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锡克教堂&闸北基督教堂
印度锡克教堂@东宝兴路326号
建造于1922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34平方米,砖木结构二层,坐南朝北,印度教堂建筑。平面呈长方形,红砖清水墙、红瓦,红漆木门窗。入口处有约2米余宽的19级台阶,二道拱券大门。大厅正中为神台,左右开长窗,两侧各有5扇大窗。四周有围墙,亦开长方形窗。教堂俗称印度庙,为印度锡克教徒集会、举行宗教仪式之处。是沪上最大、保存最好的锡克教堂。
建造于1922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34平方米,砖木结构二层,坐南朝北,印度教堂建筑。平面呈长方形,红砖清水墙、红瓦,红漆木门窗。入口处有约2米余宽的19级台阶,二道拱券大门。大厅正中为神台,左右开长窗,两侧各有5扇大窗。四周有围墙,亦开长方形窗。教堂俗称印度庙,为印度锡克教徒集会、举行宗教仪式之处。是沪上最大、保存最好的锡克教堂。
2003年12月16日,虹口区人民政府公布印度锡克教堂旧址为虹口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该建筑建造方不明,建筑风格混杂,并不是锡克族风格。
锡克族,只占印度2%的人口,印度北方民族。人高马大,善于经商,沉默高傲,聪明,英勇善战,不接纳外来文化。跟随英国主子来到上海,人数大约400人,担任巡捕房巡捕工作,所谓的“红头阿三”。1943年租界收回后,跟随主子去英国,并未回印度。
一生不理发不刮胡子,头发可以十多米长,但是爱干净,经常洗澡,睡觉也把包头布放下。包头布也是多种颜色,不限于红色,与衣服颜色搭配。
印度锡克教堂(锡克教谒师所)
租界当局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在宝兴路建立上海的第一座印度锡克教堂,它后来成为锡克教司阍专用的,就是位于东宝兴路上的这幢。经历的一个世纪的风雨,虽然外观跟历史照片上有所改观,但基本构架保存完好,可以作为上海历史上多元文化的见证。
现在这座印度教堂的一部分被“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使用,楼上一部分则被作为民居了。
上海的第二座印度锡克教堂建立于民国4年(1915年),位于戈登路(今江宁路)巡捕房内,为印度巡捕专用的。
民国28年(1939年)10月,在上海的一些锡克教徒为了避免矛盾和摩擦,在马霍路249弄内修建了上海第三座锡克教堂。不过规模要比前两座小的多,具体地址就在马霍路(也就是黄陂北路)249弄156号。目前在江阴路的不起眼的弄堂内,在“江阴路55”的铜牌往里走,穿过略弯的窄弄,往左一转,就可以看到一排隐藏在弄堂深处的民居,其中一个毫不起眼的黑色门洞,上面的门牌号就是黄陂北路249弄156号,房子的外观,像普通的石库门民居。
1940年10月在上海的印度锡克族人又在舟山路靠近唐山路的地方,修建了一所规模很小的锡克教堂,用作同乡锡克教徒礼拜,这也是上海的第四所印度锡克教堂,地址就在舟山路218号。
1940年10月在上海的印度锡克族人又在舟山路靠近唐山路的地方,修建了一所规模很小的锡克教堂,用作同乡锡克教徒礼拜,这也是上海的第四所印度锡克教堂,地址就在舟山路218号。
参考链接:再寻上海印度锡克教堂
闸北堂@宝通路
创建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
宝山路的红色历史
老北站所在地,工人武装运动发源地。1932一二八淞沪会战,遭受日本轰炸,东方图书馆,商务印刷馆被毁。曾经繁华之地,渐渐变为棚户区。
发布于 2020-12-13
来自作品集地图与教堂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赞 (0)