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步不让!我们为什么要硬刚到底?

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里,中国的一票否决权用的最少。
到目前为止,我们用过14次一票否决权(其中8次是为了帮助叙利亚免受西方国家制裁),只有俄罗斯的10分之一,美国的7分之一。
但联合国历史上最强硬的一次一票否决,却是来自于中国。
连续16轮一票否决,硬刚到底,绝不低头。
1981年,连任两届的联合国秘书长库尔特·瓦尔德海姆任期将满。
此时的他刚刚63岁,在外交舞台上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在任期内表现也十分出色,在多轮国际冲突中扮演好了调解员的角色,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国都对他十分满意,其中也包括美国和苏联。
而且联合国并未对秘书长一职的任职年限提出硬性的要求。根据1946年1月24日的联合国大会决议内容,秘书长的任期为五年,期满之后可以连任。
亮眼的成绩、两个超级大国的认可、还有程序规则上也有正当性,一切都那么理所应当,踌躇满志的瓦尔德海姆决定再争取第三个任期。
但中国不同意。
根据选举规则,候选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在5个常任理事国中全票通过,第二,在10个非常任理事国中至少得到4票,总票数最少是9票。
第二个条件容易,毕竟美苏都同意了,其他非常任理事国没理由反对。
关键就是第一个条件,五常必须全都点头。
但中国,就是坚决反对瓦尔德海姆连任。
实际上,瓦尔德海姆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
在担任奥地利常驻联合国代表时,瓦尔德海姆就一直都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他在联合国会议中表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越来越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了,一个仅控制1600万人口,位于中国大陆边缘上的岛上政府,竟然试图代表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10亿中国人发言。关于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问题的争论已经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同时驱逐国民党集团代表的席位。
很快,中国就对瓦尔德海姆投桃以报李。
1971年12月,瓦尔德海姆参加第四任联合国秘书长选举,在和芬兰代表雅克布森的最后对决中,中国投出了关键一票帮助他顺利当选。
当选之后,瓦尔德海姆很快就访问中国,成为第一位正式访问中国的联合国秘书长,1976年连任之后,他又再度访问中国。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后,联合国为周总理降半旗一周以表达哀悼,这样高的纪念规格在联合国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而且还是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非一号领导人。
很多成员国对此表达了反对和质疑,但瓦尔德海姆掷地有声地回应: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
和中国感情如此深厚的瓦尔德海姆,为什么中国一定要反对他连任呢?
对事不对人。
实际上,1971年瓦尔德海姆第一次参选时,他就不是中国心目中的理想候选人。
联合国前两任秘书长都来自发达国家,第三任秘书长吴丹是在第二任秘书长飞机失事后作为副手转正的。联合国的舞台上,需要听到第三世界国家的声音,也只有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秘书长,才能更加高效的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可经过两轮投票之后,只有瓦尔德海姆和芬兰的雅克布森有望获得最终的胜利,所以综合考量之下,我们选择了对华更为友好的瓦尔德海姆,并在1976年连任竞选时又一次为他投票。
但这一次,在瓦尔德海姆向秘书长发起了第三次冲击时,我们决定坚决投出反对票。
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格局实在太久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出的声音实在是太微弱了。
这个世界80%的人口都来自发展中国家,而联合国秘书长80%的时间却都要由发达国家的官员来任职。这本身就是对联合国精神的悖离。
所以中国坚决反对。
我们心中理想的候选人,是来自坦桑尼亚的萨利姆。
1969年,27岁的萨利姆就担任坦桑尼亚驻中国大使,在此后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一直都在为中坦友好、中非合作不遗余力地努力。
1971年我们重返联合国时,萨利姆激动地现场起舞。
当时的萨利姆,正担任坦桑尼亚总理,50多个非洲国家所组成的非洲统一组织推出萨利姆竞选联合国秘书长,中国也希望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一道,将萨利姆推上联合国秘书长的位置,为发展中国家发出更洪亮的声音。
瓦尔德海姆还是萨利姆,这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场较量。

1981年10月27日,竞选正式开始。
第一轮投票,瓦尔德海姆10票,萨利姆11票,两个人在非常任理事国中的得票数都超过4票。
但都有一个常任理事国投下了反对票,中国反对瓦尔德海姆,美国反对萨利姆。
第一轮投票无效,第二轮投票开始。
美国开始向其他非常任理事国施压,接连有国家开始选择弃权,但中国仍然继续对瓦尔德海姆投出反对票。
如此四轮投票过后,情况陷入了僵局。
第二天,安理会再次进行了两轮的投票,瓦尔德海姆都是11票,但依然被中国一票否决。
投票暂停了6天后重启,第七轮第八轮投票结果还是一样,瓦尔德海姆在中国这始终过不了关。
这时,西方国家开始利用舆论向中国施压了。
很多媒体指责中国,是在故意搞事情制造阻力,破坏联合国的日常工作,还有些人向非洲国家递话,说中国是在装模作样,拉拢非洲。
在1971年的那次选举中,中国本来也反对瓦尔德海姆、支持非洲国家的候选人,在前两轮选举中都投下反对票,后来因为票数悬殊过大再加上奥地利使馆的友好表现,我们退而求次选择了瓦尔德海姆。
但这一次,他们都低估了我们的决心。
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中,只有中国是唯一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为发展中国家发声,这是我们的底线与坚持。
邓小平向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凌青发出了最高指示:一否到底。
11月17日,当天又开始了8轮投票,结果仍然是僵局。
僵到其他三个常任理事国都投出了弃权票,中国和美国还在互投反对票。
连续16轮,两大常任理事国互相否决,这在联合国历史上都是第一次。中美两方都亮明了底线,绝不可能接受对方的方案,按照这样投下去,就是再投160轮,也不可能选出最后的秘书长。
中美双方也都明白,谁到了这一刻都不可能低头了,硬刚了16轮之后怂了,比一开始就让步更难看。
国务院副总理黄华当时正出访坦桑尼亚,还特意对非洲的记者强调:“中国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立场绝不会变。”
联合国甚至提出了备选方案,瓦尔德海姆和萨利姆共同分享下一任五年任期。这个方案直接被中国拒绝了。
这件事情,我们就是决定坚持到底,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瓦尔德海姆找到了我们。
凌青耐心地和他解释了原因:中国坚持的是原则,中国的态度不是针对你个人的。联合国成立只有36年,你一人就担任了10年秘书长,这已经是很高的荣誉了。中国支持第三世界秘书长候选人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
我们不是针对瓦尔德海姆,我们只是不能接受第三世界国家继续在国际舞台上被当作小透明了。
也许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也许是被中国的担当与执着所打动,他决定亲手化解这场僵局。
12月3日,瓦尔德海姆写信给安理会,表示自己将不会再参与秘书长的竞选,同时也呼吁联合国能够给发展中国家候选人更多的机会。
12月8日,萨利姆同样选择了弃权。
12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公布了另外9名候选人,分别来自秘鲁、伊朗、阿根廷、菲律宾、圭亚那、巴拿马、毛里求斯、厄瓜多尔、哥伦比亚。
全都来自第三世界。
这也许是瓦尔德海姆在任期之内,送给中国朋友的最后一份礼物。
12月11日,来自秘鲁的佩雷斯·德奎利亚尔成功当选,这一次,中国投下赞成票,而美国选择弃权,在宣誓就职时,德奎利亚尔坚定地说道:
我绝不会忘记,我来自一个发展中国家。
而潇洒放手的瓦尔德海姆和萨利姆,也在更大的政治舞台上收获了更多。
1984年,萨利姆任坦桑尼亚总理。
1986年,瓦尔德海姆当选奥地利总统。
从德奎利亚尔开始,连续25年时间,联合国秘书长都来自发展中国家。联合国不再是发达国家的传声筒,发展中国家理应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平等的国际地位。
第二年,德奎利亚尔访问中国,邓小平对他说:
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一员,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坚决维护世界和平,这是我们外交政策的纲领。
写在最后:
自1981年之后,联合国宪章中就秘书长选举做出了新的规定,联合国秘书长将由各大洲候选人轮流当选,同时最多连任一届。
时至今日,美国在霸权主义的道路上,似乎已经忘记了最初牵头成立联合国的目的是什么,而我们还一直记得自己的初心。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干涉他国内政,平等互利发展......
这是我们寸步不让的底线与原则,中国坚持的底线,永远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