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为什么不是科学? | 王一方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者按医学是什么?众所周知,医学比科学起源早。科学一词的出现才1000多年,而医学已有数千年甚至更久的历史。因此,应该是医学的积累、进步以及需求催生了科学。《医学是科学吗?》作者王一方教授认为将医学视为科学的一个分枝或隶属于科学、服从于科学,甚至把医学视为医学科学的简称是不恰当的~~《医学是科学吗:医学人文对话录》摘录:每个人都有求医的体验,都有关于医学的基本理解,作为常识,医学既是科学、技术,又是人学、仁术。但是,当代社会,技术统治了医学,疾病被通透地探究,精细地处置,而痛苦却被无情地漠视,甚至被彻底地遗忘,医学的科学性、技术性与人文性、社会性被深深地肢解了,真理与真谛、正确与正义发生了冲撞,于是,引发了人们对医学目的、职业价值的怀疑、反思与批判。医学不仅仅是科学,它本质上是人学。当医学的“人学”意识削弱时,医学就只剩下一大堆技术追求。为什么要对“医学”提问,完全是因为医学的主体“失踪”。中国古代笑话里有个“傻解差”的故事:一个解差押着和尚,带着包袱上路了,中途和尚设计逃脱。解差默念:“和尚、包袱、我”,“和尚在(有光头为证),包袱在,只有'我’不见了”。医学也一样,作为本体的“医学”概念,很少有人讲,医学就是细分的解剖学、生理学、内科学等等。今天,我们就要认真地探察一下“医学”的底细。《辞海》的错误我们的教科书、权威辞书都声称“医学是一门科学”,《辞海》是这样讲的:“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健康维护与疾病诊疗、预防的科学”。我猜想,写这个辞条的人一定是医学专家,也一定是那种抱定“天鹅总是白的”专家,不太理会世界上有“黑天鹅”。很不幸,这只“黑天鹅”时常出没。在西方的学术分类当中,经常听到一个概念叫“STM”。当时我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叫“STM”(科学、技术与医学)?为什么不把医学放到科学里面?我跟西方学者探讨,他们不做解释,两手一摊,“这是一个常识”。但是,在中国这个常识就显得非常的“不常”。医学究竟是不是科学?或者其不仅仅是科学。在这里,确定“科学”的属性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科学性(特别的学术禀性与方法类型),一层是科学化(发展的向度与路径)。医学不仅仅具有科学性,还具有别的什么性,比如说人文性、社会性等等。同样,它的演进也不仅仅只是单一科学化的路径,还有人文化、社会化等路径。也就是说医学的发展包含了社会性和人文性。过分强调科学性与科学化,有可能缩窄医学的学术视野,这就是所谓的“现代性遮蔽”或者“科学主义迷失”。另外,还有一种更排它的意见,那就是“医学不可能成为科学”,缪森就是这样立论的。在他看来,医学不可能成为科学,医学也不应该成为科学,一旦成为科学,就会出问题,就会遮蔽、偏离医学本真的职业愿景、职业价值、终极关怀以及它的目的和职业精神。大家都知道,科学的目的是求真,求真的过程是不断纠错,不断克服谬误的过程。于是,“真理和谬误”构成一对哲学范畴,科学家就在“真理和谬误”之间摇荡,揭示自然的“是”与“非”。但是医学除了在“真理与谬误”之间求索之外,还试图在“真理和苦难”之间建立一种新的职业范畴。“医学是不是科学”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想解开“真理和苦难(真与善)”的对应关系,探求“科学和幸福”的依存关系,在科学的“此岸”和人性的“彼岸”之间寻求一种对话。在很多人那里,“医学即科学”是直觉,是未经哲学审视的,未经历史经验论证的直觉。前提是科学优越论,一讲科学,就是高尚神圣的,就断定科学肯定会给人类带来智慧,同时带来幸福,缺乏一种“弗兰肯斯坦”(科学狂人制造的无法控制的怪物,西方知识界的“科学灾孽”)意识。当然,这个范畴是需要思辨的。医学科学化的代价科学的医学是指科学化的医学。现代的医学正在朝着科学化的路子发展,越来越科学化。科学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假设我们完全承认医学是科学,或者承认医学首先是科学,就意味着认同医学当中的科学性,认同医学当中的科学化。比如认同学科细分理性、客观、受控实验、严谨、条理、规范、效率等等的科学属性。实验室里培养的那种审讯与拷打的精神(冷血文化)培养出的审判思维、形式逻辑有排它性原则,一旦承认这标准(即客观的、理性的、受控实验及找到真理的方式),那么那些温情的、诗性的、体验的描述都不是科学指标。认同科学化,意味着清除或减弱人文化,意味着职业冷漠的合理性。我们在这里简单的回顾一下中国近代社会的科学化进程,因为医学的科学化离不开一个社会的科学化的环境。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是一盆冷水,从国人的头上倾倒下来,它告诉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就要被开除“球籍”。由此中国进入一个救国图存的激奋通道,这个通道里有一个目标就是科学救国。正是科学崇拜,技术至上的思潮催生了“技术乌托邦”的诞生。人们相信科技的进步可以在当下,或者不久的将来可以解决我们当下生活当中的一切问题。如果今天解决不了,我们可以承诺,日后解决,而且它们肯定给人类带来幸福。“乌托邦”也是一种社会意识,甚至是一种意识形态。现代医学就是遵从这种意识形态,而步入医学的科学化、技术化轨道的,沿着这个轨道逐步建构起医学的乌托邦来。越来越发达,越来越精致、复杂,越来越昂贵的医学科学,循着某个台阶走向“完美”,它可望提供“一切解释”和“一切解决方案”,不仅仅可以驱除痛苦,还可以助涨欲望,带来快乐和幸福。而且现实当中这个技术帝国正在形成,器官移植、试管婴儿、干细胞克隆都只是序曲。代价是什么呢?代价就是医学人文性的失落,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用缺乏温情的数字来命名病人,35床、42号标本——人的疾苦顿时变成了冷冰冰的病理切片和影像,置身医院,到处是充满机器的房间,外加毫无表情的陌生面孔。医学与科学是“兄弟”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STM的表述是将医学与科学放在一个平起平坐的、部分交叉的“兄弟”关系上。缪森认为:科学的基本目的是获取新知来理解自然,它的目的是增进新知。而医学的基本目的是通过预防治疗来促进健康。科学成功的标准是获得真理,医学成功的标准是获得了疗效。如果针对人的医学的诉求和服务来讲,单纯科学的医学存在着“缺省(损)配置”,我们现在的医学教育,提供的就是这么一个“缺损配置”的知识结构。医学跟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交集关系,可以用一张图来表示(见下图)。
自然科学的疆域很庞大。人文科学包括文、史、哲、宗教、艺术等。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法学、伦理学等。医学是叠加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界的地方,还留一小块在三大学科群之外,也就是说医学还有一部分是不可知的玄学,譬如,“病入膏肓”,“膏肓”就是医学中的不可知与不可企及的地方。缪森提出了三个核心观点:其一,尽管医学大部分是科学,但是它并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一门科学。那些试图说明医学已经是一门科学的论证是有缺陷的,那些认为这个命题可以“不证自明”的人是轻率的。在他看来,人性总是高于、先于这种工具理性的,这是医学的大前提。第二,从学科的传统的、内在的目的和职业伦理价值来讲,科学只是有知、有理的指标(科学的价值追求不包括实用性),内涵相对狭窄;医学在有知、有理之外,还必须有用、有情、有趣、有德、有灵,他们之间的内涵与价值向度都存在差异。第三点尤其深刻。他讲到“虽然医学的认知内容可能会还原给生物学,甚至物理学和化学。但是医学作为整个学科,不可能还原成生物学”。作为生理学这一部分是可以还原成科学的,但是作为整个学科,它不能还原成科学。因为医学它有超越科学性的人性张力和禀赋,所以它终将成为一种不适合还原成为科学的学科。医学已经不再只是一门专门的技术,一棵知识大树,一种谋生的职业,而是医生不断升华的一种德行,充满愉悦的一种职业和智力生活,以及生命的彻悟。我希望通过“医学为什么不是科学”这种提问来重新定义医学,医学不仅仅是科学,它本质上是人学。当医学的“人学”意识削弱时,医学就只剩下一大堆技术追求。本文摘编自《医学是科学吗(医学人文对话录)》︱作者简介︱王一方,1958年生人,医学硕士,国内知名医学人文学者,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医学与哲学》编委会副主任。出版医学人文专著《敬畏生命——医学人文对话录》、《医学人文十五讲》、《人的医学》、《医学是科学吗》、《医学是什么》。来源:胥荣东主任医师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