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缠足只是因为畸形的审美吗?很多人误解了

古代妇女缠足之风曾盛行一时,许多人认为古代女性之所以缠足,与取悦男性,膨胀封建社会男子性别上的优越感,满足部分人的特殊癖好有关。不能否定这些因素的存在,但是妇女缠足风靡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并不在此。

缠足

始于审美,因生产关系广为流传

人们普遍认同的说法是缠足之习始于北宋,兴于南宋,此后便一直存在,直到近现代才被彻底废除。《史记》、《后汉书》等中倒是也有些关于更早之前人们"裹足"的信息,但那时候的裹足都发生在男子身上,多是为了方便行走才这样做的,与后世女子缠足完全是两码事。从已有的记载来看,直到北宋初年,缠足之风都是没有出现过的,即使有,那恐怕也是极少数人个例。之后因为各种原因,缠足之风从贵族阶层开始流传,《鹤林玉露》记载:

建炎四年"柔福帝姬至,以足大疑之。颦蹙曰:金人驱迫,跣行万里,岂复故态。上为恻然"。

缠足

而且如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词人都还在词中赞赏过女子的缠足之后的小脚。就此看来,起初女子缠足的确有当时男子嗜好、审美风向的因素存在,毕竟古代人大多喜欢柔弱、纤盈的女子,而缠足之后的女子因为行走困难,可不就显得柔弱纤盈了嘛。大致可以比作今天女性酷爱高跟鞋,算是一种潮流趋势,只不过不同的是,缠足远比高跟鞋来得痛苦得多,而且女子也未必真的愿意。

缠足

在南宋之后,缠足之习开始逐渐盛行于民间,这可能也与南北宋过度有关。而民间有了此习俗之后,约莫是发现对家庭生产也有利便一直保留并扩散了起来。为什么说它对生产有利呢?我们都知道古代以小农经济为主,而小农经济的一大特色就是男耕女织。而缠足之后的女子因为行动不便,大部分时候只能在家中坐着相夫教子,并且投入自己的纺织工作,再加上封建社会崇尚女子不能出门抛头露面,所以对于那时的人来说,女子缠足利远大于弊,这也是农村缠足也很普遍的原因。

缠足

流传百年,屡禁不止

南宋之后的元朝其实起初并不盛行缠足,这与元朝的创立者为蒙古族有关。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不仅不以女子小足为美,还崇尚娶大脚的女子,方便游走和逃跑。但是随着他们入主中原之后,文化和经济生产受汉族影响较大便也开始掀起缠足之风,甚至还有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产生。此后一直到清朝皇太极明确提出不能缠足为止,上到统治者下到平民百姓都是默认缠足属于正常习俗的。

缠足

后来由于清朝建立者满族并不是以小农经济为主,所以最开始是反对缠足的,但从宋发展到那时候,缠足已经成为了一种难以改变的习气。皇太极、顺治帝、康熙帝都曾经下令禁止缠足,但是后来由于民间的强烈反对以及他们逐渐发现缠足反而有利于自己的统治,康熙年间便又不再禁止女子缠足了。

终于思想解放与工业发展

再后来到了晚清时期,有部分人认为女子缠足是中国落后、迂腐的表现,女子也开始痛恨这种痛苦的陋习,再加上鸦片战争之后小农经济就开始解体了,缠足便开始逐渐消失。不过在一些家庭手工业比较密集的地方,缠足还是存在的,直到后来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思想上的解放,缠足之习才彻底消亡。到了今天,我们可能也只能看到极少数老年妇女饱受缠足残害的畸形脚了。

缠足

生活在这样一个开放、发达的时代我们应该感到幸运,因为这样的陋习早已远离我们的生活,我们也不必深受其害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