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断舍离、烛光
下午闲来无事,把家里的书整理一下,打算明天搬到新房子那边。
原来是想趁这个机会,把一些没用的书、杂志处理掉。但真正到了整理的时候,翻翻这一本舍不得,看看那一本也舍不得。大学时的部分专业教材,觉着有纪念意义,不该扔;参加工作后买的日语书,是当年住宿时苦读的见证,也不该扔;而那些科普、管理、易经、心理学方面的杂书,很多都是自己逢年过节回老家时,去北京西单图书大厦淘得,再千里迢迢背回大连的,更不该扔;至于收集、复印的一些专业资料,则是食品人的根本,扔不得。整理完之后一数,要搬走的,装了七个纸箱;确实无关紧要的,装了一小塑料袋。
其实,自己也知道,这些书,今后大抵是不会再怎么看的。现在网上有着海量信息,想查什么,动动手指即可。之前在开发区图书馆办的借阅卡已经有几年没用过了,这两年,也只有出差坐飞机时,会拿本书看。买的很多书也只看了几十页,就放在了那里。平时看得最多的,就是关注的几个微信公众号,得到的也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仔细想想,这些书搬过去之后,往书柜上摆时,还是分一下类,看完的、没看完的,做好标记。
有段时间,看朋友圈上有人在读山下英子写的《断舍离》。所谓断舍离,就是通过整理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一种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其中,“断”是指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是指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是指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从表面上看,断舍离讲的是一种家居整洁的收纳术,但从深层的角度去看,其实是一种活在当下的人生整理观。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态度,除了清理物品,更重要的是要清理生活中那些繁杂的人际关系。让我们从关心别人的角度,慢慢地把关注角度回归到我们自己的身上。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放下不必要的包袱,轻松、淡然、从容地向前行。
前天早晨,点开手机,看到高中同学群里有人发了一张烛光图片,以为是有哪位同学的长辈去世,也没想太多。直到后来,看接连好几位同学发,才感觉到不对劲,问了在县城工作的同学,知道是在公安局工作的一位同学前一天因车祸去世了。自己读完大学之后,到大连工作,每年基本上就是过年时回老家一趟,时间都比较紧张,几次年级的同学聚会都错过了。很多同学都是将近三十年没见面,这位同学也是。只是几年前,一位亲戚遭遇了车祸,曾给他打过电话咨询该如何处理。他是搞刑侦的,经常在朋友圈里发一些预防诈骗、辟谣的提醒,能看得出非常专业、敬业,朋友圈最后一次更新停在了4月11日。今天写下这段文字,也算是对他的纪念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