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从一节课例观察开始
杨巧玲
最近,我在西安聆听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郑艳红老师上的小说课《复活》。
“复盘”学生的课堂学习。我观察的是一个叫李骏宇的男孩。为了拉近关系,课前我与他打招呼,问他叫什么名字,他看到我写的名字,立即纠正说自己是马字旁的“骏”。我问了他:“班里就只有这20个人吗?”他说怕坐不下,只来了一半人。还补充了一句,是随机叫的号。看得出李骏宇交际能力强,状态很放松。
2点40分上课了,郑老师要求组内交流预习单,李骏宇拿出自己的预习单,心理变化图用横竖箭头标注得很清楚,横向是心理活动,竖向是情节。我发现他写的心理描写大都是用两个词表示。他在文本材料相应的位置写了一句:“这是什么心理活动呢?”同桌发言时,他边听边和对面同学互查看预习单。他的同伴用的是波浪线绘制心理变化图,很直观;他的横竖箭头图中规中矩。轮到他发言时,他先进行简单评价,然后细说自己的内容,但没交代自己的困惑;对面同伴说话结结巴巴时,他贴心安慰。当对方滔滔不绝讲情节时,他又适时提醒讲重点。时间到了,没有交流完,两人互相交换眼色,摇摇头。
2点50分,其他小组同学展示时,他看看黑板,翻翻手头的材料,左手搓捻着鼻头,似在思索,随后在刚才的问句旁边批注“懊悔”一词,又看着黑板,右手来回地转着笔。别人说到精彩之处,他始终没做记录,后又删掉“懊悔”,写下了“愧疚、犹豫”,最后又补写了一个词“矛盾”。在整个过程中,他左手右手的习惯动作重复了9次。
3点5分,老师抛出问题:找心理变化点。他很快列了一个提纲,斜着头看着对面伙伴“说说吧”。对方分享时,他在第四点写道:没搞懂。在“生出新力量”上画了个“?”仍没问伙伴。对方说得正酣时,被老师打断了,他无奈摇头。
3点33分,学生齐读重点段,他读完后在“新的力量”下又画了问号,他认为这种思想转变太突兀了,接受不了。
3点43分,老师要求概括人物形象,他写的是:聂赫留多夫本性善良,但被贵族身份影响,变得堕落。老师配发了助读资料,他看了一下,在句子“忏悔贵族形象有托尔斯泰本人的影子”下画线。老师指名让他在班上交流,他站起来说:“他不坏,受贵族气影响内心肮脏;作者本身是贵族,这个人物有作者的影子。”可能是有点紧张,他把“善良”说成了“不坏”,郑老师肯定了他的后半句,并在黑板上写下“自传体特色”,李骏宇又轻快地转了一下手中的笔,似有自豪感,但脸上依然很平静。
3点54分,老师做总结,他还执拗于魔鬼与天使的转变问题。下课了,我鼓励他去问郑老师,他去了回来后说了句“良心有时是一瞬间爆发的,更何况他本善良”。他最终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一次主动提问题实则是一次性格缺陷的弥补,除了勇气、颜面,他卸下了心理负担。
一次课堂观察的“复盘”,我真切地看到一个孩子是如何学习的。一个看起来表面平静的孩子,他的内心却如此翻江倒海,让我震撼。
诊断学生的问题。李骏宇,高大帅气,心态阳光,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他是班长,组织协调评价能力强;尊重权威,做事中规中矩;待人有礼有节,是个贴心的暖男。
他学习基础好,预习扎实,有自己的见解和困惑,不盲从。但学习却不能走向深度。理由有三:一是拘泥于班长的身份,总想把好的一面示人,有点小虚荣,隐匿了自己困惑,一节课也很纠结这个小节,耗时低效,缺乏向外借力的勇气。另外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他做事中规中矩,缺乏创新。二是他内心细腻,想得多,但行动力不够,不能完全呈现出开放的心态,因此不能走向深度学习。“情郁于中,自然发之于外”“困于心,衡于虑”两个招牌动作的轮番出演,真实地呈现出他学习发生的过程。三是他缺乏倾听的心态。倾听不只是要有听的姿态,还要有空杯心态,要包容开放地去接纳别人好的观点,虽然他整节课也在听,但他的倾听是有选择的,只局限于寻求自己困惑的解决之道,缺乏思维的深度。
反思教师的责任。我们首先要把孩子当成真正的生命体去看待。孩子是活生生有情感的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太多因素影响:情感、修养、习惯、情绪、性格,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不是我们认为他们的学习能达到什么程度,而是他们依据自己生命的本原状态上升到哪种程度,老师及同伴唤醒了他们什么,这才是一节课最大的意义。
其次,倾听是需要培养的。不只是听老师、同伴的观点,还要真心地学会接纳,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拓展自己。不能受前概念的影响只选择自己想听的,要有包容开放的心态,取长补短,才能丰盈内心,获得深度思考的力量。
再次,给足孩子思考交流的时间。时间是走向深度学习后的保障,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同时,我们要给孩子做一些心理建设。像李骏宇这样好面子,缺乏问问题的勇气,在我们周围不是个例。给孩子做一些积极的心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帮助他们打通这道厚障壁,让他们卸下包袱,轻装前进。
最后是高品质的教学设计。学习共同体的课给老师增加了难度,如何解读文本?如何设计一节课?如何唤醒不同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创新性学习?一系列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解决问题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专业素养的提升,这是一个漫长的探索之旅。而郑艳红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一次好的课例观察让我们照见历史、预习未来,见证生命成长的美好状态,唤醒我们尊重生命,创建安全安心润泽的学习环境,静待花开。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眉县槐芽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