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薰琹 | 被傅雷和常玉罩着的最后贵族
在傅雷暴风骤雨的一生中,有一位艺术家格外受其宠溺,他就是庞薰琹……
《丘堤像》(庞薰琹之妻、女画家)麻布油彩 1930年代
庞薰琹(1906年-1985年)近现代著名画家及工艺美术先驱,参与创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早年留学法国,组织“决澜社”蜚声艺林。上世纪30年代深入贵州80多个苗寨,考察少数民族艺术,创作《贵州山民图卷》。
刚直到近乎狂妄,严苛到不近情理,著名翻译大师傅雷的坏脾气和才华一样令人“闻风丧胆”。不过在他暴风骤雨的一生中,有一位艺术家格外受其宠溺,他就是庞薰琹。傅雷戒备森严的书房,他可以直闯;遇到傅雷盛怒,他可以这样劝说:“你用不着摔东西,你可以打我。”令傅雷的怒气很快就压下;傅雷的译著请他画封面,他也用不着征求意见,傅雷根本不修改……
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及庞薰琹为其设计的书封
庞薰琹征服傅雷的不仅是才华,更是他“无猜的童心”。傅雷把个性中最柔软的部分给了庞薰琹,心甘情愿为他做嫁衣:为他找住房,为他写文章,为他亲手操办展览(傅雷生平自告奋勇帮朋友办展仅三个,其中一个是他,此外还有黄宾虹和张弦),危机时刻将他从巡捕房救出。
《如此巴黎》 1932年前后
1947年夏天,因洪水阻断铁路,庞薰琹在南下广州途中,只得转去庐山住一阵子,庐山洋房太贵,他不得已打电报求助傅雷。傅雷立刻拿下房子,自己也携全家来了庐山。这一段两家朝夕相处,傅雷翻译,薰琹画画。
《时代的女儿》 麻布油彩 1937年
在傅雷眼中,庞薰琹并非凡胎,而是阆苑仙葩式的人物。他在《薰琹的梦》中写道:“不知在20世纪开端后的哪一年,薰琹在烟云缥缈、江山如画的故乡生了下来了。他呱呱坠地的时辰和环境我不知道,大概总在神秘的黄昏或东方未白的拂晓,离梦境不远的时间吧……”
《 地之子》 水彩初稿(油画佚失)40×37cm 庞薰琹美术馆藏
庞薰琹生在一个显赫的大家庭,祖上有层出不穷的探花、进士、尚书、太常寺少卿、巡抚、学政……在清末至近代常熟八大名门望族中,庞氏位居第二,仅次于翁同龢家族。
《母与子》 1920年代
旧家庭的殷实与新时代的摩登无缝对接。庞薰琹15岁即被送到上海念书,在著名的耶稣会震旦大学就读最炙手可热的医学专业,一切在旁人看来春风得意,可庞薰琹却突然感到晕眩与震颤,因为内心深处的艺术之芽萌动了。
他弃医去了法国,在巴黎,破旧的、簇新的建筑,妖艳的魔女,杂色的人种,咖啡店、舞女、沙龙,Jazz,音乐会、地道车……一切新的,旧的,丑的,美的,看的,听的,古文化的遗迹,新文明的气焰都在他脑中旋风似地打转,打转……(傅雷《薰琹的梦》)
庞薰琹《瓶花》
“一天到晚,他迷迷糊糊地,在这世界最大的旋涡中梦着……”傅雷说。庞薰琹学法兰西文化史、艺术史,去画室写生,学钢琴、小提琴,听歌剧,看世博会。此时,他不再在医学和艺术之间徘徊了,却在美术和音乐之间纠结。为了能专注学好一样,最终伤感地结束了音乐学习。
《静物》布面油画 45×61cm 1947 中国美术馆藏
不过,终其一生,音乐都在庞薰琹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多年以后,人们还记得在抗战时的成都,庞薰琹在家庭派对上演奏的曼陀铃。当然,音乐也是傅雷与庞薰琹惺惺相知的重要原因。
郫县吉祥寺
在傅雷笔下,巴黎的庞薰琹是这个样子的:黑丝绒的上衣,帽子斜在半边,双手藏在裤袋里……庞薰琹有张著名戴帽自画像,虽然原图已毁只剩图片,但还看得出那种堪比李叔同《茶花女》剧照的风情。
左为《西班牙舞》,右为《戴帽子的自画像》
在巴黎,庞薰琹在叙利恩研究所以及各种绘画机构中接受自由的非学院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他奇遇了许多中外大师,常玉就是其中的一个。有一段庞薰琹追随在常玉身边看他如何用毛笔果断迅疾画速写,十分钟就完成一张。最有趣的是,常玉把周围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一律画成女裸体,不但没人抗议,还受到极大欢迎。
《橘红时节》43×35cm 1942年 庞薰琹美术馆藏
庞薰琹也目睹了常玉“炒菜的油都没有,更没有钱买颜料”的窘境。而他又发现,常玉完全可以不用那么穷,因为他多次亲眼看到人们包围着常玉,要买其画的线描人物。常玉把画送人经常拒绝收钱,画商找上门来要买画竟被他拒绝。
《人物提琴 》亚麻布91×73cm 1949 庞薰琹美术馆藏
可能庞薰琹自己也没意识到,常玉的行事风格对他一生有很大的影响。当庞薰琹在巴黎小有名气,画商跑来开出每月两千法郎的高额待遇,但一听到“十年内你想改变画风,必须事前和我商量”这个条件,庞薰琹立刻拒绝了,这时他脑子闪出的是常玉说过的话:“千万不要上画商的当。”
庞薰琹 《舞女》
庞薰琹计划到巴黎美术学院进修两年,征求常玉的意见,常玉坚决反对,奉劝他不必进入传统古典艺术学院。最终,庞薰琹在巴黎的四五年始终是“游学”而非“留学”,回国后,他因缺一纸文凭而很长时间内难以受聘高等学校教授之职。
《人像》麻布油彩 64×49cm 1927-1929 庞薰琹美术馆藏
1929年,庞薰琹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城市——上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上海正在经历自己的流金岁月,庞薰琹尽情地享用那种前卫、自由与丰富的气息,爆发出惊人的创作力,让世人为之赞叹。
庞薰琹在上世纪30年代设计的海报
庞薰琹并不知道在今后漫长的岁月中,会有那么多的坎坷、流浪、折转、侮辱、损害……他只是怀抱着自己“无猜的童心”去燃出生命的最高光。这番光华绝伦,不仅是因为他才情四溢,佳作尽出,也不仅是狂飙的“决澜社”宣言抛出,更是因为在这个时候这个城市,他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女神——丘堤。
庞薰琹在成都 1943 Micchael Sulliran 摄
本期《一分钟艺术》主笔
总编 邓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