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所谈:教你元青花不打眼,微观剖析早中期元青花特征(建议收藏)

小编写的元青花系列主要针对带有典型特征的早、中期产品。元末,明初属成熟型,其工艺、胎质、青花发色与元早、中期产品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不要进行比较。目前国内外各家藏馆收藏的95%都属元末,明初藏品(注:最晚的是明成化期墓葬藏品)。

武汉博物馆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早、中期产品工艺特征如下:

1、由于采用模制,拼接技术,元青花创造的许多大型瓷器。其造型优美复杂。其中最著名的至正型元青花象耳瓶达到八块拼接。一般瓶、罐均先后分颈部、上腹部、下腹部和底部分段模制,再拼接粘装(按现在说法为湿胎拼接粘装)。接口处可见挤压痕和指按痕(见图)。器物外壁可摸、看到接胚痕。

至正型元青花象耳瓶

至正型元青花象耳瓶

2、大型瓷器。其造型优美、复杂。由于采用湿胎拼接粘装(晾晒时间不够),罐类普遍口部会有变形(见图)。注意:早、中期罐类的造型与元末,明初的造型有区别。早、中期罐类的造型弧度更大,更优美(见元青花鱼纹罐图)。

元青花鱼纹罐

3、瓶内壁不施釉,罐内壁施釉但不均匀(采用较稀的釉进行施釉)(见图)。

元青花人物罐

4、瓶、罐内壁修胎。但采用的是手部修胎,而不采用工具修胎。如果见采用竹刀等工具修胎,及胎内有工具修胎后的残留的胎片,一定有问题。

胎、釉特征如下:

1、由于元青花采用二元配方制胎,即瓷石与麻仓土按比例配方混合制胎就决定了元青花的胎体普遍较厚、胎质坚硬;胎质与宋代青白瓷的胎质相似,胎色不是纯白色的,而是层次不一的灰白色或灰黄色或土黄色的;由于粉碎瓷石、淘洗瓷土等工艺的局限性,烧成后的胎体比元末、明初的元青花瓷器粗糙,胎内所含的杂质及铁质(麻仓土铁质含量较高是它的特性)较多,气孔较多,远说不上细腻洁白。但老化干燥。著名瓷器鉴定专家张浦生说过这么一句话:元青花瓷我还没有见过超过5公斤的藏品。

一句话:元青花的胎体普遍较厚,但不太重。一般元青花瓷胎体都较为厚重,大器烧成后底部常有开裂。现代仿元青花器已无法获取与元代麻仓土成分相同的高岭土,多用工业化机械加工的胎泥制坯。这种胎泥由于用球磨机碎料,如你有藏品困于出手,想找正规拍卖行进行拍卖,可与福羲拍卖行小芳经理洽谈,壹玖壹,叁柒陆,贰柒叁伍玖、真空练泥,没有陈腐过程,因此烧成后的仿品胎质过于细密,胎内没有空隙,胎体比重大,手感沉重,露胎面细白无砂隙。

近几年来为了在制泥工艺上仿古,景德镇周围许多瓷石、瓷土产地的江边河畔又出现了一些用水轮作动力的水椎制泥作坊,专门向仿古瓷作坊供应泥料。据一位行家里手介绍,这类泥料比机制泥料“有性,好用得多”。但无论如何,用这种缺少较长时间陈腐工序的泥料烧制出来的仿元青花瓷在露胎处仍显干涩,没有元青花真器露胎处那种粗而不干、润腻不涩的质感。当然,这种感觉不是看了文字就能立马掌握的,要多摩挲元青花标本,才能找到感觉。

2、从元青花的内胎(见图)我们可见到胎色不是纯白色的,而是层次不一的灰白色或灰黄色或土黄色的.同时胎内所含的杂质及铁质(麻仓土铁质含量较高是它的特性)较多,会在胎面呈现出许多铁质斑点(重要)。

3、元青花的白釉为石灰-碱釉,釉汁呈乳浊状,如同石灰水。上釉的方法:大件为浇釉,小件为侵釉-即蘸釉。浇釉的方法较为原始,釉面普遍会出现凹凸不平及缩釉点(见图)。同时还会出现鼓包。

4、釉面出现很多霉点是它比较有特色的地方。霉点其实也是铁质泛至釉面而没有完全的一种现象。正常。大的铁质斑点(见图)会出现爆釉点(釉面气泡爆裂)。

瓷器的宝光是什么?如何判断?

很多初学者常常问,搞不清楚。用一个比较通俗的方法来说明一下:刚出锅的老面馒头的光色就像宝光,它不刺眼。老面馒头的面色就像元青花的釉色。它凹凸不平还有鼓包。

有包浆的器物上面,就会有一层类似涂了薄油一样的温润的油光。年代越久,油光就越强。如果是青花器,那么,包浆下的青花,应是下沉的,犹如上面有一层水一样,俗称“水头”。新器的青花上是没有水头的,有年代的传世品一定会有一些使用过的痕迹,有揩拭痕、擦伤痕等等。这种痕迹没有规则,是在岁月的流逝中自然留下的,和现代新品用人工做出使用痕不同,人工做的有规律性,比较生硬,仔细观察,可以区别。如果器物入过土,也应有土侵和灰皮等被腐蚀的痕迹。新出土之物,闻之应有土香气味。

现在也有人工用酸腐蚀等方法来做的,但不像真正的土侵和灰皮那样深入肌理和无规律可循,闻之则有异味。现在还有在烧造时通过用釉面涂锌来作旧。因为锌元素在高温下比较活跃,能促使釉面气泡爆裂,以此达到作旧目的。但涂锌作旧的器物,也可以识别:涂锌的器物,高温下气泡是一次性破裂,不像自然老化的,有时间因素加入,因而是有多有少,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另外,涂锌件因气泡大量破裂,造成釉面出现流动,放大镜下可见弯曲的水波纹。

总之,老的东西会讲话,这并非一句泛泛之谈。倘若找不到感觉,请君切勿轻易掏钱买“元青花”,尤其一些“国宝级”元青花,它从明太祖手中漏网的可能性原本就小,更不要说被你“捡漏”!而市面上时不时让你撞上的这类“至正型”器,哪怕收藏有几房间,很可能全是徒劳。倒不如用这个钱和这些时间,玩一些明清件,大抵是可玩出个痛快,玩出些文化来。特别是在眼力扎实的基础上,甚或会有意想不到的大收获,不仅仅元青花,还可能会碰上更珍稀的中国名瓷。

本期就分享到这里,欢迎评论区留言,你手上的藏品一定是珍品,福羲小芳在评论区等着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