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孙权才是古代“第一”盗墓皇帝

汉末三国,随着黄巾起义乱了青州和兖州,再之后六常侍诛杀何进,董卓统军入京,自此汉失其鹿,群雄并起而逐之,天下大乱。汉自献帝去世之后,天下就没有安生过,而连年战乱数十年,可是苦了天下百姓,正所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汉末战乱造成的第一大影响就是人口的锐减,黄巾之乱之前,东汉帝国大约有五六千万,而到了汉末时期,天下总人口至多不过千万,根据其他统计推测,这一数字甚至更低,只有六百万左右。也就是说,汉末战乱数十年,天下人口锐减百分之七八十。

汉末天下情形

而人口的锐减必然会造成生产力、税收的锐减,连年战乱必然会让各大诸侯都招兵买马,扩充兵员,这样种田的人更少,粮草钱粮军饷抚恤对于一方诸侯的府库之损耗却更大。所以,当战争进行到后期,诸侯之间的争夺就不再是像最初时那样以争抢城池和地盘为主了,变成了争夺人口为首。

比如,曹操与孙权,常年对峙在濡须口与合肥附近,曹操不厌其烦,于是将濡须口到淮河附近的百姓全部迁走,只留下一座合肥城作为桥头堡,与孙权对峙,这也是孙权很难突破合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当地没有百姓,大军远征无法就地取粮草等军需,所以,孙权大军就不能离河岸太远,否则很容易被切断粮道,全军覆没。

再比如,刘备和曹操争夺战略要地汉中,曹操因为秦岭险要,通行不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在攻下汉中后有些意兴阑珊,后期刘备大军来征伐,曹操作战不利,于是釜底抽薪,迁走了汉中地区的所有百姓,只留下一座空城和数百里荒无人烟的土地。

汉墓

为什么各大势力对人口如此重视呢?只因为前文提到的一点,人口代表生产力,人口代表税收,人口代表粮食,人口代表兵源。诸侯们真正看重的是人口背后的东西。

人口创造财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积累。可是无论如何争抢人口,也不可能顷刻间换来巨大的所需,毕竟支撑连年对外战争,最重要的还是钱,毕竟谁都知道,打仗就是在烧钱。

那怎样才能来一波快钱,满足当时天下诸侯的及时所需呢?那就必须说道汉代的一个陋制。那就是汉代自汉元帝之后,以孝治国,发展到东汉时期,更是发展成举孝廉,那就是推举最孝顺的人做官。这一下,就引发了全天下的跟风,所有人都在拼命表现自己的孝悌,在侍奉父母行动方面,大家能做的基本也就那些。那怎样才能凸显出自己更加孝悌,那就推行厚葬嘛,比谁给父母的陵墓修得豪华,比谁给父母的陪葬品多,所以汉墓是华夏千年来最豪华的墓葬,随便一个完整的小墓都能挖出丰富的陪葬品。

汉代墓葬

由于汉朝的陋制,导致了天下恶性攀比,以至于某些时候,天下百分之四十的财富都被埋在了地底。

那诸侯们怎样才能短期内获得巨额财富呢?显而易见,财富从土里出,农耕来钱慢,那就掘坟,也就是所说的盗墓。

提及盗墓,坊间传言最大的盗墓贼就是曹操,甚至于小说中提到的盗墓专业人才摸金校尉都是曹操所创的职位。曹操虽然名声大,但是获利却并非最多,而汉末三国盗墓获利最多的当属国贼董卓,其基本挖遍了东西两汉的所有皇陵,就是依靠这些财宝,董卓才能够养起一支强悍的西凉铁骑,把持朝政,执天下牛耳。

汉墓厚葬

到了三分天下之后,手握中原,控制着全国大半人口和耕地的曹操尚且时常为了粮草而捉襟见肘,到最后不得不派遣大将于禁屯田。而只有蜀中尺寸之地的蜀国丞相诸葛亮养了十万兵马,已经是益州疲弊,百姓民不聊生。更别说,地广人稀,有大江大湖相隔的东吴,既要守备夷陵,又要拱卫荆汉,还要陈兵守护江淮,自然需要大量财富来支撑。

于是就引出了历史第一盗墓皇帝,孙权。之所以称第一,那是因为,其它盗墓的大哥们都没有当上皇帝,至少活着的时候没有当皇帝,如曹操、董卓、项羽等。

孙权

孙权继承父兄留下的江山,掌控着江南大面积领土,虽然当时还没有开发,但是长沙、江夏、江左、豫章、番禺等地,虽不比中原,但也是汉代比较重要的地方,重要的地方自然就会有重要的人定居,然后就有了大墓。

孙权为了加强军力,以图在乱世中称雄,北抗曹魏,西控巴蜀,南平土族和山越人。也加入了汉末挖墓的行列,其实也是没办法,谁叫三百年来,这帮人吃饱了撑的,往土地里埋钱。

三国

孙权时期,主要挖掘了秦末群雄之一的长沙王吴芮的坟墓,挖了秦末汉初南越国开国君主传奇的赵佗的王陵,以及南越国第三位君主。南越明王赵婴齐的坟墓。据记载,孙权为了挖赵佗墓,派遣五千大军南征番禺,平定了岭南,将番禺城附近翻了个遍。而位于长沙附近以及豫章附近的一些重要汉墓,很多都被孙权挖过,只是,喜欢掘墓的孙权,却不知为何,放过了海昏侯的墓,要知道,一千七百多年后,出土的海昏侯墓的墓葬规格,必定是强于长沙王的,应该也不弱于两代南越王的坟墓陪葬规模。可见,孙权也有疏漏之处。

神秘的孙权墓

当然,孙权之后,主持盗墓的皇帝也有,比如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石虎,还有唐末农民起义的黄巢,也主持过大型的盗墓,不过自汉代以后,皇家慢慢开始遵行薄葬,盗墓的意义就不大了,而且还会留下历史骂名,皇帝更怕自己的墓葬会被侵犯,所以盗墓之风便不在盛行,当然这里指的是皇室主持的盗墓活动,民间蟊贼盗墓一直比较猖獗,自古以来的盗墓贼破坏了大量的古墓,时至今日,也许民间依然有盗墓贼在活动。

赵佗

而孙权,在特定的年代,基本一家独享了南方小半壁江山的汉墓,在历史上影响还是比较突出的,虽然相比于几乎同时代的曹操,名声没有那么大。但是其做这些事基本都是在皇帝任上,所以影响相对恶劣些,而且其挖掘的大墓很多。所以就有了历史“第一”盗墓皇帝之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