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小时定律?不如试试5小时法则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291天的第291篇原创文章
你可能没听说过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也没看过他的畅销书《异类》,但你肯定听过他的一个理论,就是著名的“一万小时理论”。
这个理论是说:天才不是天生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己至少一万小时的练习而成为高手。
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1万小时定律无疑给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打了一剂强心针——当天赋不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有机会靠1万小时的刻苦训练成为世界顶级。
然而,1万小时定律是真的无懈可击吗?在一个领域只要花1万小时,就一定能卓越非凡、出类拔萃吗?
我们必须要说,现实情况是,出租车司机开几万小时也不会成为赛车手,中学生逃课打再多台球也进不了斯诺克。
低水平的重复练习,可以熟能生巧,但无法胜人一筹。
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在舒适区的1万小时是没用的。
“我自由呼吸已经20多万个小时了吧,也不会发射空气炮么不是?”
2016年一篇名为《Malcolm Gladwell Got Us Wrong(马尔科姆大错特错!)》的文章指出:
1万小时定律只强调了时间长度,而忽略了训练的方式——只有经历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才可能让你成为行业顶尖人才。
10000小时的前提首先是勤奋。
勤奋是打底的。
但勤奋,就够了吗?
当然不够,因为比你厉害的人比你还勤奋,你必须得勤奋到可怕才行。
那做到可怕的勤奋就可以了吗?依然是不够的。
可能我们只是在原地打转,一直在努力做些事倍功半的事。
所以,我们还得再加上两个字——“高效”,高效而可怕的勤奋。
10000小时的努力,要想有所成,一定得在10000小时前面加上“高效”两个字。
而要想达到高效,一定来源于刻意练习,它的闭环是:
树立目标——专注练习——反馈——调整——继续训练。
任何事情,要先有目标,有目的的刻意练习的效果要远远好过于漫无目的的练习。
练习也有几个步骤:
首先,自我练习加自我反馈。
比如钢琴家们会一边练习一边录音,发现练习中的错误,然后纠正。
演员们会把自己练习的片段录下来,再来回看自己的表演。
演讲大师们也会把自己的练习拍下来,然后再讲再录出来,不断重复这种练习。
其次,像高手学习。
光自己练还不够。能力是可以通过找到对手、学习高手来获得的。
以下棋为例,人类学习下棋,水平提升的快慢,很多时候取决于陪练的水平。
所以,研究高手的棋谱,是棋手们常用的训练方法。
商业也同样如此,当你找到了对手、甚至是宿敌,你才能被激发,真的顿悟。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经常在说百战归来再读书。
你只有在战争中,才能学会战争。
第三,及时总结规律和方法。
踢足球时,什么位置的任意球要怎么发?
长跑或短跑时,每个阶段的步子迈多大?
骑自行车时,什么时候站着什么时候趴下?
所有运动项目的背后,都是行之有效的逻辑和方法。
也就是说,下一次的努力,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吸取上次努力的结果、经验、教训,并非从头开始。
总结积累的好处,不仅仅在这过程中又思考一遍,而且总结的宝贵财富也更容易积累和传承,进步得会更快。
然而,大部分人解决了问题,不做总结,下一次遇到同一个问题时,依旧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解决。
根据自我练习的反馈、从高手那得来的反馈,和总结经验教训的反馈,对练习做进一步的调整,然后,继续练习。
基于这个刻意练习的飞轮,再相信1万小时定律,能力才得以长成。
很多人号称自己有 10 年工作经验,其实,他只是把 1 年的工作经验,重复了 10 次而已……
所以,重复,不带来进步,真正的进步,来自“刻意练习”。
所谓的“刻意练习”,是因为不断练习、反馈、调整,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有进步。
每个领域最杰出的人,往往是刻意练习时间最久的那个人。
所以,1万小时实质上是1万小时的刻意训练,意味着在正确方法论下的长期有效地专注学习,而不是长期重复的机械劳动。
多说一句,有一本很著名的书,书名就叫《刻意练习》。
这本书好的地方是:它提出来的“刻意练习”方法确实是更大概率提升技能的练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