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与场景的关系

‍‍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那些成功的产品或品牌都与场景有很大的联系,而那些失败的产品或品牌,大多都没有与场景联系起来。

何为场景?

百度的解释是指戏剧、电影中的场面,泛指情境。

我的理解就是:环境,指不同的环境。

那么产品与场景有什么联系呢,我认为是相辅相成的,谁也离不开谁,甚至有时候“场景”还直接能决定产品、品牌的生死。

举个例子——

1、当我们遇到问题,又想马上得到解决时,我们通常都会去百度搜索一下,去问百度。如果不想马上解决,通常情况下是不会立刻打开百度。

场景是什么:有问题和迫切想解决问题

产品是什么:百度,百度一下可以解决我们的问题。

所以百度占据了“搜索”这个关键词,百度给人们的印象就是能够解决问题,有问题直接上百度,百度=搜索。这也符合百度的广告语: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2、很多人喜欢吃火锅和烧烤,但是怕上火,怕嘴角起泡,怕口腔溃疡怎么办?

场景是什么:吃火锅和烧烤,痛点怕上火

产品是什么:王老吉,能够解决上火问题

在这样的场景下,王老吉靠着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成功与上火关联起来,虽然目标受众较小,但是目标群体却非常精准。如果王老吉仅仅是宣传他的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而没有把上火的场景涉及进来,我想也是很难成功的。

你去看王老吉打的广告,一开始广告就是与火锅、烧烤有关的,这就是场景。

3、业余时间想找朋友聊聊天、视频通话,但是不想操作起来麻烦,该怎么办?

场景是什么:找朋友聊天和视频通话

产品是什么:微信,可以很轻松地与朋友聊天和通话

在这样的场景下,微信恰恰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可能你会说,找朋友聊天可以用手机自带的信息,发送信息,而且现在信息还可以使用视频通话,但是有一个问题,我喜欢用手机自带的信息,不见得对方也喜欢。同时信息没有微信那么方便。

你可能会说QQ也可以,微信有的东西,QQ都有,但微信有一点是QQ没有的,那就是微信玩起来比QQ简单,只需要手机号验证登录就行,而QQ还需要注册账号,而且界面也相对比较复杂,不能很好的满足没有耐心朋友的需求。这里指的没有耐心的朋友是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

4、刚下飞机、下车、下地铁距离公司或者距离住的的地方还有一段距离,在短时间内又特别想达到目的地,那么该怎么办?

场景是什么:下飞机、下车、下地铁

产品是什么:出租车、滴滴,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这个场景就是人们出行的问题,而且是短途,又很赶时间的那种,滴滴出行满足的就是随叫随到。滴滴和出租车有什么区别的,可能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出租车比较拥挤,毕竟可能会碰到车上跟你同去某个地方的人。

5、玩手机时遇到手机太卡,变慢、等待时间太长,情绪受到影响怎么办?

场景是什么:手机变卡、变慢

产品是什么:手机管家,一键清理后台垃圾

当然这个场景还可以进一步开发,手机变卡可以有杀毒软件,手机清理管家等等,同时作为厂商,也就是手机制造商,可以加大内存,提高配置,这样降低手机变卡的可能,而这也是手机厂商重点关注的对象。

可以看出,很多成功的产品通常情况下都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而致使用户产生需求的原因与环境(场景)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这种场景的出现,产品是不太可能成功的。

那些失败的产品,除了资金断裂外,我想更多的还是因为没有一个完美场景来表达他的产品。这种产品通常情况下是不伦不类的,用户很难知道,很难记住该产品是做什么的。

除了上面的产品和场景外,还有很多成功的品牌的都涉及到了场景,比如今日头条、抖音、快手、小红书……这些产品你会在什么场景下使用它?

当然是在业余时间了,即碎片化时间,可以是坐地铁、上厕所、睡觉前、休息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