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厢丹凤路民居
丹凤路(DanfengLu) 位于前南市区北部。北起人民路,南至方浜中路。长423米,宽2.7~9.1米,车行道宽2.2~5.5米。清宣统三年(1911年)筑南段(福佑路至方浜中路),名天官坊街、天官牌楼街。民国元年(1912年)筑北段(福佑路至丹凤楼),因路侧有丹凤楼,名丹凤路。后统称今名。沿路为住宅。
原丹凤楼共有3层,最上一层是魁星阁,祀文昌帝君,二楼关帝祠,祀关羽。楼下雷祖殿,祀雷神,并祀36天将。历史上的“丹凤楼”命运多舛。最早,古顺济庙楼在元末毁于兵燹。明万历年间在上海县城万军箭台上重建丹凤楼,仍悬“顺济庙”旧额,附设文昌阁、关侯祠。
楼建成后,有豪绅捐田40亩,众人又增田数百亩,作为该楼修祀之用。清乾隆五十五年,又增建前殿山门,嘉庆五年,住持募建殿旁两庑和桐荫楼,后殿旁增建“绛雪”、“南阜”两堂和隐商楼。咸丰三年,清军镇压小刀会起义,丹凤楼大部分毁于战火。
咸丰五年,住持凤朝阳募捐修建,经过三年修缮,略有恢复。咸丰十年,太平军进军上海,丹凤楼再度受创。事后,再次修建,前后两次共花费3000余两银子。
清宣统年间(1909~1911年),拆除城墙,修筑福佑路,波及雷祖殿。民国元年,丹凤楼改建东明小学校;8月,上海拆城筑路,拆除万军台,丹凤楼废。 2002年在丹凤路的源头,环城路上的人民路,一声爆破,6层高楼的厚德大楼,我的母校化为平地,进入了老城厢首期改造,为提高环境生活质量目标,建造了森林茶座、大草坪、下沉广场等景点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休息和活动场所。 这是人民路以前是护城河。所谓的“老城厢”,指的就是昔日上海开埠前的上海县城,它由一道建于明嘉靖32年的城墙为界,界内自然就是城厢,那道城墙早在1914年就拆除了,填护城河而修筑的马路,就是如今环形相连的人民路和中华路,沿着这条环形马路兜一圈,正好是它的全部路程。因此,上海人至今仍习惯性地将“环内”称为“老城厢”。100多年过去了,“老城厢”内的街区格局基本还保持当时的原样,许多建筑还是原貌。 跨上“丹凤台”,极目四望,只见古城公园内景色鲜明,游人如织,“城”外人民路、新开河路、中山东一路上车水马龙,浦西外滩的一幢幢充满欧洲风情的近代建筑赫然入目,而更引人入胜的则是黄浦江对岸——浦东陆家嘴处的金茂大厦、东方明珠、上海中心、环球金融中心等一幢幢现代超高层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好一派上海大都市所独具的现代化风貌。 古城公园建设采用现代的园林表现手法来体现“古”与”新”的结合与过渡,以丹凤楼、钱业公所、民居缩影等景点来反映上海传统文化历史。如今丹凤楼留下的重要文物,有宋代陈衍书写的《丹凤楼》匾额,现收藏于上海文博单位;明代秦嘉辑撰文《改建丹风楼记碑》于石碑,记载了古代丹凤楼的珍贵资料。
被爆破的厚德大楼,位于人民路261号(丹凤路口)原华商面粉交易所,钢砼结构五层办公大楼,建筑面积6584平方米,建于民国9年,地基原是城墙丹凤楼。日伪时期,房屋被汉奸丁原卿掠夺,1951年法院判决该房产由房地局代管,原中共邑庙区委、邑庙区人民政府曾在此办公,后为上海圆珠笔厂和丹凤路第一小学合用,并加层为六层楼房。2002年3月7日爆破,说是为了打通浦江視覺通道。现在看看浦江前又建多多少少高楼,有何视觉!
上图市立三区东明小学是丹一小学的外操场,附加四间教室,记得我们一年级下半年从梧桐路世春堂借读回归。 老城厢从人民路、梧桐路入口进入小东门区域的老城厢,这一片因原上海县城城门宝带门(俗称小东门)而得名。福佑路以北民宅有:丹凤路16弄财神弄,丹凤路37弄福华里,丹凤路46弄衍庆坊。丹凤路原55弄慎德里。 最亮眼的是丹凤路49号、51弄弄口。曾是海员联谊会机关。 丹凤路51弄内景
宝带门旧址在今方浜中路东首人民路口,辟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清宣统二年(1910年)改建,1913年拆除。小东门与城外的十六铺毗连,有内外小东门之称,且西与城隍庙、豫园相邻,历来为商业繁华之地,早年各种商店尤其集中于小东门、十六铺和方浜中路一带。而在今天的此时此刻,这片已逐渐开始动迁了。 福佑路丹凤路也将拆迁。 丹凤路91号 丹凤路99号 丹凤路100弄26号. 丹凤路101弄 丹凤路102弄北福佑里弄口 丹凤路102弄北福佑里弄内 丹凤路105号 丹凤路107弄余庆里 丹凤路107号. 丹凤路112号. 丹凤路120弄南福佑里弄口。
丹凤路120弄南福佑里弄内 丹凤路125弄嘉祥里。 丹凤路133弄凤鸣里 丹凤路134号136号。 丹凤路146号
丹凤路147号、149号。 梧桐路丹凤路交汇处一栋西式三层小楼,民国时期的起凤中小学。 丹凤路163号原起凤中小学。 丹凤路163号原起凤中小学出入口,门楣上字迹难辨认。 済心會,慈善机构,内有块碑立于1931年,估计此建筑和慈善会都同诞生。 后为南市区房管所维修的工场间,内原始地坪是非常漂亮彩色地砖,难免被损。 敞廊 梧桐路丹凤路
上海市蛋业承余小学校。据有关资料这里有蛋业公所,有界碑(网上流传,本人没考证)
丹凤路182弄弄内 丹凤路182弄两宜坊1号长发其祥门楣。 丹凤路182弄2号 丹凤路182弄2号如松之盛(我黄家四辈,巧事吗?) 丹凤路182弄两宜坊就二户,且是三开间石库门住宅。丹凤路上的石库门建筑,这条弄堂里面有一条不足3米宽的小马路,门头是缩进去的,不易察觉,却具有时代的年轮,包括拱形门头精致的砖雕,这是老上海人的居住环境。
梧桐路原来并不叫梧桐路,分東西兩段,东段叫大生街,而西段叫天主堂街,可想而知,天主堂是这条路的“地标”。原来这里靠近豫园,豫园最初的主人潘允端的祖宅“世春堂”就在这条路的中西端,如今的137号。这自然是当时的一座豪宅了,据说“规模甲于海上”。明朝的大科学徐光启和传教士龚华民等,经常来此研讨天文历法。
丹凤路 188号程宅(怡顺堂),占地面积比两宜坊大,三开间也是2幢。
丹凤路188号
丹凤路 188号程宅(怡顺堂)二楼。
丹凤路193号源隆號 丹凤路209弄东兴里8号 此住宅在丹凤路东侧,已经难分辨门号了。 鸟瞰丹凤路住宅。
丹凤路南至方浜中路结束。这一座三层楼式的“丹凤阁”,虽然是仿古的,但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顶层“丹凤阁”三个鎏金大字是原“丹凤楼”题名者杨堤的手迹,仿佛为丹凤路找回一点当年“丹凤楼”的遗韵,而丹凤路的北端就完全是一番新景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