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考试】考试,首先是跟命题人对话

考试的目标,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内容范围内(试卷里涉及的那些考点)尽可能取得高分。在你掌握知识、基本的学科能力一定的情况下,你得分高低取决于你跟出题人、阅卷人对话的能力。

让我们分2期论述这俩问题。

跟命题人对话很难。“我又不是命题人肚子里的蛔虫,咋知道他想考些什么?”

这是一种能力,得练。

记得早年看过一篇心理学家写的文章,他只用生活常识与心理学原理,分析日本全国考试中心的化学试题(100道单选题、100分),结果获得70多分的“良好成绩”。

虽然我也怀疑他早年是否化学学科的学霸,但他文章中讲的那些道理(分析命题人心理)的确令你不得不信服。

咱们今天抛开自己老师命题不说,他们深知你的弱点和“命门”所在,“故意为难”你的情况是比较多的,为的是“考试促进学习”。

大型的模拟考也好,真正的高考试题也好,命题人都是有任务指标的。比如试题效度、以均分表示的难度、区分度。除以上任务指标外,这些面向很多、很多人的考试,还有导向性方面的考量。

比如高考,要求遵循“有利于高校选拔具备深入学习潜力的新生、有利于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安定团结(均分求稳、跟往年比不大起大落)”等原则。

“该送的分一定要送到手,该难的地方必须要拔上去。”这是常常挂在命题人嘴边的话头。

你明白了这一点,首先就理解了“这么高级别的考试,怎么会出那么傻的问题呢?”遇到容易题不必惊诧,总疑神疑鬼地想“这里有什么坑”来回看七八遍,最终找了一个自己都不清楚“我怎么会神使鬼差地作此选择”的选项。须知一个这样的心理学现象,你写一个汉字,死死盯着它看2分钟,自己也就不认识这个字是什么了。

明明白白的简单题,必须快速(而扎实)通过,不再理会。

千万要忌讳的是,“最后时刻把对的改错了”。此道理我们之前讲过,那就是,当初解题时用了3分钟,条件看得很全面才下的结论,而最后时刻呢,只看了不到1分钟,根本就没有看全所有条件,怎能不把对的改错?

既是“跟命题人对话”,答题时就要看人家问了些什么。而不是总去想“我学了些什么”或“我会些什么”。

事实上却有不少这样的学生,一看到题就心情激动,不深入读题、审题就下手写,写着写着忽然发现“不对劲”,“我写的东西好像不是命题人要的”,于是大笔一挥划掉,重新思考、重新组织答案,待想得差不多了,已经无暇书写——因为考试的时间到了。

至于那些因为激动,掉到命题人设置的陷阱的,更是不胜枚举。

单选题(所谓“客观题”),因命题人要避免全部猜测某一选项(比如全部选“B”)导致不会的考生反而得高分的情况,通常正确答案在各选择肢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当然也不会绝对均匀,比如只出8道选择题,一般不会安排A、B、C、D恰好各2个的。

考试,既要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要考查学科思维水平,还会考查所谓的“综合素养”。

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一般是作为基础送分题的。你不要嫌它简单,给的分就赶紧留下呗!但万一遇到自己的“死穴”,你也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先行绕过”,死缠烂打肯定无效,因为那是属于“比登天还难”的东西。(所以平日学习要细致、努力做到“皮笊篱、滴水不漏”)

考查学科理解水平与思维的题目,是一门科目考试的核心与重点,也是赋分的主体。你只要认真调动自己所学要点,好好作答就是了。

要尽可能运用学科语言去描述你要写的答案,因为各学科都有自己的语言体系,他们制定评分标准时多是采用学科语言和符号的。这类题目多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你要认真、细致一些,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拉开距离的题目正是这些。

这类题目考查方式不会非常复杂,多数是填空题、简单问答题。你要注意的是不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失分。比如有效数字位数的理解与表达、物理量单位的判断、转换、书写等。

考查综合素养(学科间融合型题目、新信息型题目、探究类题目、多种可能答案的开放型思维题目、数形结合及图表信息综合题目……)的题目,通常属于较难题。

事实上,这种题的难度往往不是体现在命题人那里,而是在答题人这里。

这类题需要耗费的时间相对较长(却未必赋分很高哟),而你“因为心里急”,不能安心阅读获得有效信息(把一些重要的信息漏过,甚至把新给出的名词概念都不能感知、把词读破了);不能耐心分析图表数据……总之,你从心理上就没有接受它是一道难题,而把它像对待一般的题目对待了,于是很难得到高分。

既然跟命题人对话,在高考这种“常模参照性考试”里,你首先要“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有些题目本就不是让你拿满分的,争是争不来的,舍弃掉这样的题目,你倒是可以获得相对宽裕的时间,去做好那些自己会的题目。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呢?认认真真读2遍,仍然毫无头绪的,就算是难题。这样的题目至少要暂时跳过去。

(0)

相关推荐

  • “双减”之后,如何看考试? | 每周一问

    "每周一问"第181期 "每周一问"是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的编读互动栏目,意在与教师和家长共同交流教育经验.教学技巧心得,讨论教育热点话题,实现共同成长. 每期话 ...

  • 申论成绩从40到85的逆袭,就是搞清了这个道理

    明明同一类型题目做过多次,为什么一接触新题仍然不知如何下笔? 作答归纳概括题到底要不要加小标题? 我发表过不少文章,为什么写的作文就是得不了高分? 参考答案都有道理,到底该相信哪一个? 有的说解题别想 ...

  • 【学会考试】考试,其次就是跟阅卷人的对话

    考试,首先是跟命题人的对话.这在上一篇已初步论述.考试,还是跟阅卷人的对话. 跟阅卷人对什么话呢? 先举一个作者本人切身的例子. 2003年,我参加一个全国统一的教育学心理学综合考试.花35大洋买了一 ...

  • 唐诗与考试|状元崔曙夺魁命题诗《奉试明堂火珠诗》,竟是让人脊背发凉的一语成谶

    在唐代参加科举考试,因为诗写得好而进士及第,这不稀奇.因为一首命题诗写得特别好,而拿了状元的事情,就比较罕见了.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进士科,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本科进士第一名,也就是状元得主,乃 ...

  • 高中物理 | 考试命题人“潜规则”大全:(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有许多同学在考试过程中,容易马虎,每次都丢了很多不该丢的分.像这样明明会做题,却总是做错题,怎么办呢?  过失性失分  过失性失分,通常表现为题目看错,难题会做,简单送分题做错,思路正确但计算出错.抄 ...

  • 科目三加减挡技巧分享,学会后考试一遍过!

    加减挡操作是科目三里面的一个难点,在我们进行加减挡操作的时候,无论是出现挂错挡或者是出现低头看挡都有可能导致挂科,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科目三加减挡技巧,学会之后,考试轻松一遍过. 加挡操作技巧 ...

  • 考试检查是个伪命题

    我是一个平凡的教书匠~ 每天1个学习.教育.生活的干货 这是灰灰龙的第197篇原创文章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哈~ 01 每次考试前,我们总是对孩子千叮嘱万嘱咐: 做完以后,一定要检查啊!可不要做完以 ...

  • 算八字首先是寻找人主的动机

    看八字不要被格局束缚,你要不管什么个局,以日主算八字首先是寻找人主的动机 看八字不要被格局束缚,你要不管什么个局,以日主求财官为方向,大道至简,会使你快速进入命局. 乾造:丙寅.甲午.丙午.庚寅. 丙 ...

  • 朱永新:教育的力量首先是让人成为人

    导读 "在我看来,教育的力量首先是让人成为人.这是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 什么是教育的力量? 在我看来,教育的力量首先是让人成为人.这是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西方的教育思 ...

  • 情感随笔‖女人,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母亲的角色!

    昨天在某音看到一个母亲在母亲节那天发的女儿给她的祝福语,女主感觉很庆幸 她女儿给她的母亲节祝福是:祝我妈不要做超人,永远做自己! 我想她的女儿一定是看多了她妈妈平时的不易,承担了太多太多,心里谁都有, ...

  • 给考试(事业编)的人看看

    前段时间有个搞笑图片 没有保存 赶考先生就用文字翻译一下吧 淘宝 京东 美团 抖音等软件都在时时刻刻的偷听你说话 这不是什么窃听风云 这是活生生的存在 也许抖音同志就听见赶考先生的生活了 因为这几天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