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开国皇帝,刘秀为何会继续沿用“汉”做国号,甘愿做继位皇帝?
刘秀之所以能够在洛阳重新开国,就要从汉末说起。
话说,西汉末年出了个荒淫无道的皇帝汉成帝,整天不理朝政,沉醉在“温柔乡”里。而朝政集中在他母亲王政君一族,逐步形成了外戚专权。所谓作得紧死的快,贪图享乐的汉成帝最终死在后宫,没有留下子嗣。此后,西汉局势一直很动荡,权力落到了外戚王政君的亲侄子,安汉公王莽手中,最终王莽篡位成功,建立一个叫“新”的朝代,至此西汉被终结。
新朝的建立给当时的王公贵族带来了很大的希望,但西汉以来讲的矛盾并没有任何缓和的迹象,加上出现的天灾,还有王莽不合时宜的改革,导致了绿林、赤眉等起义。在这一过程中宗室也参加了推翻王莽新朝的起义,其中有一个汉朝远支宗室叫刘秀的人,与人一起起义打出了“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最初这支队伍并不起眼,也没有人重视,后来更是只能依附在另一个宗室更始帝刘玄那里,刘玄本身也是起义军推选出来的皇帝,并没有真正的实权。刘秀等人不满,但因为实力弱小,只能选择忍受。
刘秀真正为人所知的是昆阳大战,一战让刘秀成名也奠定了后来称帝的基础。此后,刘秀获得独立发展的机会,并最终借助真定王刘扬的力量,在河北之地站稳了脚跟。可以说刘秀的整个发展过程都是依靠自己努力取得的,和西汉皇族八竿子打不着。但他在即位后,并没有另创新国号,而且选择继承汉这个国号,并且把自己“过继”给了西汉皇帝和他父亲同一辈分的汉宣帝,把自己确立为西汉王朝继承人的地位。他这样做,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当初他打出了高祖的旗号起义,他必须兑现。刘秀参加起义的口号有恢复高祖之业的想法。如果他食言另立门户,就会招致天下人共同讨伐,很有可能他的皇帝宝座坐不稳。甚至别人会说他数典忘祖。恢复汉的称号,代表着一种法理的继承,况且自己确实是高祖刘邦的后裔,恢复汉室江山更能获得支持。
二是天下还未稳定,谁扛了“汉”的旗谁就有希望胜利。刘秀称帝之时,王莽虽然被推翻,但据说还被稳定,尤其川陇两地还有割据势力,还有其他的刘氏宗族建立的政权。不把“汉”这个旗扛好,容易占据不了舆论高峰,赢得不了民心。
三是西汉皇族近支大都不存在了,继承与否只是形式。形式不如实际来得快,来得好。虽然把自己“过继”给了汉宣帝,但是不影响自己皇位,也不影响往下传位。因为经历王莽篡汉,宣帝一系近乎没有人了,刘秀、刘玄等人和皇帝搭上边的都需要上朔到汉武帝兄弟,刘玄和刘秀和皇家正根相比是一样远的。为了法理,刘秀选择了认故去的西汉皇帝做自己父亲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从刘秀的经历看,刘秀本是西汉宗室,又打出来复高祖之业的旗号,又因为宗室成长为起义领袖和帝王,他继承汉,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