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献给所有为爱而生的灵魂
2021
05.20
ArTianist
爱情是什么?
诗人说,爱情是你眼前的一朵鲜花,流光开放的风华,是春日里的一抹桃红,秋风中的一缕牵挂,夏雨里的一串叮呤,冬雪中的一道暖阳。
音乐家说,爱情是一朵花开的声音,一阵风来的神秘,一片云飘的投影。静静聆听心香一瓣,芬芳溢满蓝色的天空,澄明心湖。
哲学家说,爱情是走进你生命的那个人,陪你一起看日月山川,一起享受由温馨浪漫到平淡如水的人生过程。
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一场花开,就像没有任何人能阻止一场爱情一样。
文章:田艺苗 | 图:网络
整理编辑 | 田艺苗的田
巴赫与安娜
《安娜笔记本》
❤️
The Anna Magdalena Notebook Aria Joao Carlos Martins - The Anna Magdalena Bach Notebook - Little Preludes - Italian Concerto
Little Suite From The Anna Magdalena Notebook: I. Menuet in G Major, BWV Anh. 114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Composer Series: Pure Bach
安娜是音乐史上最慈爱的母亲,最贤惠的妻子,她还是巴赫最满意的抄谱员。抄谱并不是把作曲家的草稿抄成美术体就完事,那是很累人的活,需要把乐队总谱抄成数十份分谱,让每一位演奏者的谱架上各有一份。当年没有复印机,没有电脑分谱,全靠人手抄写。安娜抄写的乐谱字体非常工整漂亮,她为巴赫抄了20年乐谱,以致后来两人连音符字体、握笔姿势和削鹅毛笔的方式都完全雷同。这些后来收藏在博物馆的手抄乐谱和温暖的音乐,也默默纪念着一份相濡以沫的感情。
“如你以心相许,不妨秘而不宣;我俩灵犀相通,谁能猜出端详。”在巴赫的《安娜笔记本》中,有这样一首美丽的歌。在巴赫的传记里,他背后的女人们沉静羞涩,只留一个曼妙背影。这首诗诠释了沉默的爱情。他们一定时常一起弹琴,却从不轻易说爱。爱是一份萦绕漫长岁月的情意,一句封存心底的誓言和眼神与心的默契,即使长年在一起生活也不曾消磨爱的激情。叫人想起当时的民间舞蹈,远远眺望,旋转一圈,只为与她相对那一刻的悸动。
——田艺苗
巴赫一家
莫扎特与康斯坦茨
《后宫诱逃》
❤️
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 Act I - 'Konstanze, dich wiederzusehen' Wiener Philharmoniker/Chor Der Wiener Staatsoper/George Szell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 (Salzburg 1956)
康斯坦茨只是一个穷人家的女儿,一个普通女子,温良而浅薄。但莫扎特跟她在一起过得非常开心、舒服——他从小出入贵族的豪宅宫廷,公主贵妇见得多了,自由快乐对于他来说远胜于名利和地位。他像大部分真正专注的音乐家一样,选择了一个适合生活的人共度一生。所谓“灵魂的伴侣”,早已经有了不可取代的音乐。
康斯坦茨也就是歌剧《后宫诱逃》中的女主角的芳名,这部歌剧大概就是莫扎特当年恋情的写照——他写这部歌剧的时候正在和康斯坦茨谈恋爱,他当时高兴得头脑发昏,像个孩子一样幻想自己变成了英雄,天涯海角勇闯魔窟,带着美人远走高飞。
——田艺苗
莫扎特与康斯坦茨
贝多芬与朱丽叶塔
《月光曲》
❤️
Sonata No. 14 in C sharp minor, Op. 27, 2 'Mondscheinsonate': Adagio Sostenuto Elly Ney - Beethoven: Sonatas No. 14, 17 & 21
记得我们小学四年级的课本上写道: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传来的钢琴声,他寻声前去,在一幢旧楼里发现一位盲姑娘正在弹奏他的曲子。姑娘说她很喜欢听贝多芬,但买不起音乐会门票。贝多芬于是推门进屋为姑娘弹奏。此时,风吹灭蜡烛,合着月色如水,贝多芬即兴弹出了“月光曲”。弹完之后,他忘了告别,起身飞奔回酒店,连夜将《月光曲》的乐谱记录下来。
这个故事是假的。“月光曲”,就是《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并不是为月光而作。一位德国乐评家听完之后说,这首乐曲让他想起“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出版商于是顺便加上标题“月光”,好推销乐谱。这倒是一篇爱情乐章。写这曲的时候,他正谈恋爱,爱上了16岁的女学生朱丽叶塔。据说这是他最长的一段恋情,后来照例因门第悬殊而告吹,留下这首经典名曲作纪念。
——田艺苗
贝多芬在王子家中演奏
肖邦与乔治桑
《夜曲Op.48》
❤️
Nocturne No. 13 in C Minor, Op. 48 - 1 (夜曲第13号C小调,作品48 - 1) 邓泰山 - 肖邦夜曲全集
肖邦夜曲,op.48。和乔治桑相恋的9年,肖邦常常和她一起回到她的家乡,诺昂。这首夜曲就是在诺昂别墅写完。诺昂位于巴黎附近,一片开阔的平原,算不上风景优美,却自有一番安祥开阔的景致。山脉沉静,峡谷宽广,总是让肖邦想起他的波兰故乡马索维亚。
肖邦最优美的乐章,都是在诺昂写的。记得看过一部讲肖邦晚期故事的法国片,《蓝色乐章》,里面的诺昂别墅就像个疯人院,住着疯癫的乔治桑,亢奋的李斯特,风流的德拉克洛瓦和心碎的小仲马。全都中了浪漫主义的毒。肖邦无处可逃,守着钢琴弹个不停。他的心被忧郁捕获,而他的音乐里却有一份天生的优雅。
——田艺苗
这首《c小调夜曲op.48》是一首热情奔放的作品。第一部分从断断续续的旋律开始,音调富于语言的表现力,象悲伤的独白。庄重严肃而节奏均匀的伴奏,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气氛。中间部分庄严缓慢的旋律象一首宗教颂歌,最初是温和的,平静的,象是对心灵的抚慰和祝福。后来逐渐变得刚毅豪迈,雄伟有力,象一首壮丽的进行曲,其中颂歌的旋律不时和半音阶平行八度的快速音群相交替,象在一种宏伟的力量的推动下前进。这股力量逐渐在壮大,半音阶的音群气势蓬勃地展开着,达到了高潮,终于变成了嘹亮的、强劲的、振奋人心的号角之音。最后,音乐回到第一部分,但已改变了原来的形象,速度加快了一倍,伴随着原来的旋律的,是丰满的分散和弦和急促的节奏型;悲伤的独白变成了焦急不安的、激动人心的语言。
肖邦与乔治桑
李斯特与玛丽·德阿古
《旅行岁月》
❤️
Liszt: Années de pèlerinage: 1e année: Suisse, S.160 - 6. Vallée d'Obermann Lazar Berman - The History Of Classical Music - Part 3 - From Berlioz To Tchaikovsky
李斯特第一次被彻底征服,是因为玛丽·德·阿古伯爵夫人。他们的故事说来话长,而且是跨时空绝恋,两人携手11年,一起浪迹了欧洲的半个版图。她是法国伯爵与德国银行家女儿的孩子,一位美貌的才女,会弹钢琴,文学艺术也颇有造诣,年轻时嫁了比她大很多的德·阿古伯爵。婚姻不幸福。李斯特走进了她举办的沙龙,浪子唤起玛丽的母性,而玛丽的贵族气质与端庄美貌也让李斯特一见倾心,而且这个女人一本正经的,让他更有进攻的欲望。
1835年,玛丽跟随李斯特私奔到了瑞士,在莱蒙湖畔住了两年。离开了巴黎这个花花世界,那段日子李斯特非常高产,写出了日后的钢琴代表作,《旅行岁月》。
《旅行岁月》是一部大型钢琴曲,一共有三册。第一册《瑞士》(Premiere Annee; Swisse)有九首,记录了他和玛丽一起游览的瑞士、日内瓦的美丽风光,还有他们在阿尔卑斯山区度过的幸福时光。第二册《意大利》,作于1838-1839年。那时候,玛丽生下了他们的长女,李斯特带全家人来到意大利的米兰,在科摩湖畔的贝尔拉乔过年,玛丽在那里又生下二女儿,就是后来与瓦格纳私奔的科西玛。30年之后,李斯特补遗了3首《威尼斯与拿波里》。《旅行岁月》的第三册没有标题,作于1877年,李斯特的晚年,包含七曲,选材不再局限于旅行,更多表达内心之旅。有宗教气息的《葬礼进行曲》,也有描绘风景的《埃斯特庄园的喷泉》。
——田艺苗
“聆听李斯特”
瓦格纳与科西玛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
Tristan und Isolde, WWV 90: Prelude and Liebestod Leonard Bernstein - Wagner: Selections from Tristan and Isolde, Tannhäuser and Götterdämmerung; Wesendonck Lieder
1865年6月10日晚,聚集在慕尼黑宫廷剧院出席《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隆重首演的人们,并没有意识他们将见证的这场演出,将成为音乐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如今,《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一致公认的浪漫主义歌剧巅峰,而且开创了音乐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新纪元,即二十世纪无调性音乐时代。4月10日,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首次进行乐队排练的那一天,科西玛·冯·彪罗产下了瓦格纳的第一个女儿,取名就叫伊索尔德。科西玛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作曲家弗兰茨·李斯特,母亲是女伯爵玛丽·德阿古。
瓦格纳的崇拜者、著名哲学家和诗人尼采对《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一剧极为倾倒,他曾经写下这样的评论:“对于那些病得还不够重,还不能享受这种地狱中的欢乐的人来讲,人世间是多么可怜。”瓦格纳也曾经这样说过:这部乐剧“充满了最强烈的生命力,而我情愿把自己裹在结局飘扬的黑旗中死去。”瓦格纳相信爱情可以拯救灵魂,并使灵魂获得解脱。——这部乐剧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死亡中幸福地结合作为终局,也由此证明了这样一点:作为精神的爱情在肉体死亡之后依旧永远地活着,它不会因表象世界的消亡而消失,而是以另一种形态继续存在于一个纯粹意志的精神世界之中,爱情也正因此而得以不朽。
瓦格纳、科西玛与李斯特
舒曼与克拉拉
《诗人之恋》
❤️
Schumann: Dichterliebe, Op.48 - 4. Wenn ich in deine Augen seh' Barbara Bonney - While I dream
Schumann: Dichterliebe, Op.48 - 4. Wenn ich in deine Augen seh' Dietrich Fischer-Dieskau - Schumann: Dichterliebe; Liederkreis
舒曼与克拉拉
勃拉姆斯与克拉拉
《维特四重奏》
❤️
I. Allegro non troppo (第一乐章 不过分的快板) Isaac Stern, Yo-Yo Ma, Jaime Laredo, Emanuel Ax,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Claudio Abbado - Brahms: Concerto for Violin, Cello and Orchestra in A Minor, Op. 102 & Piano Quartet No. 3 in C Minor, Op. 60 - Expanded Edition
II. Scherzo - Allegro (第二乐章 谐谑曲 - 快板) Isaac Stern, Yo-Yo Ma, Jaime Laredo, Emanuel Ax,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Claudio Abbado - Brahms: Concerto for Violin, Cello and Orchestra in A Minor, Op. 102 & Piano Quartet No. 3 in C Minor, Op. 60 - Expanded Edition
III. Andante (第三乐章 行板) Isaac Stern, Yo-Yo Ma, Jaime Laredo, Emanuel Ax,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Claudio Abbado - Brahms: Concerto for Violin, Cello and Orchestra in A Minor, Op. 102 & Piano Quartet No. 3 in C Minor, Op. 60 - Expanded Edition
IV. Finale - Allegro comodo (第四乐章 终曲 - 从容的快板) Isaac Stern, Yo-Yo Ma, Jaime Laredo, Emanuel Ax,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Claudio Abbado - Brahms: Concerto for Violin, Cello and Orchestra in A Minor, Op. 102 & Piano Quartet No. 3 in C Minor, Op. 60 - Expanded Edition
勃拉姆斯
马勒与阿尔玛
《第五交响曲》
❤️
Mahler: Symphony No.5 In C Sharp Minor - 1. Trauermarsch (In gemessenem Schritt. Streng. Wie ein Kondukt - Plötzlich schneller. Leidenschaftlich. Wild - Tempo I)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Mahler: Symphony No.5
写第五交响曲是在1901年,马勒41岁,他四处飘泊,一到夏季长假,就回到作曲小屋,在一堆香烟、咖啡、歌德、尼采和一本《少年魔角》的诗集的包围中,埋头写交响曲。 马勒玩命工作,得了肠道出血,几乎丧命,但当时他认识了他那日后著名的老婆阿尔玛。阿尔玛的到来,让他立刻有了生活下去的力气。病愈之后,他很快地写完了这部关于“爱与死”的第五交响曲。这是马勒最著名的交响曲之一。
如今在阿尔玛的传记封面上,她的名字前面却还保留着马勒的姓氏。我在书店里面翻到阿尔玛的传记,上面全是德文,看不懂,只认识她的名字,阿尔玛·马勒。原来阿尔玛是最爱马勒的,他自己知道吗?
——田艺苗
马勒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斯特拉文斯基与香奈儿
《春之祭》
❤️
皮娜·鲍什版《春之祭》片段
《春之祭》中,我既没有讲述童话故事,也没有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而是试图寻求一种更宽广的概括。我试图表现大自然自我更新的庄严,对寰宇间活力的恐慌。——斯特拉文斯基
在《香奈儿的秘密情史》中,我们看见这一幕20世纪最著名的剧院骚乱:《春之祭》的巴黎首演。节奏轰鸣,土地裂开,舞者在远古预言中颤抖,血淋淋的祭祀。巴黎立刻被这粗野激怒。人们尖叫、群殴,喝倒彩声演变成艺术论战,直到警察冲进音乐厅。而作曲家已预感到娱乐时代的铁血法则。
《春之祭》首演时,当时已在时尚界获得巨大成功的香奈儿也在现场。在观看了首演之后,她非常欣赏斯特拉文斯基的才华,并伸出了援手,邀请他一家人前往她在巴黎郊区的别墅居住。在一天天的相处中,两人之间爆发了炙热(尽管短暂)的爱情。这段爱情使斯特拉文斯基恢复了创作的激情,在此期间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春之祭》,最终,《春之祭》的重演大获成功。为此剧的重演,香奈儿赞助了三十万法郎。
在此之前与之后的作品中,斯特拉文斯基无时无刻不淡定睿智,只有《春之祭》,他的生命之火烽烟滚滚痛快燃烧。现成的道路都用来另辟蹊径,实验的成分都被赋予了表现力,古老大地由他狂奔横扫,而舞剧给他的想像力保了险。在古老的火光中,舞蹈男孩,如同上天赏赐的一束光,不可捕捉,及时消失。它的黑暗与冷静,混乱的绝技,都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无情。
智者说,这男孩消失的地方,曾经有一片海洋。
而终其一生,香奈儿都铭记着《春之祭》首演的那个夜晚,曾为他乐曲中的叛逆之火撞击得激动不已。那个春天夜里浮动的爱情气息,行道树两旁初开的玉兰的花香,后来都留在了香奈儿五号香水中。爱情与艺术,都是在人生的夹缝中,方见其复杂、强悍与开阔。
——田艺苗
斯特拉文斯基
爱情是你和我两个人携手并肩
共同凝视这冷漠又多情的人间
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古典音乐中的爱情悠远绵长,也有很多人说喜欢古典音乐,想听但是听不懂,就像看抽象画,欣赏不来不如不看。田老师的《钢琴解读名曲课(视频)》将会让你对经典的60首世界经典名曲有深入的品鉴和了解,同时了解每首经典背后的故事和传颂理由。
PIANO
田/艺/苗/钢/琴/解/读/名/曲/课
60首经典名曲解读
大家好,我是古典音乐老师田艺苗,是音频课《古典音乐很难吗?》《名曲密码》和大学慕课《穿T恤听古典音乐》的主讲人。这些音乐课程推出之后,我收到了很多朋友的留言和建议,在此首先感谢这么多朋友的支持和信任。
MUSIC LESSONS
PLAY THE PIANO
在这门名曲分析课上,我带领大家一句一句感知旋律中蕴涵的微妙情感,一段一段体会和声变化的妙处、观察主题乐句如何演变,体会转调中的音乐色彩的变化,一点一滴品尝古典音乐细腻绵密的味道。这就是古典音乐的不凡之处,大部分流行音乐里面缺乏如此细致错落的组织,因此,古典音乐值得反复聆听,而且被看成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艺术。这也决定了古典音乐只能是小众艺术、精英文化,尤其是到了我们的时代,还有多少人会花时间去学无用的艺术?去付出心意体味美的丰盛的韵味,这需要很多耐心和温柔,或许因此,古典音乐可以把我们变成了一个温柔而优雅的人。
PIANO
MUSIC LESSONS
这门课里面的经典乐曲,我了然于心,都是自小开始听过无数遍的经典乐曲。
如今我一边弹奏,一边向大家讲述,我又再次听见了这些音乐,好像第一次听见,又好像再见久别的朋友,我再次理解了它,如今我在里面听见了更多,我更爱它们了。
我想这门课适合所有的音乐爱好者,也适合学弹琴、学演奏的同学们,希望我可以提供一种方法,让你发现音乐,发现人生更多的乐趣!
PIANO
经/典/乐/曲/的/解/读
Interpretation of the
帕哈贝尔《卡农曲》
巴赫《C大调前奏曲》
贝多芬《月光曲》
贝多芬《“悲怆”慢板》
肖邦《夜曲》
肖邦《圆舞曲》
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
柴可夫斯基《四季》
舒伯特《小夜曲》
李斯特《爱之梦》
德彪西《月光》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