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创办的公司,为什么机构投资有顾虑 | FA日记③


最近接触了一高校老师创办的初创企业,项目在细分领域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老师是行业专家和意见领袖,在某一行业深耕多年,科研成果终于到了落地阶段,开始进行商业转化。

不过,这些项目都有一个特点,出来和投资人沟通的不是老师,而是教授的学生或有企业经验的朋友——老师通常担任创业公司的董事或首席专家,学生或朋友担任总经理。因为教授的身份还在学校,并不能all in在创业公司,因此并不实际参与公司的日常运营。

而在这些公司,教授是公司的大股东,有些还是控股股东,如果和运营公司的负责人聊,起初都觉得没什么问题,因为一般来讲,他们和这些教授合作多年,认可教授的行业地位和权威。

但在接触投资机构时,问题就来了。

很多投资人就明确说,这样的项目,我们投不了。

有的企业负责人不理解,如果你担心的是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权益归属在教授个人,而且正在授让给公司。那还有什么问题?

问题就是创业公司核心创始人的精力和股权分配问题

高校教授,创业当兼职,有的在学校任教、有的还在争取当院士。

然而,创业本来就是没有后路的背水一战,给自己留了后路,甚至比创业还优越的后路,创业就成了锦上添花,不成功,也不需成仁。

比如,我们接触的一个项目,三个教授分别在不同高校,掌握不同的技术,在公司平均各占20%多股份,加起来将近80%,而公司执行团队一共也就没有多少了。然而,执行团队要参与项目的持续研发、转化、市场对接,身份和精力all in在公司里,既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竞争挑战,又要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较少的股权比例,慢慢就可能让他们心理失衡——为什么我们全心投入,却享有最少的权益?

另一方面,企业在面向市场、以及进行融资过程中,需要处理诸多事务,而作为小股东的执行团队又没有决策权,老师分布在几个地方,协调起来难度就非常高。所以不少投资机构的态度是,项目不错,可是我们就是不敢投。而项目实际负责人,也坦陈股权问题在企业发展中逐渐暴露出来。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有的投资人称之为中国特色的产学研;有的投资人就说,对一家创业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执行,怎样把项目真正落地和推向市场才是难度所在,不实际参与企业经营的教授们大多高估了自己的科研成果价值;也有的投资人给的建议是,如果高校老师只是参与技术支持,那么10%-20%的股权比例就足够了;或者如果教授对团队还不确定,可以设立期权池,未来根据项目实际发展情况再奖励团队。

创业公司的股权有多重要,其实无须多言。热播的电视剧《在远方》里,男主角拿到的投资条款里有优先认购权和对赌条款,已经让几位主角大惊失色,认定这是“投资人的阴谋”了。

我在前几天跟一个项目聊天时提到了股权锁定条款,比如有的投资条款规定,公司的创始人虽然持有公司80%的股权,但是从机构投资之日起,股权要分数年来实现。项目方听了更是惊叹,说我自己的股权怎么还要分期实现?

但还好,这些都发生在股权融资之时,也是双方可以沟通和约定的,更何况还可以请律师等专业人士帮忙把关;但企业在创立之时,多半是熟人、伙伴们一拍即合,然而一不小心,股权比例就埋下很大隐患,干活的人不持股,持股的人不参与。这些隐藏在和谐表面的隐患,才是一场冒险的开始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