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搞错!粉刺的中医辨型及常用中成药解析

粉刺也称痤疮、青春痘、暗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非炎症性皮损表现为开放性和闭合性粉刺,闭合性粉刺(又称白头)的典型皮损是约1毫米大小的肤色丘疹,无明显毛囊开口。
开放性粉刺(又称黑头)表现为圆顶状丘疹伴显著扩张的毛囊开口。粉刺进一步发展会演变成各种炎症性皮损,表现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
粉刺的病因及中医辩证

粉刺的病因一般认为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面部而发;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肠胃湿热互结,上蒸颜面而致;或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湿浊内停,郁久化热,热灼津液,煎炼成痰,湿热淤痰凝滞肌肤而发。

粉刺证候较复杂,不能以局部有炎症表现就妄投寒凉药物,治疗上应遵从辨证论治原则,抓住病机的基本特点,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同时参考患者的年龄、症状、发病部位等。

中医常将粉刺分为肺经风热证、肠胃湿热证和痰湿瘀滞证三种基本证型,在治疗上应根据粉刺的发病特点,辨证论治。


肺经风热证及对应中成药

症状:皮疹好发于颜面部,皮损以红色丘疹为主,个别上有脓头,常常伴有便秘,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滑。

治则:清肺散风。

常用中成药:化瘀祛斑胶囊、防风通圣丸、黄连上清丸、栀子金花丸。

中成药举例

  • 化瘀祛斑胶囊:由柴胡、薄荷、黄芩、当归、红花、赤芍组成。具有疏风清热,活血化瘀的作用。用于黄褐斑、酒渣、粉刺等属风热瘀阻证者。

药店人应该提醒顾客,孕妇禁用。切忌忧思恼怒。感冒时不宜服用本药。伴有妇科、内科等疾病者,应去医院就诊,或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青春期少女、更年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药。

肠胃湿热证及对应中成药

症状:颜面、胸背部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伴口臭、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除湿解毒。
常用中成药:消痤丸、金花消痤丸、清热暗疮片等。
中成药举例
  • 消痤丸:为祛湿剂,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之功效。主治湿热毒邪聚结肌肤所致的粉刺,症见颜面皮肤光亮油腻,黑头粉刺,脓疱,结节,伴有口苦,口黏,大便干;痤疮见上述证候者。

本品方中以龙胆草、大青叶、玄参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为君药;野菊花、黄芩、金银花、蒲公英、淡竹叶清热解毒;夏枯草、紫草、竹茹清热凉血散结,共为臣药;生石膏、石斛、麦冬养阴清热,为佐药;升麻解毒,柴胡散结,二药还能载药上行,为佐使药。诸药相伍,共奏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之功。
药店人提醒顾客,孕妇及脾胃虚寒者慎用;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痰湿瘀滞证及对应中成药

症状: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疤痕为主,或见窦道,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则:除湿化痰,活血散结。
常用中成药:当归苦参丸。
中成药举例
  • 当归苦参丸:凉血,祛湿。用于血燥湿热引起:头面生疮,粉刺疙瘩,湿疹刺痒,酒糟鼻赤。

药店人应该提醒顾客,忌烟酒、辛辣、油腻及腥发食物。切忌以手挤压患处。用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温热性药物。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慎用。
温馨提示
药店人应该提醒顾客,生活有规律,定时排便,避免熬夜。不能用手挤压、搔抓粉刺和炎性丘疹等皮损。忌烟酒,少饮碳酸类饮料,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吃高糖、高脂及辛辣刺激食物。另外应该保持心情舒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