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即不离不弃,亲疏有度的管理手段

领导在工作中怎样与下属不即不离,亲疏有度呢?大家知道,恋人必须保持一点距离,这样,才能使魅力永恒。距离产生魅力,距离维持魅力,这个“相对真理”在领导艺术中也同样适用,特别是与下属相处时,更应记住保持一定的距离。当然若距离太远,“可望而不可即”,让人“敬而远之,望而生畏”,“神圣得不可接近”,似乎也没有人买账。
中国古代大圣人孔子说过一句话:“临之以庄,则敬。”这句话意思是说,领导者不要和下属过分亲近,要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给下属一个庄重的面孔,这样就可以获得他们的尊敬。
领导与下属保持距离,具有许多独到的驾驭功能。第一,可以避免下属之间的嫉妒和紧张。如果领导者与某些下属过分亲近,势必在下属之间引起嫉妒、紧张的情绪,从而人为地造成不安定因素。
第二,与下属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
第三,与下属过分亲近,可能使领导者对自己所喜欢的下属的认识失之公正,干扰用人原则。
第四,与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树立并维护领导者的权威,因为“近则庸,疏则威”。
作为一名领导者,要善于把握与下属之间的远近亲疏,使自己的领导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有些领导想把所有的下属团结成一家人似的,这个想法是很可笑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现在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劝你还是赶快放弃。
退一步说,即使你的每一个下属都与你有八拜之交,亲如同胞兄弟,但是,你想过没有,你既然是本部门、单位的领导,那么,你与下属除去有亲兄弟般的关系以外,还有一层上下级的关系。当部门、单位的利益与你的亲如兄弟的下属利益发生冲突、矛盾时,你又该如何处理呢?
所以说,与下属建立过于亲近的关系,并不利于你的工作,反而会带来许多不易解决的难题。
在你做出某项决定要通过下属贯彻执行时,恰巧这个下属与你平常交情甚厚,不分彼此,你的决定很可能会影响到这个下属的利益,他如果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为了支持你的工作,会放弃自己暂时的利益去执行你的决定,这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如果他是一个不晓事理的人,他就会立即找上门来,依靠他与你之间的关系,请求你收回决定,这无疑是给你出了一个大难题。你如果要收回决定的话,必然会受到他人的非议,引起其他下属的不满,工作也无法开展。不收回,就会使你与这位下属的关系恶化,他也许会说你是一个不讲情面的人,从而远离你。
与下属关系过于密切,往往会带来许多麻烦,导致领导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影响领导形象。大多数领导都希望和下属建立良好的关系,与下属的关系非常近,但凡事都有个限度,做领导的也要掌握好与下属间的距离,太远了不好,会让下属觉得你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这样,下属之间有什么事情你就不会知道了,这时想要和他们建立什么良好的关系是不可能的。太近了也不好,和下属距离太近时,他们对你就没有敬畏感了,你对他们好,他们会觉得是理所应当的,有时还会得寸进尺,向你提出很多过分的要求。这样的领导,岂不是很失败。因此,领导要把握好与下属的距离。在非正式场合,可以和他们打成一片,营造比较亲密的关系,这有利于听取下属的各种意见和了解他们的情绪。在正式场合,就要拉开一定的距离,让他们感觉到你是领导,公事还要公办。
明太祖朱元璋以其巩固边疆,扩大国土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明朝初定之时,西南少数民族并不完全归服,一来天高皇帝远,中央势力鞭长莫及;二则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素有隔阂,因此,对这些边远之地维持有效的统治并非易事。
而朱元璋却能处理好与云南各部的关系,使之归顺中央,从而巩固政权,稳定边疆,这与其从云南各部的民族特性着手统治密不可分。面对少数民族各邦,朱元璋处理问题考虑周到。因为这里不仅涉及上下级之间的政治关系,更关系到民族团结与统一的问题,所以,最适合的办法就是又打又拉,恩威并施。
云南、贵州历来是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偏西南一隅,从三国起接受中央册封。朱元璋初立帝号之时,云南、贵州尚未归顺。1381年,明太祖占领云南,设贵州都指挥使司后,仍不能完全控制三省,因此边疆仍不保。
如何使中央权力统一,成了明太祖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时的形势下,恩威并施之所以是最佳选择,是因为,如果只施恩惠,给予其自治大权,允许邦主自主政事,纵其贪欲,必然会使他凭借天高地远更加无所顾忌,不但不能起到安定边疆的效果,而且容易形成危及国家安定的不稳定因素;如果只加威力,对少数民族各邦严加统治,那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到那时,刚打下来的江山便又风雨飘摇,朱元璋欲成帝王大业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朱元璋既与其保持距离,又稍加拉拢,略施恩惠,使云南各邦得以驯服。当时朝廷驻贵州镇守的部督马烨趁水东、水西两邦改换首领之机,想“改土归流”,废掉水西、水东土司,改置郡县,因此,他将水西的女土司奢香抓来,鞭挞凌辱,欲以此挑起云南水西、水东诸邦怒气,来制造出兵借口。
此事一出,水西四十八部彝民都纷纷欲反,这使明太祖认识到武力并不能解决问题,对待云南各部还要采取抚慰政策。这样,一来可借机让土司交出部分权力,去除各部与内陆交通之屏障;二来可成就仁君之美名,收买人心,得到百姓拥戴。
尽管马烨也一片忠心,但这回不得不成为明太祖政治手腕的牺牲品。
明太祖接待了水东土司刘淑贞,听其细说马烨之劣迹和世代守土之功。马皇后也召见了刘淑贞,并又传唤奢香进京入朝,予以抚慰。
这使刘淑贞和奢香备受感动。明太祖进一步问:“汝诚苦马都督,吾为汝除之,然何以报我?”明太祖已打算用马烨之性命换取二位土司王的归顺。奢香说:“愿世世皆诸罗,令不敢为乱。”
太祖对此并不满意,他需要的是奢香对长治久安负责。终于,奢香说道:“贵州东北有河道,可通四川,梗塞未治。愿刊山通道,以给驿使往来。”
这样,云南诸部便可借助川贵之路与内陆交通解除贵州与内陆的封闭,中央与云南各部的联系大大增加了,对其统治也加强了,边防进一步得以巩固,国内政局更加稳定。
明太祖斩杀马烨的同时,册封奢香为顺德夫人,刘淑贞被封为明德夫人。马皇后又特地赐宴于谨身殿,对奢香、刘淑贞赏赐甚厚,可谓极尽恩赐之能事。
但明太祖心中有数,过于亲近厚待必定会使其得意忘形,不服管教,并以为朝廷过于懦弱。因此,朱元璋仍留了一手。当奢香、刘淑贞离京回归时,明太祖命令沿途官府在两路陈设兵力,尽展武备设施,以震慑二女,让其明白朝廷并非软弱可欺,而是具备相当实力,若举兵反叛,下场将不会很好。
明太祖的做法效果极佳。对其册封厚待,使二位邦主领略了中央爱民之仁德;对其耀武陈兵,又使她们明白朝廷之威德。奢香等人回去后,将朝廷兵力告知各部,于是众部心中顿生敬畏之情,归顺之心日强;奢香又开通赤水、乌撒之道,立龙场等九驿,可一直通到四川。边疆得以巩固,与内陆之融通日益紧密。奢香、刘淑贞入朝也被传为佳话,太祖体恤民情,除暴安良,爱戴下属也为其自身增添了威名,树了口碑。
所以,明太祖的恩威并施收到了多重效果,充分证明在管理下属时,应洞悉国民“远之则怨,近之则狎”的特性,对此特性进行领导,既保持距离,又不忘施恩笼络人心,这才是周全之计。
朱元璋对二位邦主册封加赏,充分显示了仁德之心;而在“威”的方面,只是炫耀兵力,可见“恩”的成分大些。但这样达到了最佳效果,即二位邦主的归顺。若“威”再增一分,必会使她们心中不安,伺机谋反,再少一分,则心无畏惧仍旧不驯服听令。所以领导者要掌握二者结合的尺度。
领导者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要保护自己的权威,既不能使下属避若瘟神,也不能让下属胡作非为。要做到这点,领导就必须恩威并施,与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
与下属打成一片的领导是好领导吗?这个问题一直萦绕于众领导脑际,不得其解。这当然要依不同企业、下属的不同性格以及集体的不同性质而定,但通常来讲,与下属保持适度距离的领导更易于实行有效管理。
其原因就在于下属通常有“远之则怨,近之则狎”的特性,只有保持适度距离,才能保证单位的业务事项在“公”的范围内得以迅速解决。领导者与下属保持适度距离的有效手段便是“奖”与“罚”的妙用,二者双管齐下,互为补充,才能确保领导与下属之间的正常关系,最终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
(0)

相关推荐

  • 纪录片:《明太祖朱元璋》

    纪录片:《明太祖朱元璋》

  • 《文化安顺》史话沧桑 从朱元璋的一篇“御制诰文” 看明初安顺土司者额 2020年第59期(总542期)

    从朱元璋的一篇"御制诰文" 看明初安顺土司者额 丁武光 在明初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曾经留下一篇与安顺土司者额相关的<御制诰文>, 时间应在洪武十五年(1382)初明军收 ...

  • 发现真相《明太祖朱元璋的身世之谜》

    发现真相《明太祖朱元璋的身世之谜》

  • 因势造势,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管理手段

    中国人最懂得造势的作用,可以说一抓住机会,便要造势.只要造势成功,到了势大力大的时候,予取予夺,几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甚至有时候为形势所迫,"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

  • 兵无常势,法因势变的管理手段

    中国式管理方法一个特别不能为人接受的特征是它的不具有普遍性,每一个事例都是个例,看似方法相同而结果却往往会大相径庭.也就是平时中国人爱自诩的:看似有法,实则无法.但你若说它无法,它却会在事后给你一个也 ...

  • 引而不发,点到为止的管理手段

    愤怒就像决堤的洪水那样淹没人的理智,常常让人做出不可思议的蠢事.对于有些管理者来说,躲过商战上的明枪暗箭容易,压制自己心中的怒火却很难. 历史上,怒火烧掉了不少辉煌灿烂的王朝.不管是君王一怒沙场见,还 ...

  • 权衡利弊,依势择人的管理手段

    古人常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就要求领导者能够审时而度势,即审察时机,忖度形势.对于中国的领导者来说,这审时度势与用人息息相关.他们在用人上不拘一格,最重要的是能够任势择人,根 ...

  • 隐藏个人好恶的管理手段

    翻开中国的历史书籍,时有献媚的事例充斥其间.谄媚之术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的功利性.无耻性和技巧性.孔子在论述谄媚小人时说他们是:"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

  • 爱尔眼科业绩稳健增长背后的密码,来看看NB业绩背后的市值管理手段!

    以下为正文: 说到市值管理,可能一般朋友马上头脑里会想到这样一幅画面:在著名的金融陆家嘴的某高档写字楼内,一个风度翩翩的西装男坐在满是屏幕的工作间看着各个股票的上下波动,然后不断的发号司令:买入XXX ...

  • 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的管理手段

    在封建社会,统治者向来都以天子自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家的一切政命皆出于皇帝一人之手,皇帝掌握着一切生杀予夺的大权.集权统治,甚至可以说独权统治,一直以 ...

  • 事烦不能久,善于授权的管理手段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人总是把诸葛亮视为好领导的典型,把他的"锦囊妙计"视为领导者成功谋略的典范,把他的"事必躬亲"视为"勤政". 诸葛亮是个好 ...

  • 迂回战术,避实就虚的管理手段

    放眼长远,预见未来,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明者远见未萌".高明的领导者有远见卓识,知迂直之计,善于在变化中捕捉机遇. 所谓知迂直之计,就是要懂得以迂为直的办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