张过当,有迎合东家之嫌。拳谱正文的第一页《通臂拳历代先师姓氏目次》的最后,列有“校阅”两个人的名字,第一个就是“庠友陈国祯字盛业”,说明《通臂拳谱》的最后定稿可能就在“秀翁朱君”的家里,陈国祯参加了“校阅”。
|
|
|
|
周全应该是一位职业拳师,是一位以传习拳棒为生计的前朝遗民。他的出身不明,应无军旅经历,所以民间拳家的色彩很浓。王耀纶《小引》中说他“几于典籍无不遍览”,表明他有相当的文化根底,又不同与一般民间拳师。又“歴学武师数人,诸凡技艺而皆能,于拳艺而独精,……屡经诸总戎会首较试,无一人更在其右者。”以此来看,他必出身士夫之家,所以才能文武兼长,后来遭遇革代之变,就只好吃了拳师饭,但毕竟不同于游走江湖的把势,一是他将平生所学撰写成书,完成了一部体例严谨,表述清楚,堪称佳作的《通臂拳谱》,这显然是江湖拳师们办不到的。
更重要的一点,周全有遗民情结。他的书稿最终完成于康熙四年,而他在《自叙》之末郑重地写了“大明崇祯岁次甲申仲春上浣之吉大梁后学周全淮颖甫书于育英斋,至今二十余载,稿换数次,创此为谱”一行字,甲申即崇祯十七年,这一年的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入北京,崇祯自杀,明朝亡。自崇祯甲申到康熙乙巳,是二十一年。周全的这种追记方式,明显流露出故国之情。时当康熙初年,大清王朝还没有真正完成一统大业,南明朝廷还在,海上郑氏犹存,南北遗民群体规模很大,联络甚多,活动频密。许多人不但还深深地保留着对前朝的思念,内心对王朝兴替的前景还有所期待。周全大致与王征南、吴殳同时代,他的这一行字表露出了与王征南、吴殳相同的心理。他“十数年来,由中原适秦、晋、燕、赵,以及吴越、荆楚间,阅历豪杰难更□,数年卒无能出君之右者”。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他的南北之游不一定没有政治上的原因。还有,《拳谱》的图势人物,沿袭明代拳谱上身赤裸的演练风格,而且是明代服饰,不是清朝拳谱常见的薙发盘辫的样子。总之,周全是前朝遗民,潜心武艺绝不仅仅是出于个人爱好,这是他在《自叙》中一开始就说得很明白的。
“通臂”是中国武艺史上出现得最早,影响也最为深广的以动物仿生为理据的技术追求,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武学理念,形成为拳派,一直延伸到先君子一生所汲汲弘廓光大的通备武学体系。但到底什么时候成为一个武艺门派,并形成为系统的拳法体系呢?这还不是很清楚的。十来年前,我曾撰文有所讨论,而当时尚未读到周全的《通臂拳谱》。
周谱的发现使我们了解到至少到明代末年,河南有了以周全为代表的通臂拳体系,在南方则有了以王来咸(征南)为代表的六路“通臂长拳”,拳歌有“佑神通臂最为高,斗门深锁转英豪”等,说明“通臂”理念已传到南北各地,理论阐释与技术结构也有所深化。可惜的是王来咸的六路通臂后来被书商改名为“内家拳”以刊行射利,遂引发大量以“内家”自许的拳家和门派的产生,有的其实连最基本的史料依据都不清楚,只是跟着起哄而已。
周全在《通臂拳谱自叙》中详细讲述了他学拳的经历,以及通臂拳法的传授渊源,又在《通臂拳历代先师姓号目次》中列表复述了这个传承系统。在中国武术史上,这可能是唯一一个可信度比较高的传授系统,尽管其中涉及到的人大都无从考实了。依照《自叙》,周全是门里出身,他小的时候,父亲敏感到“世无久安长治之理,今盗贼生发山东,白莲徐弘儒为乱,殆亦乱之渐耶。当今之世,非武艺不足以保身。”山东白莲教徐弘儒之乱发生在天启二年(1622),此时的周全自称“予总角时”,约当童年,他的父亲亲自教他练了太祖关东行拳、南唐二十四腿、跌打之法等,可见其父就是一位拳家。后来父亲身故,他遵照父亲遗教,继续寻求名师,终于遇到陈州人李继,字后泉,此人“年迈六旬,皓发童颜,身体粗短雄伟,接人温恭有礼”,是一位博学的武艺家。周全拜李继为师,学的内容包括倭国单刀、宣府双刀、春秋大刀、金家小枪等,亦见明末日本刀法不仅传于浙江、安徽,北方也有流传。学了五年,周全并不满足,年届七旬的李继才告诉他:
然后,李后泉又告诉周全通臂猿拳的传授系统,即:
至于董成的通臂拳来自何人?李继告诉了周全一个近似神话的故事,一句话是得自于“猿仙”的。我想,一个拳派的形成绝非短时间可以完成的,更不可能是某一个人独创的,我历来不相信此类说法。“通臂猿拳”必定经历了更长久的传习时间,很有可能比明初更早。于是便联想到黄宗羲的北宋末年之说未必不可信,毕竟他是明末清初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
在这个传系中,有两个人是应该能够找到数据的,一个是董成所传的周藩荆山王,一个是陈州卫指挥徐行八。按,《明史》卷一百《诸王世表》,周藩是朱元璋的嫡第五子,封地在开封,是诸王中的大藩,子孙众多,封爵一直沿袭到了明末,但在《周藩世表》中找不到有封为“荆山王”者。周藩支派繁衍,受封者甚多,有的王连爵号也失载了,故找不到不等于不存在,希望能另有发现。陈州卫是河南都司下属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单位,治衙在陈州。但这位徐行八同样也找不到记载。周全之子周久明,在《拳谱》中无事迹可寻,可能属于只能守成的一代而已。另一个弟子余加爵(建亭)也无事迹可考。
《通臂拳谱》无疑是周全晚年的精心之作,从初稿到最终竣稿,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如以天启二年(1622)他十岁计,至康熙五年(1666)完稿,他已经五十五岁了,依照古人的年寿观,已到了晚年。
《通臂拳谱》有些特点是需要强调指出的。
首先,体例上有些凌乱。如以结构言,《通臂拳谱》是以拳法为主要内容的谱,这对明代的武艺图谱有所突破,如以大家熟悉的《耕余剩技》、《手臂录》而言,都只有兵械,没有拳法。《通臂拳谱》是拳械俱有,但拳法明显居主体位置,器械只是配伍而已,内容显得单薄。我以为“凌乱”,首先全谱没有分卷,是个缺憾,使人读起来有眉目不清的感觉;其次,目录与内容也不完全相合。全谱今存二百三十多页,依照目录,全谱由四个部分构成,但实际只有三个部分,在“目录终”三个字以下,又有了《通臂正拳跌打揽靠手法释讳总目》,共计记录了一百单八着的名目;接着又是《开递手法目录共记三十六法》的名目,然后才进入拳谱目录上的内容。《通臂正拳跌打揽靠手法释讳总目》、《开递手法目录共记三十六法》不在目录之中,却又出现在卷首,这让人觉得有点摸不清头脑。
其次,各部分内容结构复杂,份量轻重不一,但总的说讲解相当细密,在同时代的拳谱中是不多见的。
最后一点,明末“通臂猿拳”似主要在河南流传,拳谱作者又是河南人,因此谱中许多字词都有明显的河南方言特点,而且与以戚继光《拳经》为代表的拳术术语有一定差别。《拳经》影响至广,明以后的武艺著作多数都沿袭它的术语体系,一直到晚清民国才在大量涌现的武术图书中出现了变化,直至当代“竞技武术”崛起并独霸武坛数十年后,传统的术语才销声匿迹,被 “弓步冲拳”、“马步双劈拳”之类所取代。《通臂拳谱》里有一些《拳经》用词,如《变拳十款》里的五开、六靠,都是《拳经》所用过的。但还有些《拳经》所不见的词语,仍以《变拳十款》为例,如“一”的“”,是个稀用字,读“睛”,见《广韵》十四《清》,义为“受赐”或“赐予”。《拳谱》之《通臂拳法序》说:“夫者,乃拳艺中之守法也,以静待动之意耳。”法又分为前后左右四部,每部又分六,共二十四。显然“”是方言,不熟悉方言者不能明了。诸如此类的还有七要、八揽、九踩(写作跴或躧)等,我以为都是方言字,并非通行术语。河南是武术大省,少林寺、月山寺、陈家沟、赵堡镇都在河南,河南方言又很复杂,《通臂拳谱》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生动的语言线索,是值得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