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暗知识”与“非对称”竞争

来源:耕叔说钱(RichuncleGeng)
作者:耕叔

日更第447篇,陪你一起成长和赚钱!

叶飞以一己之力裂开了伪“市值管理”的一条小缝隙,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资本圈里的“行业密码”,以前可能你只是听到一些“传说”,但也仅限于小范围内的流传,不管其动机是什么,这次,叶飞最大的功劳是让这些“行业密码”破圈了,让更多的韭菜确信了自己真的有可能因为这些原因被“割”。

一些媒体人将此与世纪之初财经杂志发表的《基金黑幕》相提并论,当年的这篇文章,也是将坊间传闻的公募基金公司的行为,用内部十分详实的数字进行了解析。

“对倒”——制造虚假的成交量

“倒仓”——更能迷惑人的操纵行为

“独立性”——一个摇摇欲坠的幻觉

“净值游戏”——不仅仅是表面的欺瞒

“投资组合公告”——信息误导愈演愈烈

使得当时公募基金圈内相传的乱象“破圈”后,得以整治。

其实《财新周刊》在2020年7月份的时候,曾经刊发过封面专题《A股“收割机”升级》,揭露的是程序化高频“T+0”交易勃兴起,加速收割散户。

具体谈论的是玩转“T+0”(日内回转交易)和高频、程序化交易的专业投资者,在A股“T+1”规则下进行超短线策略,其操盘手法的核心是,持有一定数量股票的投资者,通过在一个交易日内“高抛低吸”或者“低吸高抛”,来获取差价利润,降低持有成本。

理论上散户也可以这样做,但散户没有关系借到足够多的券,也没有“T+0”需要用的收费软件,比如分仓和可以看到Level-2行情,欠缺通过专业培训才能获得的“T+0”技巧,更重要的是,散户资金量不足,从事“T+0”交易难以获利。

于是会出现中小散户在交易中亏损,机构、大户获利,这是有交易所数据为证的:

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三年半时间,账户市值10万以下的散户亏损最多,平均亏20.53%,1000万以上的散户平均亏损最少,为1.62%。但机构投资者的平均收益为11.22%,公司账户的平均收益为6.68%。

该文披露了“T+0”的演进过程,如何从被叫停,到券商体系里进行“合规化”操作,但因为这些操作都过于“专业”,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关注。

抛开合法合规性不谈,我把这些只为、或限于行业内少数(相对于大众而言)知道的投资知识称为“暗知识”,这些知识并没有破圈,没有被大众所熟悉。

实际上掌握了这些“暗知识”的人,在大众面前,大众所掌握的明牌他们是熟知的,但圈内人掌握的“暗知识”相当于暗牌,掌握明牌的大众是不了解的,如果清楚一点,也只是道听途说,或者事后才发现。

这就是一场信息,甚至技术工具、资金不对称的交易或竞争,高维的人相当于掌握了原子弹,低维度的人只是握有刀剑这些冷兵器,我把这称为极其不对称的“非对称”竞争,你只能是被收割的命运。

最大的问题是,当你被收割时,你还没搞明白为什么被收割,以为只是自己运气差,于是还会继续去碰运气,有一种超级迷之自信,或者说无知者无畏的“赌徒谬误”:

连续亏损后,认定下一次自己翻本的“牛市”总会到来。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是觉得这个世界太残酷了。

那么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面前,普通人应当怎么办?

通常有两种策略,要么远离他,要么成为他。

但成为他,有可能面临着合规风险,这显然是不合适的,远离,似乎要远离的事情有点太多了,不像年轻人应该有的样子啊,有没有一种中庸之道呢?

或许能做的是“了解他”,避免被收割而不自知,只做合规的一部分,或者只用好或建立和他们一样的认知,然后再选择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

最典型的是买房这事,过去15年在主流媒体、经济学家、监管者那里被广泛传播的房地产泡沫论被证明是认知错误,也误导了很多年轻人的买房选择,原因和道德没有啥关系,最主要的是知识、认知、体验的错误,决定了看待问题的方法论、观点。

而被媒体抨击的水库论坛、深房理,这些在买房的认知上却是正确的,请注意,我这里只说“认知”,并没有对他们的各类可能涉及合规与否的骚操作技巧做评价,而这些知识犹如投资的“暗知识”,只是被一个圈子内知道,并没有完全破圈,被大众熟知,或者被更广泛人知道,也只是最近两年的事情。

在买房决策上,这仿佛也形成了炒房圈和普通买房者的“非对称”竞争,从结果来看,普通买房者的决策没有更优化,或者不如前者具备优势。

所以,如果我要说不涉及道德评判的真话,就是——

对于普通人来说,你要努力挤进圈内,获得更多的投资“暗知识”,然后用合规的方式去进行中间层的竞争,避免成为“非对称”竞争的受害者,避免被积压在了最底层。

其实这是我持续写一些文章的驱动力,就是希冀介绍更高维的认知,来帮助你在芸芸众生中建立竞争优势。

但问题在于并不具备高维认知的群体,他是陷入了“信息茧房”的,他天然认为自己过去数十年建立的认知才是最正确的,于是对一切和自己观点不服者骂骂咧咧。

这就是网络上的常态,于是揭示“残酷真相”的文章,充满了各种道德评判和谩骂,哎,只能说,“你说得都对,你高兴就好”,这注定是逃脱不了被割的命运,我们尽量还是要把自己的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大众熟知的大逻辑,大趋势,明知识,但真正有用的其实是小逻辑、小趋势、暗知识,这些才是帮助你做决策的。

比如说在职场,为什么大厂、体制内,都逃不脱选边站队、有谁是谁的人一说,原因是隐藏了提升沟通效率、组织效率、更好拿结果的暗逻辑,组织一大,这是为了降低组织磨擦成本、降低组织信任成本的必然结果,是正常现象,小公司则体现在用家族人员。你看,这话是不是不适合公开说,与普通人批评的逻辑相悖。

我之前在一篇付费文章《体制内,收入和工作性质不满意,要不要放弃?》里也举个一个例子:

有一个做体制内个人提升知识付费的人,线上付费的课程销量在千万以上。

为什么今天的这篇文章里继续提及这个小例,因为我昨晚发现,居然我这个体制外的互联网圈子里,也有人在说那人写的文章、开的课程对他有很大启发,他自己感慨“反省到自己做了这么多必须要反省的事”,并且评价“不得不说,很多好书,都是没办法出版的,而且高手确实在民间”。

而这人之前是互联网大厂工作,且资产数千万的人,尚且觉得自己有这么多“暗知识”不了解,更何况普通人呢?

我自己的理解是,这些没有公开被广泛传播的文章,是职场里或者体制内的“暗知识”,能够帮人破除知识盲点,想清楚一些小逻辑、小趋势,而知道了之后,能够让自己的认知、实践得到迅速修正,而不是固守之前自认为非常正确的观点,这大概就是具备终身成长、不断修炼的人的特点。

所以不只是投资领域,在职场、在家庭关系,在其他行业,也会有很多“暗知识”,有着更高维的认知。

“我们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当是——

我们要不断扩展认知去争取赚到当年认知以外、而未来认知以内的钱,而不是停留在因为在我的认知以外,于是我不去碰、不去管、不去学、不去想,固守自己的固定型思维、固守自己的认知圈、能力圈,毕竟巴菲特老爷子也投资苹果,并且承认卖错了苹果了嘛。

好了,今天又叨逼叨地扯得够多了,或许需要细细品味才能解其中意,今天的这篇文章其实也值得付费和赞赏,你怎么看,也期待分享你的观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