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坤峰:关于画雪竹

古画墨竹的专家虽多,兼善雪竹者却很少。在我觉的古画中,雪竹水平也大不如墨竹,只有文同一枝倒悬的雪竹算是时代早而水平高的作品了。

当然,“雪竹”也是竹,不可竹上压雪而已。会画一般的墨竹,画雪竹也就有基础了,其道理也是差不多的。所不同之处就在“空”和“染”两个方面。所谓空就是枝、竿、叶有些地方要断开,留下空白,空白即是雪压之处,周围渲染之后就显现出来了。但空白要留得合情入理是很不容易的,要根据竹子的姿态而定,看这些地方是否可能积雪。一般来说,枝的黑白效果,积雪处白,无雪枝叶黑,黑白对比关系要处理好看,要有大黑白和小黑白,互相搭配而多变化,不可黑间白无整体感。

画雪竹一般具体方法有五种:

1.概括的表现法,不是一枝一叶去表现雪,而是从整体养眼,只表现大体效果。其竹的画法和一般墨竹基本相同,只在每一大组枝叶向上的一面画得松散一些,而不具体的在枝叶上留空白了。在渲染时顺着枝竿的边缘少留一些空白即可。主要的积雪是在枝叶向上而松散的那些部分,这些地方在渲染时大部分都留作空白,以表示积雪集中的地方。这种方法适合画繁,适合雪竹林,如元代郭畀的横幅雪竹林就是这种方法。

2.具体的表现法,如画一枝或一竿雪竹,这一枝半竿上的压雪形态要具体表现出来,要有比较丰富的变化才能真实而美观。积雪的位置、多少和各种情态都要根据自己的感受细推物理。当然提笔画时仍要大胆,使竿、枝、叶能在继续的笔法中显示条理,而用笔本身也仍要流畅而不拘谨。要使笔断气连,枝断意连。画叶也是这样,雪压的半叶和无雪的全叶要配合好,长、短、大、小、疏、密、聚、散都要符合形式美的变化规律。要空得好,使在渲染之前就有一定雪意。然后以淡墨水渲染,将无雪的空处都要染到。染的墨色不宜太淡也不宜太浓,太淡则少意,太浓则生粉气,有伤画格。务要细心收拾,渲染得法,则事半功倍,渲染不得法,则前功尽弃,但画的水平仍是主要的,画得好染出来才能好,渲染所起的补救作用总是有限的。

3.和一般墨竹画法基本相同。但叠叶疏散,笔笔断开,叶柄相合处皆不相连接,然后渲染,渲之法也和以上所讲相同,这种画法可画一枝,也可画几竿,能多能少,方法虽属平常,但适应性比较大,有可取之处。

4.大写意雪竹。笔法与其他雪竹基本相同,只是更加简练奔放而已。但除“空”(断笔)之外一般不再渲染。多用散锋笔吸淡墨水稍加点衬,使有一定雪意就可以了,这种点法实际上是渲染法的简化,此法以用笔为主从竹子到点衬处处皆有笔意。用这个方法画雪竹在处理上宜简不宜繁,宜疏不宜密,多了就容易散乱。任何方法总是有利有弊,看画什么东西,妙在自己运用罢了。

5.过去有用油纸帮助之法画雪竹,先将油纸的边烧成蛀口(即象虫子咬过的那样),画叶时再将油纸平铺在宣纸上,笔从油纸上落下向宣纸上画去,这样叶柄部分即可空出,渲染后压雪之状,但油纸与宣纸相接处容易积墨成团,而且笔法变化很受影响,格调不高,易生江湖习气,大画家多不采用。

另外,还有将一般画法的墨竹,用淡墨水渲染,染时所有枝叶四周皆空一隙,表示雪意。此法一眼看去也似有雪意,但少变化,细看更觉不合情理,似是而非,算不上什么方法。明代程幼博程式竹谱中的雪竹就有这种毛病,所以画雪竹另有一功,没有下过真功夫的人,虽画竹名家也难取胜。以元代吴镇的墨竹谱而论,可以说每幅都好,唯独雪竹不佳,不过凑数而已。这也可能和画雪竹的历史较短有关系,文同之后善长的人实在不多。就比较近的来讲,清代诸升的雪竹还能算得上一家,其他多是俗手,故不一一例举了。

再者,作雪竹需用熟宣纸或半熟宣纸,当然用绢也可以。因为生宣纸难于渲染,那就是例外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