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中学写作——《绿皮书》真乃佳作

周末连着看了两部奥斯卡获奖影片——《罗马》、《绿皮书》,第一感觉是《绿皮书》好过《罗马》,实在是一部不可错过的经典佳作。

如果说《绿皮书》是一篇作文,它符合佳作的很多选项,不妨让我一一列举。

第一,故事完整。

本作品讲述的是一位白人被一位黑人老板雇佣当司机的故事。在种族歧视盛行的1960年代,白人托尼处于失业状态,本不想给黑人当司机,但是看在钱的份上,还是愿意陪同黑人钢琴家谢利博士到乡下巡演。

托尼粗鲁无礼、自高自大,属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类型;谢利博士受过高等教育,彬彬有礼,谈吐不俗。差异极大的两个人在两个月巡演的过程中经历许多冲突、摩擦,最终达成了和解、包容,两个人也从彼此身上得到了成长。

故事的线索围绕巡回演出展开。两个人,一辆车,一路行走,同样的演出,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

借用老纪(纪现梅)在阅伴写作课上的说法,《绿皮书》具备了“故事山”的写作方法,故事的起因(酒吧打架),故事的发展(酒吧停业,托尼失业、故事的高潮(找到工作,因为看不起黑人又不想去))、故事的结尾(因为薪水高正式接受)、故事的后续(上路出发)都非常完整,符合故事写作的基本特点。

第二,注重细节。

白鱼文化写作老师王剑锋说,细节就是细小却生动的事实或动作。《绿皮书》就是通过一个一个的细节让人物逐渐丰满。

在影片的开头,侍候谢利博士的管家认为托尼作为新来的司机应该主动搬行李,他对托尼使劲斜了一眼,还甩了一下肩膀;可是托尼并不买账,反过来还拿眼瞪管家,好像说我的力气大,打架你不是我对手。管家再次朝他白了白眼,无奈之下,只得亲自把行李放进后备箱。

又如,托尼与大提琴手奥列格第一次见面就去蹭烟,更过份的是,拿了烟还要趁奥列格点烟的侍候,把自己的烟伸过去,未经对方同意,强行让对方为自己点烟。由此,托尼的粗鲁野蛮跃然纸上。

再如,影片结尾,托尼的妻子一边拥抱谢利博士,一边悄悄说着感谢的话。

几个眼神、一个拥抱、几句对话……诸如此类的细节贯穿整个作品,构成了真实的生活。

三,善用对比。

一个雨夜,托尼载谢利博士去伯明翰演出的途中,一辆警车拦截了他俩。警察因为对黑人歧视的偏见,检查中百般刁难,最终惹怒托尼。结果托尼动手打人,被警察以袭警的罪名关押并连累谢利博士。

同样在一个雪天,在气候恶劣的环境下,托尼和谢利博士在赶回纽约途中,再次遇见警车在后面匆匆追赶,他们以为又要遇上麻烦了。可是这次是警察叔叔来提醒他们的轮胎漏气了。

两类警察形象反差巨大,避免了作品的平铺直叙。

四,悬念迭起。

一个夜晚,谢利博士在黑人酒吧喝酒,被几个混混威胁,局面陷入困境。这时托尼出现,说他手里有枪叫对方快点放人,场面非常紧急,流血事件一触即发。读者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关键时刻,酒吧主人一把长枪解决危机。

另一次,托尼和谢利博士被关进监狱的夜晚,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麻烦,读者都替谢利博士担心,为第二天的演出被耽误感到遗憾。正当读者为主人的命运捏一把汗的时候,最终是谢利博士给一位大人物的一个电话,一切化险为夷。

《绿皮书》的情节设计就是这样一波三折,悬念迭起,先吊起读者胃口,再带给读者安慰。

五,正能量满满。

《绿皮书》中有哲理,名言等等,为作品增添亮色。如:

“我父亲说过,做什么事都要做到极致,吃东西就像吃最后一餐去享受,工作就认真工作 ,笑就尽情笑。”

“不要问你的国家可以为你做什么,问你可以为自己做什么。”

“如果我不够白,也不够黑,我甚至不够男人,告诉我,我是谁?”

“世上有太多孤独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诸如此类,满足了读者励志或心理治疗的需要。

六、结局圆满。

《绿皮书》的最后,谢利博士来到托尼家里,和他的家人一起享受圣诞宴会。黑人白人欢聚一堂,没有种族歧视,没有隔阂、没有误会,多么温馨,多么美好,这也是读者期待的喜剧结尾。

总之,《绿皮书》通过小人物、小事件、小细节诠释了种族歧视宏大的主题,不管是立意、结构、文采都无懈可击,堪称佳作。从更深层的含义解读,正如阿老师所说,它体现的是一种和解的姿态,释放善意的努力。

可是它真的有这么好吗?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