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贫穷,不是疾病,而是……

我们常常把最好的样子给了外人,却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最亲近的人。

邻居小两口又吵架了,我一点也不意外。

自打他们搬来,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都快形成规律了。而城中村的房子隔音很差,稍微大点声说话,隔壁屋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所以几乎每一天,我都能听到类似这样的一些话:

“你就不能顺手把垃圾扔了吗?”

“你干嘛又买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啊!”

“你这鞋子就不能放好吗?”

“你东西用完怎么又乱放啊!”

……

听起来都是一些琐碎的日常,可这两人,总是像吃了火药一般,句句饱含怨气。

像这种反问本身,就带有一种指责的意味,很容易让人心生反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一种完全无效,且负面的沟通。

美国著名教育家史蒂芬·柯维教授,曾在《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里写道:

我们习惯于对家人大喊大叫,指责而不去理解,命令而不去沟通,学不会道谢,也不懂得道歉,我们都觉得自己已经为家庭生活付出了太多,却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有效沟通。

什么叫有效沟通?它不是说服,更不是控制,而是让双方达成共识。

而这前提,就是“好好说话”。

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节目上,主持人寇乃馨曾讲述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她的丈夫是著名音乐制作人黄国伦,夫妻俩都十分要强,遇到问题时常针锋相对。

有一次,她气急败坏之下,居然脱口而出:“黄国伦,你凭哪一点配得上我寇乃馨啊,你知不知道你离过婚,你是二手货,你配不上我!”

当时黄国伦没有回嘴,转身收拾行李,拉着行李箱走到家门口,回过头对她说了一句:“乃馨,有些话是不能出口的你知道吗?”然后就走了。

节目上,她说:“有时候,越会说话的人,越容易用你的言语去伤人。越会说话的人,越会用你的话语形成一种暴力。我第一次发现,我自己有可能是一个家暴者。”

有些话,从亲密的人嘴里说出来,就像米饭里吃到咯牙的沙砾,伤害来了,防不胜防。

一时的口无遮拦固然解气,却也会像钉子一样,扎到爱人心里,成为我们内心最深的伤口。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婚姻中亦是如此,无论吵赢的是哪一方,结局都只会是两败俱伤。

我相信每段婚姻最初,都是因为爱,那又何必让彼此成为对方的“差评师”呢?

要知道,婚姻里最忌讳的,就是一味的指责与埋怨。

那些真正走得长远而幸福的婚姻,都懂得互相尊重、鼓励和体谅。

如钱钟书与杨绛。

钱钟书是个大才子,但生活技能可谓一窍不通,甚至时常弄坏家里的东西,每次都是杨绛来收拾残局:台灯坏了,修;墨水染了桌布,洗。

钱钟书每次都会像犯了错的孩子一样惴惴不安,而杨绛则总是回答:“ 不要紧。”

她知道,事情既然都已经发生了,生气也无济于事,还不如好好说话让他安心。

图 | 钱钟书与杨绛

钱钟书也从不吝于称赞,他称杨绛为“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还在《围城》的序言中写道:“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由于杨绛女士不断地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哪怕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他心里最念叨的,也是杨绛——1998年12月19日,因病重早已骨瘦如柴的钱钟书,用尽全身力气道出了一句:“绛,好好里(好生过)”,便永远闭上了眼睛。

钱钟书与杨绛,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才是婚姻最好的模样。

婚姻,本质上就是一种动态的社交,会随着彼此间的交流而变化。

好言好语,婚姻也便往好的方向发展;恶言恶语,便只会让婚姻日渐崩坏。

好的婚姻,需要你好好说话。

说完夫妻之间的问题,我们再把视线转到孩子身上。

大部分中国家庭里,都缺少表达情感和需求的习惯,尤其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时常会陷入“我养你我说了算”的逻辑之中,缺少积极的倾听与沟通。

在这种环境之下,父母很容易将自己的压力与烦恼,转化为对孩子的讽刺与羞辱。

知乎上一位网友的话,很让人动容:

我知道我的自卑和怯懦,想改变却无能为力, 因为我父母从小的那一句句“没出息”“丢脸”已经在我的人生烙下印记了……

我本来可以不是这样的,只要他们说一句:“你很棒。”

肉体的伤痕是看得见的,而语言打击所带来的伤口,则无迹可寻,且难以治愈。

而那些把打击当做教育的父母,往往不会明白:语言暴力,是比身体暴力更长久的伤害,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自尊和人格的养成。

也许有些父母们会认为,孩子多受几次打击,才能学会抗压、才禁得起挫折和考验。

但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母经常性的打击,只会让孩子变得自卑,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之中,严重时还会患上心理疾病,导致许多极端行为。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曾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很多青少年犯罪者,都曾在童年时经常遭遇父母的语言打击。

“猪脑子”、“废物”、“就知道吃”、“丢人”、“是人都比你强”……

也许父母只是随口说出的一句话,一个评价,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紧紧贴在身上的标签,即使你忘了,孩子也会记得清清楚楚。

就像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里写道:“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于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所以,别再把打击当教育,你的孩子,远比你想象的更在乎你。

曾经有一个身材矮小的女孩,喜欢上了乒乓球,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她没有天赋,嘲笑她,让她放弃。但是她的父亲坚持对她说:“你很优秀,真的。”

●这个女孩就是邓亚萍。

还有一个女青年,考了两次研究生都落榜了,而当时她已经28岁。当她正挣扎于要不要放弃时,她的妈妈告诉她:“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下一年,她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的研究生。

●这个女青年就是著名央视主持人敬一丹。

你看,鼓励才是孩子前行的阶梯。父母,也应当是孩子的后盾与支持,而非恐惧的来源。

好的言语,就是父母给孩子打开的一扇窗,让他看到外面广阔的天地;而坏的言语,就是一把刀,只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深浅不一的伤口。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好好说话。

接下来,咱们再来谈谈“老大难”的父母问题。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深有体会:“色难。”

意思是,在孝敬父母这件事上,最难的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

曾经有个新闻,杭州一65岁大妈,在家中贴满和女儿的聊天记录,称:那些“新奇玩意儿”的用法老记不住,问多了又“怕子女烦”。

看看这几张图:

“这都不会吗”、“给你说了800遍了,这是801遍”、“别发语音!”……

这一字一句的,显然缺了点耐心,但女儿也确确实实地帮父母解决了所有问题。

也许,正如网友所说:总想耐心一点,总忍不住对父母发火,这是年轻人的“通病”。

不能与父母好好说话,简直是中国家庭的常态,有的人甚至跟父母无话可谈。

但是,这绝对不代表不爱。

只不过,当你沿着时代的潮流大步向前时,父母却已跟不上你的脚步。无论行为能力还是思想观念,你们之间的差异,正在被不断扩大。

这才是问题的缘由。

举个例子,这两年我身边很多人都开始被父母催婚,有的还因此和父母闹得很不愉快。

朋友小杨曾吐槽:

“我跟我妈说过多少次了,我特希望她能够理解我们这代人,我们这代跟他们那代不一样了。至少我是这样,我不想随随便便找个人就嫁了,也不想这么早就结婚,我还想好好拼一下事业呢。可无论我怎么摆事实、讲道理,她就是听不进去啊!”

你看,这就是两个时代的观念冲突,难以调和。

而很多年轻人,在面临这样的问题时,往往会犯一个错误:企图改造自己的父母。

父母好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所沉淀下来的观念和思想,哪是你能轻易改变的?

也许有时你会觉得父母太“落后”、太“愚昧”,但要知道,你今日的“智慧”,都是父母在过去的时光里,为你付出的心血。

你已长大成人,你开始追逐理想与自由,而父母却还是旧时光里,那个有点固执、有点笨拙,甚至有点肤浅的父母。

想想自己二十年前有多“无知”,也许你就能理解,父母二十年后有多“愚昧”。

所以啊,不要试图和父母硬碰硬。那不是两个人的差异,而是两个时代的对抗。

很喜欢网上的一句话:成年人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就是阳奉阴违。

简单来说就是,口头上无条件服软,行动上坚持自我。既避免了与父母硬刚,又可以坚持自己的主张,何乐而不为?

当然,前提是你要能证明“自己可以过得好”。如作家晚晴所说:“父母通常都不会干涉那些强大的孩子,不仅不会干涉,他们还会反过来听孩子的意见。”

只有你过得足够好,父母才有理由相信你的主张与理念。而在那之前,请给彼此,多一些耐心和空间。

毕竟孝顺父母的前提,就是你要好好说话。

最后,做个总结。

网上有句话说,我们常常把最好的样子给了外人,却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最亲近的人。

比如当你在公车上遇到陌生的老人,会主动站起来让座;路过乞讨者,会施以援手;越是遇到不熟的人,就越是克制有礼。

但对自己的亲人,却好像习惯了,对他们漠不关心,甚至贬低、冷战,明明朝夕相处,却又彼此伤害。

这,绝对不对。

人这辈子,最怕什么?大概就是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等候。

就像你买得起充电5分钟的手机,但买不到和你通话2分钟的人;买得起昂贵的药物,却买不到陪你去看病的人。

身边的人来来去去,只有家人始终相伴左右。

家人,才是我们这一生,最珍贵的宝物。

既然有爱,就请好好说。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大妈家中贴满和女儿聊天记录:记性不好又怕打扰她》

知乎 #父母的话,对你的影响有多大#

文章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