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王阳明:人人皆可成为圣贤?
思想者札记(ID: swot0101)——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2019年,每周一、三、五晚8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周一发布“思想者互动群”群友的文章,周三发布本公众号主翟海潮写的思想者札记,周五发布翟海潮最新著作《企业百论:从创业到企业长青》的精选文章。
王一飞先生主持“思想者互动群”讨论王阳明及其心学,又一次激起了我对王阳明的兴趣。一周讨论之后,王一飞写了一篇《王阳明心学对现代人的启示》总结性的文章,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内涵以及对现代人的启示。
针对王一飞的总结,我写了一篇《参透王阳明:强大的内心是自己的上帝》补充性的文章,强调王阳明心学的独特价值在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心的作用,即强大的内心是自己的上帝。
强大的内心无须外求,强大的内心“八风吹不动”,强大的内心敢于担当(“事上练”), 强大的内心光明磊落,人的心智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唯一差异。
写完后,感觉意犹未尽,王阳明强调的“人人皆可为尧舜”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果真人人皆可为圣贤吗?我表示怀疑,因为人类历史上能够成为圣贤的人毕竟屈指可数。
同样,西方流行的 “人生而平等”观念(还被写入美国宪法)也一直困扰着我,因为现实社会中人并不平等。
我曾请教过一些欧美教授关于人人平等的内涵,他们解释说“人生而平等”是欧洲宗教改革、启蒙时期提出的思想,是指人在道德水平上的绝对平等,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正义的人。每个人都有良心和圣洁的本质,每个人都有勇气去运用自己的理性。
宗教改革之前,欧洲经历了长达千年的中世纪黑暗,教会掌控一切,甚至出现了“赎罪券”现象,下层百姓苦难不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打破了人对权威的信仰,树立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给欧洲带来了光明,是启蒙运动的前奏。
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得到拯救。不需要借助外在的制度,不用靠牧师,甚至不要靠教皇来帮忙,自己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自己可以通过信心得救。
这样的解释使我豁然开朗,王阳明“人人皆可成为圣贤”的观念其实与“人生而平等”的内涵异曲同工。
如果说马丁·路德强调的是无须借助外力,自己通过对上帝的虔诚信仰就能使灵魂得救,成为一个有道德、正义的人。那么,王阳明则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有良知,每个人都有成为圣贤的潜质。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人们通过自身的修炼也可以达到。他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看来“人生而平等”和“人人皆可成为圣贤”的观念,都因为其字面意思被人曲解了,二者的真正内涵都强调的是人的内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大的内心是自己的上帝。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指出:良知在人,永远不可能消失,即使是盗贼,你喊他贼,他也不爱听,这就是良知永远存在的体现。那些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遮蔽,并不是说他没有良知了。正如乌云遮蔽了太阳,你能说太阳消失了吗?
关于“盗贼也有良知”的论点,王阳明并非信口开河。据说他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面对各种审讯强烈顽抗。
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道:“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
过了一会儿,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过了一会儿,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
大盗慌忙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这就是良知中的羞耻心,连无恶不作的大盗都有,何况普通人?
王阳明有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
有个案例很好地说明了王阳明的这四句教。有位老农穷的吃不上饭了,找到王阳明卖地,王阳明看他可怜,不忍心买他的地,就先借钱给他。后来王阳明游玩时,看到一块风水宝地,他说:“这块地的风水太好了。”
他的弟子告诉他,本来老农要卖的就是这块地,王阳明后悔了,但他又说:“我怎么会生出‘后悔’的想法呢?”于是他闭目冥想,过了一会,睁开眼说:“刚才的私欲已经被我克掉,我的心情又回归愉悦了。”
当王阳明没有看到那块地时,他的心没有动,是“无善无恶心之体”;看到地之后,生出了“风水宝地”的想法,这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当他发现自己有后悔的念头又感到羞愧时,是“知善知恶是良知”;最后克服了私欲,心情复归于平静愉悦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与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
有些人之所以成不了圣贤,就是因为这些人的良知常常被内心的私欲所侵蚀、所蒙蔽了,所以需要去除人欲,恢复良知。
良知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但“无私”是易解而难行的,没有强大的内心支撑和修炼是很难达到的。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则是人们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内心修养的根本途径,如果能够不断去除心中的私欲与杂念,就达到了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那么,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圣人。
王阳明对儒学的贡献,我觉得就像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的贡献一样。马丁·路德最大的贡献在于打破权威,恢复人的理性,树立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
王阳明心学则吸收了佛老(尤其是禅宗)思想,改造了当时死气沉沉的儒学。“致良知”说,解放了人心,开放了入圣的道路,王阳明心学的思想是入世的,是彻底的“心学”。
阳明心学的活力所在,也是其“主观性”的潜在危机,“人人皆可成为圣贤”是不现实的,就像“人生而平等”一样,只能是人类的一种理想追求,但不乏其进步性。
阳明“心学”有其永恒的价值所在,实不可费;若人们忘了“本心”,而去“逐外物”,则会出现另一种危机。对于我们正处于物质世界极大繁荣的今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