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筠:什么使我们对京剧如痴如醉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京剧有着独特的表演方法和唱演形式,艺人都是自幼学戏,进入科班(或自家花钱请老师长期学习的“私房徒弟”),要长达八年,出徒后方能搭班唱戏。可见戏迷喜欢唱,喜欢演,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是什么东西使得这些人对于京剧能如醉如痴呢?
第一、唱戏、听戏、演戏都可以给人一种艺术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
艺术享受实际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反应与感受。人们在追求的过程中如果长时间不能得到满足,心理上就会有一种失落感、遗憾感,甚至是非常难受。以往我们只把欣赏别人演唱的听戏、看戏视为是一种艺术享受是不全面的。到剧场里听一段优美的唱腔;看一段生动的表演固然是可以给人一种精神上的陶冶,心理上的满足。但是一个戏曲爱好者(戏迷与票友)如果能参加一定的舞台演唱,他所得到的艺术享受,心理满足感和荣誉感,要远比听别人唱,看别人演出强烈十倍、百倍,甚至千倍不止。因此,一些戏曲爱好者对于自己能够亲身参加的唱戏、听戏、演戏就有着一种非常强烈的追求。这种追求愈是得不到满足,他们的追求就愈加强烈。而在一定的时间里这种追求得到满足后,又会产生对下一次的追求,时间一长,这种不断的追求便是所说的成瘾。球迷、舞迷、歌迷都和戏迷类似,都有一种精神力量在吸引着他们,使他们不断地产生一种强烈的追求,使他们寻求着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第二、向往成为名角能得到优厚的报酬。
京剧的戏迷、 票友绝大多数都是十分羡慕名角的身份地位和高额报酬的,因此,戏迷和票友中很多人都向往成为名角。在旧中国,学戏的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但是,他们一旦成为名角就可以得到高额的回报。与尚小云同科的陆凤山,最初在天津搭班时,唱二路老生,每个月只有六十个大钱;成为名角后,一个月就有一千二百块大洋的收入,简直是天壤之别。清末演员们到宫廷里唱戏得到的赏赐也十分优厚,“演毕,内务府照例犒赏。其尤负盛名各名伶,则由慈禧另赏以内帑,多寡无定额”。这无疑对于戏迷和票友会有一定的吸引力。
第三、统治阶级对中国戏曲的大力提倡,官员们喜爱的影响。
京剧的发展并得到市民(特别是戏迷,票友)的喜爱,是与清王朝宫廷里的大力提倡分不开的。乾隆年间为高宗皇帝庆祝八十岁寿辰将四大徽班带进北京,先在宫廷里给皇帝、后妃们唱;后又到北京的街市上演出。三庆班故事曲折的大戏,四喜班优美的曲子,和春班翻腾跌扑的武戏,春台班聪明伶俐的孩子演员,都很受北京观众的欢迎。四大徽班优美的唱腔,独特的表演,使得原来早已对观众失去吸引力的昆曲受到更大的冲击,并在徽调二黄和汉调西皮的基础上,吸收了京调、昆曲、秦腔等地方戏曲和民歌的营养产生了京剧。
京剧新颖优美的唱腔,通俗易懂的故事,美妙生动的表演很快就传到了天津、上海等地,广泛地流传起来。而清王朝的宫廷里也由此形成了逢节日、逢重要人物生辰都要演戏的生活习惯。特别是“至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政治上过失这里不提,她却是一位皮黄的强烈嗜好者,皮黄在这时达到最辉煌的阶段,她的鼓励提掖,功不可没”。当时宫廷里演戏,小演一至三天,大演五至七天,甚至多到月余。他们从外面邀请著名的演员进宫演出、教戏(根据 平署档案所载, 自光绪九年至宣统三年, 名伶之为宫廷教习者百五十余),也自己培养演员,要求太监从小就要学戏,有天分并学得好者,会受到褒奖。于是在宫廷里便形成了从宫女、后妃到皇帝都学唱戏的热潮。他们自编剧目,将《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命大臣改编成一百二十回的连台本戏上演。前者名为《昇平宝筏》,后者名为《鼎峙春秋》。并大造戏台,至今在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仍留有清末建造的戏台三处,有的戏台建有三层,上为天宫,中为人间,下是地狱,演出时演员可从地狱升至人间,也可从天上来至人间,可见其规模的宏大。“那时许多名伶经常出入宫禁;同时王公贵人之喜爱,也超出任何时代之上”。宫廷的提倡对社会便不能不产生影响,至民国时期有的地方招聘人员,仍然是懂英语,会唱京剧者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