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0082
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卷)
文丨野狐狸 图丨源自网络
宋朝一代,士兵群体的待遇是比较低的,很多士兵长期处于低工资、低福利的状态,勉强糊口而已。即便是这么点钱,赚起来也很辛苦。
比如,宋朝禁兵的“更戍法”,就是赵匡胤定下的规矩。当时禁军并不是全部呆在京城的,经常是一半驻扎在京城,一半戍守在地方(也是为了相互牵制),朝廷每隔一二年会组织轮换一次,让士兵在路上来回奔波,权当野外拉练。
即便是一支部队驻扎在某个地方,他领取粮食或俸禄的地方也会故意安排得比较远,还规定不能找人代劳,就是为了让你多跑跑,顺便减减肥。
工作待遇差也就算了,关键是社会地位也不高,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刺字制度(学名“招刺”)。就是一个人被招募为士兵后,需在脸、手臂或手背等处刺字,这种做法在五代比较盛行,主要目的是防止士兵逃跑,宋朝把这一做法继承了下来。
在脸上被盖个印章,就像一个人被贴了标签,当时只有罪犯、奴婢等群体才会享受同样待遇,绝对不算光荣的事情。君不见,及时雨宋江先生就曾经处心积虑地擦掉留在脸上的纪念品。

所以说,当时士兵的地位确实非常低,以致后来社会上开始流传出“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
到此为止,很多人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赵匡胤主导下的体制变革,核心只有一个——限制武力。
控制禁军也罢,分割武将的权力也罢,消除节度使也罢,种种举措,万变不离其宗。
作为一个新王朝的皇帝,赵匡胤不断地思索、寻找着长治久安之策。他认为,骄兵悍将手中的权力得不到控制,依仗暴力肆意破坏统治秩序,是造成唐末以来战乱不断、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根源所在,他必须彻底铲除这一滋生祸乱的根源,尽量避免悲剧重演。
得出这个结论,很可能和他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从现在的眼光看,赵匡胤寻找到的答案未必完全正确,他所采取的措施也可能矫枉过正。但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凭军功显贵,以政变上台,却能够做出这种清醒反思,已属不易。
也正因为有这份清醒,宋朝没有重蹈前面五个朝代的覆辙,避免了昙花一现的命运。
- 未完待续 -
野狐狸讲宋史
本平台内容皆为原创
简书版权 谢绝转载
小编微信号:nbha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