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公务员国考140其实并不难,上岸大神教你上分技巧!(纯干货)
一、从笔试角度谈谈你是否适合考公务员
不论在职的你出于什么动机想考公务员,在你做决定前都应该认识到,仅从笔试角度看就有一大批人不适合参加这个考试。
公考作为一项选拔性的考试,最终绝大多数人会被淘汰,而我始终认为笔试阶段要淘汰的是智商不够的人,笔试考的那些东西归根结底考的是你的智商。如果你学生时代是一个勤奋刻苦的好孩子,但是中考、高考、研究生等等考试成绩都很差,那么不论你怎么努力,在公考笔试中你也大概率会被淘汰。我承认努力的重要性,但前提是你的智商达到基本要求,1.8T的再怎么改装也很难跑过3.0T的。
说这些可能会让一些老铁看的不舒服,但请一定要理性地决定,光靠一腔热血没用。要么你比较聪明擅于学习和考试,要么你可以匹配到分相对较低的职位。
二、备考指导思想
(一)效率为王
效率是备考者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在职备考者,简单地说就是两方面,一是学习的时间就专注学习,二是见缝插针地学习。
第一方面看似简单,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很少,我也做不到。要做到专注学习,第一是一次性学习时间不要太长,我认为一次性学习2-3小时即可,那种周末从早学到晚的计划不现实,如果你是个大学生还可以试试,但是毕竟你已经工作几年了,你的肚子已经起来了,养生壶也用上了,你的青春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二是别逼着自己学习,你要实在想打游戏,你就好好打游戏,瘾过足了再学习,你要想陪你女朋友或者男朋友,你就陪够了再学习。我有时也会厌学,主要是英雄联盟太好玩了,解决方法就是瘾大的那两天索性晚上不学习,就打游戏,然后发现从黄金掉到白银了,非常之沮丧,就回去学习了。当然如果你玩的瘾总是过不够,你女朋友或者男朋友总是陪不够,那说明你自制力太差,你不解决这个问题你就不适合考公。
第二方面,作为在职狗,供你支配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所以一定要学会见缝插针。我每天通勤时间大概三个小时,用这些时间在app上刷了一万多道题、听了很多常识课,午休少睡半个小时,读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的文章。如果你白天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有时间,那也一定要用来学习,这样你晚上和周末的压力会小一些,你打游戏刷剧的负罪感也会少一些。
(二)打赢持久战
一旦你做了决定,你就要有必胜的决心,“只是牺牲会很大,要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我作为智商中等、工作又比较忙的备考者,前前后后准备了一年多,我相信绝大多数在职备考者也会花比较长的时间准备。
要赢得这场持久战,一方面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备考期间,你可能会碰到各种不利于你备考的信息和压力,比如你家人不赞成,你朋友暗讽,你听说你想考的部门今年缩招,或者某段时间你做某类题的正确率会突然降低等等。此时你的心态不能崩,你做考公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冷静应对和解决你遇到的问题即可。
另一方面还是要保证效率,但不一定是微观的每一天都持续高效(因为这几乎不可能),而是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相对高水平的较稳定的效率。不稳定会带来不均衡,将使你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也有可能使你焦虑。
(三)平衡备考与生活
我认为在职准备公考其实是一个机会成本比较低的选择,你绝对不用为此放弃你的工作、你的女朋友男朋友、你的游戏或者别的爱好。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把备考当作你生活中新增的一个小目标,不要把自己想的很苦很惨。
三、行测和申论要两手硬
重行测、轻申论是很多备考者遇到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选选ABCD确实比提炼观点写作文容易,一方面行测练习的结果更容易量化,使备考者更能得到内心的满足。我其实也一样,一直到考试,我花在行测上的时间都比申论多很多,而且我是理科生本来底子也差,所以我申论成绩也不是特别高,但基本够用(2020国考省部级申论69分,2020北京市考区级以上因为压分了所以只有59)。
但就和偏科的学生考不过不偏科的道理一样,行测和申论哪条腿都不能瘸。行测你就算练吐血你也就是70多分,但是申论你写好了是70多分,写不好就是50多分,差距一下就出来了。
所以我这里主要说一下申论,如果无法从根本上克服重行测轻申论的问题,可以参考我的五点经验。
第一. 是要找个好老师防止你的方向跑偏,我找了一个上岸的老师,比较认同他对申论考试的理解,分数下来也基本能印证他教我做题的思路是没错的。
第二. 是做题要持续但不必用题海战术。我大概在距离考试还有8个月的时候开始有计划成体系地听申论课和练题,除了上课那一个月练的密集一些,其它时间基本是周一到周五每天一道小题左右,周末基本没练,大作文到考前一共写了四五篇吧,也不算多。
第三. 是要找人批改,我上课期间老师给批改了很多作业,很多问题不经过批改你自己是发现不了的。
第四. 是对于打持久战的老铁们,阅读很重要。我因为是理科生,咬文嚼字这方面能力比较差,我就开始阅读,主要是一些小说和历史方面的书,以及人民日报的评论从18年底到考前读了应该超过1000万字了。感觉就是阅读速度上去了,看申论素材的脉络清晰了,写大作文也有话说了(我自己积累和修改了十几个万能好句子)。另一个好处是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行测言语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第五. 是字,你一定要尽你自己最大努力把字写整齐写漂亮。我的字很烂,批改老师第一次看我作业说了一句很委婉的话,“能看出来这个同学很努力地试着把字写好了”。我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字不好会扣分,但是如果我是阅卷老师每天看那么多卷子,看见卷面差的我也会不爽。如果你有时间就多练练字,不仅卷面要干净、工整,字也要尽可能写好看。我自己练了半年字,不过可能是因为方法不当,没有太大提升,我总觉得如果字写好点,申论还能再高几分。
四、学习计划的制定和落实
(一)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制定计划
制定合理可行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我在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也看了很多谈学习计划的经验心得贴,但最终还是认识到适合自身情况的计划才是好计划。
一是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有多少时间可用,晚上有多少时间、中午有多少时间、周末有多少时间、通勤有多少时间等等,根据时段特性确定学习内容。比如通勤时间刷言语和判断题,午休时间读评论文章,晚上做资料分析、写申论小题、读书、练字,周末做模考等等。
二是要准确认知自己的弱项。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弱项是什么,可以做一些套题,哪些模块最费劲、最花时间、正确率最低,哪些就是你的弱项。要把这些弱项作为主要矛盾猛攻,否则你刷再多题也没用。我自己是逻辑填空和图推比较菜,另外资料分析正确率不稳定,我做题时就侧重这三块。这里顺便说一下,有不少人说行测要刷一万道题或者多少多少题,我认为没有参考价值,有人做3千道题就能考75甚至更高,有人3万道了还是60多。我自己刷了2万道,但是再让我刷2万道我可能还是这个分,已经到我的上限了。
(二)我的计划
下面简单说一说我的计划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我的可用时间,我工作比较忙,白天没有学习时间,正常情况下每天要工作到晚上7点才能下班,到家是8点,家里有个四脚吞金兽遛完再吃点东西就是9点。每年会有2-3个月需要经常加班到很晚,除去这两三个月,平时偶尔加班到很晚,但是周末加班比较少。平均每个月出一次差,5天左右。
2018年我开始接触公考,做过一些题、听过一些课,但是准备不是很系统,真正开始系统准备是过了2019年春节。我把准备时间拆成4段,2-4月,5-7月,8-9月,10月-考试。
我不列出每个阶段的具体计划了,只说一下每个阶段的学习重点和每日的大概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不看申论(读书除外)只做行测,每天晚上所有题型基本都做,每周末做一套模考+复盘,同时把数学涉及的知识学了一遍,另外每周末听一节常识课。
第二阶段分了一些精力到申论上,晚上回家上申论网课、做作业,行测除了通勤时间刷题外,晚上只保留资料分析和数学,从这个阶段开始以后周中基本能坚持每天晚上做一到申论小题。周末还是做行测模考和听常识课。
第三阶段放了个年假有点飘了,复习不是很系统,这段时间打游戏比较多,但是坚持了几个事:1.申论每周练4-5道题;2每周一套行测模考加复盘;3.攻克了自己的弱项逻辑填空和图推;4.阅读没有断。
第四阶段我工作开始忙起来了,晚上经常没时间复习,出差频率也增多了,不过说实话进入十月我感觉自己学得差不多了,想要有再大的提升也难了,只要保持状态就可以了。所以这段时间就是按部就班的做做题、参加一下模考。不过这段时间重点保证每天一套资料分析,最后基本稳定在27分钟正确率95%以上,另外这段时间由于出差多的缘故,利用路上的时间集中把常识课又听了一遍。
现在回想起来,考前那一周我还在外面组织会议累得半死,本来会议要组织到24号,就是考试那天,正好那周我家四脚吞金兽得趾间炎了,以此为借口和领导请了假跑回来的,到了北京是周五夜里了,周六缓了一天就上考场了,心里是做好状态不好考不进面试的准备的。
时间安排方面大概是这样的:
1.早晨上班路上15道言语+15道判断。
2.工作日午休时间看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的文章
3.晚上下班路上读书
4.晚上9点-11点30学习,包括做行测题、申论小题、练字、读书等,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
5.每周末大概学习一天,其中半天行测模考+复盘,半天听常识课,此外还会读读书。我认为周末没必要坐那学两天,毕竟人已经老了受不了了,我剩下的那一天会打扫打扫家、和同学朋友聚聚、带狗出去玩玩、打打游戏什么的。
6.节假日会根据放假时间安排学习,不过也会留一些时间放松。
以上是我的纸面计划,实际我只执行了70%左右。之所以制定相对紧凑的计划,是因为求其上者得其中,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和毅力去100%完成它。
五、其它经验
(一)在波动中等待质变
这块主要针对行测说。我从2019年初开始一直到考前,每周几乎都参加某笔的行测模考,排名曲线大概是个W。因为我有一些基础,一开始参加模考的人也不多,所以排名比较靠前,中间有一段时间陷入低谷了,排名一直上不去,自己也很头疼,不过还是按计划在学习。大概在8月的某一两天,感觉质变了,可能是因为我把弱项攻下了,之后模考排名就基本稳定靠前了。十月中下旬有两次模考我分特别低,估计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睡眠不足影响状态了,做题时脑子是懵的。解决办法是好好补充了一下睡眠,临近考试那几次模考排名就又上去了。老铁们考前那几周不管多忙,都得把睡眠保证了,我考前那一周在外组织会议天天熬夜,考前在家睡了一天,我觉得还是或多或少影响状态的。
所以只要你方法得当并且能坚持下去,一定会迎来质变的那天,过程中可能会有或多或少的波动,不要太在意。
有条件的同学,一定要在临考前一两个月的时候参加线下的模考,和你自己在家里卡时间做完全是两个感觉。
(二)我是如何提升弱项的
说具体做法前,我想先谈谈笔记。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从小到大都不喜欢写笔记,公考也一样,有时候觉得一些准备公考的同学写厚厚几本笔记真是形式远远大于内容。
我自己记的资料只有以下几个:
1.逻辑填空的错题集
2.逻辑填空中遇到的不会的成语词语集
3.常识各个模块的要点
4.资料分析容易遇到的坑
5.申论大作文的十几个万能好句子
6.申论课堂笔记
7.数学一些题型的解题方法和公式。
这些资料最后两项写完基本没再看过了,其它的我都反反复复翻了无数遍。
具体到提升弱项这块,逻辑填空就是反复琢磨错题集,大概记了200多道吧,另外反复看自己不会的成语词语集,熟悉这些词。最后基本上错误率从一套题错4道下降到一套题错2道。
图推这块,一开始按部就班做题没啥效果,后来我买了一本图形推理的书,认认真真做了一遍,感觉就通透了,做题速度和正确率都上来了,但是因为我空间想象力比较差,我在这块做了这么多工作,每套题图推还是要错2个左右。20年国考省部级的图推比较难,我应该是错了4个,想象还不如不练。哈哈。
资料分析这块我对自己要求比较高,想考高分这块绝对不能差。一开始我大概30分钟一套题,正确率不稳定,有时候能对18-19个,有时候智能对14个。第一第二学习阶段我基本能保证每天一套图推,那会时间是30分钟,正确率平均下来17个左右吧。第三阶段有点飘了没好好练,正确率经常只有14个。9月底还是10月初有一天,我痛定思痛,一口气做了6套,那天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做题做的我脑仁特疼。那天之后正确率就回来了,可能也是个质变吧,并且那天之后我坚持每天一套资料分析,最后稳定在27分钟一套,正确率19道以上。我印象中20年国考资料这块我估分是满分。
我强烈和大家推荐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里面有一个模块叫“睡前聊一会”,工作日每天晚上推送一篇针对当前一些热点事件或现象的评论,分析问题的方法、观点、用词用句都非常值得学习,我觉得你要是能坚持一年每天看这个(周末不推送你还能休息)并做一些积累,你申论大作文就不会没话说了,当然以后申论有没有大作文还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